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部门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转移劳动力和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转换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能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结构失衡问题十分常见,进而也制约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因此,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
在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主要来源于投资和政府,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较慢,但政府依然是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对各种干预型产业政策的实践应用,加剧了工业招商引资项目的市场竞争,各地政府纷纷通过一系列手段吸引投资,如降低土地价格、压低资源价格等,这些方式的实施虽然能够拓展投资规模,但是在可持续性方面却存在欠缺。为避免上述问题,实现中国工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动力机制。
一、中國工业经济动力机制概述
纵观当前实际发展现状,投资和政府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2003年之后,我国加大了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力度。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渐深入,地方政府对本地金融资本、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方面拥有较大的控制权,政府部门为提升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需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希望能够通过引进资本的方式,加快本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如此也进一步凸显了投资驱动和政府主导的工业经济增长特点。
二、现阶段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发展现状
首先,各地方政府为吸引工业投资而提供低价格资源,并出台很多优惠政策,如此便会阻碍工业经济增长。在工业投资中,在对其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的过程中,会产生地区性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也会增加地区资源负载压力,降低工业配置效率。此外,地方性资源的低价竞争和补贴性竞争,为一些低效率发展的企业提供了生存机会,使得一些原本已经被市场淘汰的企业重新获得了生存空间,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优势产生了抑制作用,如此不仅会阻碍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还会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其次,政府部门对于要素资源具备一定的控制能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矿产、土地和资本等要素在各企业之间的分配。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可在工业行业中,挑选具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淘汰落后的、低效率的企业,如此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原则,同时还会产生不顾实际盲目追求新技术的现象,从而进一步加重了产能过剩问题。
最后,工业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投资驱动和政府主导的经济拉动方式,主要是通过资本要素投入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实践过程中,由于资本和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因此,上述经济增长方式并不具备持久性。长此以往,工业生产效率和工业生产能力等都会受到影响,减少边际产出,使得生产能力很难满足实际发展需求。目前,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经常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此虽然能扩大生产规模,但是在粗放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三、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化的有效建议
(一)重点关注特定产业
现阶段,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问题,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结构性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若持续对经济增长速度抱有不现实的预期,将会对政策合理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国家在对工业政策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需积极转变政策目标。在不影响市场就业的前提下,不过度关注整体工业经济增速,而是转向关注特定产业,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工业发展进行衡量。
第一、对于一些能够代表国家整体竞争力的产业,如电子产业、装备产业等进行重点关注,这些产业通常都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第二、对能够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产业进行关注;第三、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能够引领工业发展的产业进行重点关注。国家可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新平台。
(二)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否则便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充分发挥产生阻碍,鉴于上述情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明确生产要素价格机制,通过市场价值形成劳动力、资源、能源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特别要避免政府部门为吸引投资,而对个别生产要素价格进行“补贴”。第二、强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垄断行业改革,加快企业重组,使国有企业逐渐的退出市场竞争。对于很多非自然垄断行业,对于其中很多能够市场化发展的部分实现彻底开放,特别要放开民营资本。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要做到一视同仁,可从根本上杜绝“隐形补贴”的问题,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第三、促进财税体制改革,现阶段,我国有70%以上的税收都是来自于生产环节,由此产生的结果便是个别政府部门为提升财政收入通过各种手段补贴生产,最终产生了生产要素市场机制动乱问题,在后续发展中,可将消费环节作为重点,从总额角度入手,减少税负,为地方财权提供保障,建立完善的融资体系,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规范。
(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出台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从而能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推动生产要素向高效益产业转移。在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效果进行衡量的过程中,不能过分注重第三产业比重,而是要关注资源应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果等相关问题。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国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问题:第一、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资源从低效率向高效率产业转移;第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可引导企业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建立完善可行的节能环保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淘汰一些有违绿色发展标准的企业,积极应用绿色先进技术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产业资源应用效率;第四、对生产要素流动障碍进行清除,鼓励企业进行跨所有制、跨地区的资产重组,完善社保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其可持续稳定发展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若想实现工业的长效发展,首先要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积极转变原有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为工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华,江源,原磊,等.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及转型升级研究[J].调研世界,2015(06).
[2]李平,付一夫,张艳芳.生产性服务业能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新动能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7(12).
[3]何一民.从政治中心优先发展到经济中心优先发展——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1).
[4]黄亮雄,王贤彬,刘淑琳,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互动——横向省际竞争和纵向地方跟进[J].中国工业经济,2015(08).
[5]黄群慧,张航燕.工业经济新常态愿景下的分化与突破——2015年工业经济运行特征与2016年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6(03).
[6]张德军.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及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市场,2018(03).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