(河北沧州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河北 沧州 061000)
皮肤移植术是烧伤整形外科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其根据皮肤来源的不同,皮肤移植可分为自体皮、异体皮和复合皮移植,而依照皮片形状的不同又可分为自体表皮细胞培养皮片、自体网状植皮等[1-2]。当机体出现全身大面积深度烧伤时,常常需要多次创面修复手术,而自体供皮区严重缺乏且需反复取皮,常会造成供皮及受皮区出现瘢痕性挛缩及增生,有时还会影响功能部位的功能[3-4]。脱细胞异体真皮(acelluar allogenic dermal matrix,ADM)属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学材料,其通过一些生物学及生物化学方法,去除同种异体真皮中的细胞而保留细胞外基质,有研究发现ADM与自体表皮基质组成的新型皮肤替代物(又称复合皮)可有效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5]。本研究通过分析复合皮移植术联合磺胺嘧啶银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观察大面积烧伤瘢痕患者血管紧张素(Ang)II、CD46水平的变化,探讨复合皮移植术对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治疗作用,旨在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皮肤移植方式的优化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80例大面积烧伤瘢痕整形患者,根据皮肤移植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复合皮移植术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男22例、女18例;年龄范围27~49岁,平均年龄为(35.5+6.8)岁;平均病程:(5.2+0.7)天;致伤原因:热液烫伤16例、火焰烧伤15例、化学烧伤5例、电烧伤4例;烧伤程度:深Ⅱ度32例、Ⅲ度8例。而对照组(采用反复切取后躯干瘢痕皮治疗),男24例、女16例;年龄范围29~46岁,平均年龄为(36.2+6.4)岁;平均病程:(5.0+0.5)天;致伤原因:热液烫伤15例、火焰烧伤15例、化学烧伤5例、电烧伤5例;烧伤程度:深Ⅱ度31例、Ⅲ度9例。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标准[6]诊断为大面积烧伤;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及凝血功能障碍;所有患者营养状况尚可且无酗酒或药物依赖史;所有患者均依从性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患者全麻后,根据瘢痕部位调整患者体位,切除功能部位的瘢痕组织并电凝止血,同时于供皮区制作邮票皮片并覆盖至创面,随后在后躯干取适当皮片回植于供皮区,最后用凡士林纱布及无菌纱布包扎并加压固定。术后每2天用10%的碘伏对创面进行消毒并更换一次敷料,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于2周后行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前同对照组,植皮时以ADM移植于创面同时自体皮片平铺其上,最后用凡士林纱布及无菌纱布包扎并加压固定。术后每2天用10%的碘伏对创面进行消毒,然后将磺胺嘧啶银乳膏(规格:500 g:5 g,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50021476)均匀涂于烧伤创面并更换一次敷料,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于2周后行功能锻炼。
治疗前后采取患者晨起静脉血3 mL,常温下静置30 min后,离心机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后置入-80 ℃冰箱中待测。应用ELISA试剂盒测定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浓度,操作流程按说明书进行。
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的差异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血清指标(AngⅡ和CD46)的表达差异情况;应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7对两组患者植皮一月后功能部位的瘢痕程度进行比较。
运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创面周围炎症反应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的差异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7.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情况 (例,%)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ngⅡ及CD4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血清指标差异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植皮一月后研究组功能部位皮肤色泽、厚度、血管分布及柔软度各项V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植皮一月后功能部位的瘢痕程度比较
全身烧伤瘢痕挛缩及增生引发肢体畸形和功能障碍是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常见并发症,其不仅有碍患者康复,而且还会对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目前针对此类患者通常采用微粒皮、网状植皮等手术方式进行后期整形,但往往因缺乏真皮成分而会造成创面上皮化后不耐磨、瘢痕增生痉挛、质地脆弱等不良结果[8]。而复合皮移植术通过将遗体真皮支架及自体刃厚皮片组成复合皮进而移植至烧伤处进行整形,且诸多研究报道其可显著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已得到广大医者的认可[9]。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创面周围炎症反应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7.5%),且植皮一月后研究组功能部位皮肤色泽、厚度、血管分布及柔软度各项V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复合皮移植术联合磺胺嘧啶银可显著加快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的恢复、改善创面瘢痕情况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原因可能为如下几点:(1)复合皮中的ADM抗原性较低,其可有效减轻炎性及排斥反应;(2) ADM中细胞外基质成分可诱导上皮细胞生长、分化及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进而有利于创面的愈合;(3)复合皮可有效增加皮肤的耐压及耐磨性,同时对抗皮肤挛缩;(4) 磺胺嘧啶银主要由硝酸银和磺胺嘧啶构成,其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当涂于烧伤创面时可形成一层保护膜而有效保护创面,进而避免细菌入侵导致创面感染[10-12]。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最为重要的活性激素。研究发现其具有能引起血管收缩,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的作用,可促进创伤和血管的修复是、收缩血管,促进细胞增殖、炎症介质释放导致炎症及纤维化的发生。CD46作为一种补体调节蛋白,研究发现CD46可以抑制补体的激活;CD46作为一种新的T细胞共刺激分子参与T细胞活化,刺激信号通路在T细胞活化与效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补体系统主要参与体液免疫调节,参与人体的先天性免疫。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ngⅡ及CD4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进一步从血清学角度表明复合皮可加快烧伤创面的愈合及降低其炎性反应[13]。
综上所述,复合皮移植术联合磺胺嘧啶银可显著加快大面积烧伤瘢痕患者创面的愈合速度,同时减轻其炎性反应及改善功能部位瘢痕状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