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平
继习近平主席3月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欧洲三国进行访问后,李克强总理也将今年的首访目的地选定在欧洲,中欧间多频次的高层交往,体现了中国外交对欧洲的高度重视。
注入新动力
时值春分,国家主席习近平飞赴欧洲,开启今年首访,用一场加深东西方关系的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开拓之旅,引领中国同意大利、摩纳哥、法国关系迈上新的征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亚欧大陆开辟新的空间,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此访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再次访问意大利、首次访问摩纳哥,也是习近平主席时隔5年再次访问法国,推动中国同三国关系迈上新台阶。习近平主席此访是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一次重要实践。
4月9日,李克强总理与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会晤,双方就中欧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探讨,发表联合声明,并见证签署多领域合作文件。这充分表明:中欧领导人会晤取得了积极成果,形成了相当的共识,利于深化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此前一些外媒“谈不成”的预言不攻自破。
法国前驻美大使、卡内基欧洲中心高级研究员皮埃尔·维蒙指出,中国和欧洲虽有竞争,但“必定是伙伴”“当然要合作”。中欧在很多领域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如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和数据保护等。
合作才能共赢
过去20年,经过共同努力,中欧双方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在合作框架奠定之后,务实合作也不断深入。中欧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共同利益。欧盟已经连续15年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中欧贸易额达到6821.6亿美元。始于2013年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也在推进之中。当前中欧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高层交往密切,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有声有色。
中欧既是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伙伴,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同行者。中欧在深化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方面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显然,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中,中欧有着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广阔空间。
欧盟目前的经济增长势头放缓,中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动能转换问题。加快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符合中欧双方的共同利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已经引起欧洲国家的关注、兴趣和参与热情,成为未来双方合作的潜在着力点。在欧盟重新考量和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关系之际,欧盟各国学界、商界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中欧关系的明智选择应该是继续深化战略伙伴合作关系。
中欧尽管所处地域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各异,但都秉持开放理念。60多年来,欧洲对内通过一体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联合,对外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进了地区乃至世界的发展繁荣。其中,一以贯之的正是开放的精神。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已经走了40多年,未来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可以说,中欧之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中欧双方应继续加强合作,促进双方关系稳定发展。
破解“四大赤字”
中国和欧盟都是多边主义的拥护者、实践者和贡献者。中欧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面对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歐在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方面持有共同立场,都认为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均应遵守承诺和义务,维护多边体系的牢固性和可信度,努力确保公平竞争环境。中欧双方均有责任发挥示范作用,坚定支持以规则为基础、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双方都愿意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世贸组织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应对全球贸易当前和未来的挑战,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不确定性突出的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
完善全球治理持有共同目标。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雄厚的国家联合体,是国际格局中一支重要战略性力量。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深化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中方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坚定支持欧盟的团结和壮大,坚定支持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欧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合作,完善全球治理,具有不同寻常的全球意义和战略意义。中欧在维护《巴黎协定》、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伊核全面协议、打击恐怖主义等众多领域有着一致的目标,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提出要破解“四大赤字”:
——坚持公正合理,破解治理赤字。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互商互谅,破解信任赤字。要把互尊互信挺在前头,把对话协商利用起来,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加深相互理解和彼此认同。
——坚持同舟共济,破解和平赤字。要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摒弃冷战和零和博弈旧思维,摒弃丛林法则,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各国一起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互利共赢,破解发展赤字。要坚持创新驱动、协同联动、公平包容,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中方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欢迎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中来。我们要共同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如果说“四大赤字”鲜明指出了世界乱象的“病根”所在,“四个坚持”则是对症下药的一剂良方。法国外长勒德里昂说:“在习近平主席访法之际,法中举办全球治理论坛意义重大,面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冲击国际关系基本原则,法中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探讨全球治理框架,共同应对面临的挑战。”习近平主席剖析当今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中欧关系应增强稳定性。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表示,欧盟和中国是合作伙伴,欧中合作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大事。欧方愿同中方加快合作步伐,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积极作用。
应增强互信
在世界大变局中,中欧关系也不时受到一些干扰和影响,面对这些不和谐声音,双方更需加强政策对话与分歧管控,以实现互利共赢。特别在双方关切的经贸领域,更应如此。一方面,欧盟需谨防经贸问题的政治化,放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减少对进口中国产品、服务的顾虑和无端猜疑。保持欧盟投资市场开放,减少和消除投资障碍和歧视性壁垒,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中国也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市场的开放度和包容度,更好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进口更多优质欧洲商品。中欧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资本、技术和市场上的互补优势,合作潜力有待继续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建设为中欧释放新的合作潜力提供了机会,更多欧洲沿线国家的加入,将使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效对接,为中欧人民带来切实的收益。
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近14亿中国人民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欧洲国家领导人抱有浓厚兴趣的话题,也是习近平主席最愿意阐述的中国故事。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并援引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的话说,中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到了,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内生活水平提高了100倍,并且对世界人口和全球经济带来重要影响。他回应了国际社会最关心的问题,揭示了中国发展巨大成就的启迪:一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三是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欧方领导人纷纷祝贺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前后的中国对比令人印象极为深刻。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法国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致力于成为中国可靠和明确的战略伙伴,愿同中国一道,建设一个平衡、稳定、安全、繁荣的世界。
习近平主席还积极引导欧方领导人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和中国企业投资,体现双向开放的精神。他结合刚刚结束的中国两会,向欧方领导人讲述了2018年中国经济克服多重挑战的出色表现;援引中国关税总水平、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等大幅进步的权威数据,展现中国市场营商环境得到快速改善;介绍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强调要用法律手段更好保护知识产权和吸引外商投资。
当今世界,各方利益交融,命运与共。中欧都处在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局势,更需进一步增进互信,凝聚共识,进一步提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战略性和互惠性,为推进完善全球治理、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繁荣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