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雨婷 徐文慧 柏钦雪
摘要:共享单车凭借着其绿色环保、便捷利民等优点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和被大众接受。在共享单车的热浪下,公众开始重新喜欢上自行车这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自行车行业迎来它的小高潮期。在此背景下,传统代步自行车零售行业面临的是机遇还是挑战,未来共享单车和传统代步自行车是以哪种关系存在等问题引人深思。文章通过分析零售商的实际生存状况、消费者对共享单车和传统代步自行车的看法、以及政府对共享自行车出行的政策等方面,并为自行车零售行业与共享单车的协调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共享单车;传统代步自行车;协调发展
一、导言
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迅速占领了城市街道,由于共享单车独特的优势及其便利、大范围的投放,对用处相似、同时又在不断减少的传统代步自行车的零售业产生了致命性影响。传统自行车的零售业受到“共享单车”这种新型互联网经济的影响,这两种新旧经济模式形成了一种对撞。本文希望通过分析零售商的实际生存状况、消费者对共享单车和传统代步自行车的看法、以及政府对共享自行车出行的政策等方面,来探究自行车零售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找到日渐衰败的自行车零售业的出路,探究“共享单车”和传统自行车零售商是否能达到共赢,探究传统经济与新型经济冲击与对撞融合的过程。
二、传统代步自行车发展现状
共享单车的出现,凭着其与传统代步自行车在功能和价格上的大同小异,使部分本身对自行车需求不是很大的人群,放弃购买自己的自行车而选择共享单车作为偶尔出行的交通工具。同时,随着共享经济的普及以及人们思维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尝试和接受共享单车。
但对于中老年人而言,由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扫码或者不愿意交押金,对共享单车具有不信任问题等原因,表示仍愿意使用传统的代步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还有一部分在固定点上下班的中青年,因为周围并没有固定的共享单车投放点并且自己的车子更舒适等原因,很少骑行共享单车;对于热爱单车的年轻人,他们可能会购买较为昂贵但是舒适度和使用感更棒的车子作为日常通勤之用。
相反,共享单车的出现带动了单车普及,很多原本不骑车的人发现了骑车的优点,因而选择购置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在下文将进行深入分析。
三、传统代步自行车所处困境
(一)中、低端自行车销售受阻,高端自行车销售较少
部分消费者放弃了对于低端自行车的消费,将钱财转移到共享单车上,导致一些低端自行车零售商的销售减少利润损失,入不敷出,最终倒闭;且现在对自行车的研发基本只处于最基层的低端自行车,从供给上讲,产出数量巨大,出口数量巨大,基本上中国的众多自行车的产出都是低端自行车,总结来说就是销量虽广,却大而不强;二是国内骑行爱好者相对较少,导致高端自行車销售量较少。骑行爱好者花销比较大,车子的价格就立马排除了一部分热爱骑行的人。受到价格的影响,需求变小,因而高端销售就很小,靠此盈利就有些不切实际。
(二)各类成本对利润的影响巨大,零售商承受的压力较大
房租等各类固定成本花销巨大,人工等可变成本也占据了很大部分,所以在零售商获得利益的时候,最终得到的利润很少或者根本是负的。再者,大部分零售商忽视了互联网带来的关系、平台、市场。只有少数零售商开创了网店、微信群、QQ群等方式来吸引自己的客户。
(三)政府对传统代步自行车零售行业的影响
从政策上来说,政府没有单独对备受冲击的自行车零售商做出补贴,但是对所有零售商都有一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扶持。但是对于零售商来说,平摊到各个零售商时,其减免的税费其实只是杯水车薪,在实际的调研中,零售商普遍反应并没有切实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
四、结论及建议
(一)充分发挥固有优势,做好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在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经济模式的冲击下,传统实体经济如自行车零售业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就是充分发挥其本身固有的传统优势,例如产品可试用性强、可线下比较、售后有保障等,这些可充分发挥产品的体验性和保障性,符合传统消费者信赖“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体验。而将体验性最大化。做好售后服务保障也是必要的,可通过延长保修期,合理扩大保修范围,适当降低自行车零配件价格等方式让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后真正“无后顾之忧”,这样与互联网销售模式相比可充分发挥其保障性强的优势。
(二)充分发挥发展自身品牌特色与优势
将销售重心放在中高端自行车上,因为相较于低端自行车,中高端自行车能更好地体现品牌特色和优势;低端自行车厂商也应将自家产品与共享单车出现的问题进行对比,及时向厂商反馈销售阻力,相应改变自家产品的宣传方向,突出自身特色。针对这些共享单车缺陷,零售商可相应发挥其自身优势,如共享单车存在车体沉重,车体高低不易调节等缺陷,零售商相应可充分发挥其产品轻便,易于调节,可折叠方便携带等优势,发挥自身品牌特色形成品牌优势。
(三)打造多样宣传策略,线上与线下销售相结合
制定更广泛的宣传方式,如定期在人流量较大的城市中心,会展中心,大型购物广场举行宣传活动;将宣传与政府提倡的全民健身、低碳出行等方面结合起来,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交通状况,可在区域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或是交通市场发生拥堵的地段进行小规模宣传活动。
线上购买也成为当下消费者购物的主流,所以零售商在发展实体经济、升级实体店的同时也可以结合线上的销售模式。在较大型的购物网站建立认证旗舰店,做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同时仍将质量放在第一位,为线上销售也增强售后保障,将线上门店作为实体店面的延伸。
(四)组织创新活动(体验活动),深入推广骑行产品文化
为将实体店的线下体验性发挥到最大,让消费者认识到零售自行车的本身特色与优势,零售商可以定期进行面向消费者对自行车产品的体验活动。如在高校、社区、公交站点等地域安排多个站点进行产品的免费体验,让体验者留下真实信息,联系方式等即可在各个站点间试骑行。既可以推广产品,让消费者体验了品牌产品的优势,又可以短期方便市民,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而且可收集部分消费者信息,方便进行短信电话等宣传推销。
如果零售店具有一定规模以及经济实力,可以联合周边商家举行小规模的社区、城市自行车骑行活动,号召市民进行参与,活动中免费或低偿为参与活动的市民提供自家品牌自行车,一方面将自身产品进行了非常有效的较大规模推广,另一方面可响应“全民健身”以及“绿色低碳出行”的号召,可深入推广与丰富骑行文化、品牌文化。
相应创新活动的组织也可以增进消费者对骑行文化的了解,利于扩大消费市场。在走访零售商的过程中也发现,共享单车的推广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消费者对自行车的需求,对自行车的扩大宣传会较为高效的刺激部分原先未接触过骑行的消费者转入该市场,这也贯彻了绿色低碳出行的理念。所以做好宣传工作,并不断在宣传中丰富骑行文化内涵是有效提高销量的长远方法。
(五)将中低端自行车市场向城郊、周边三、四线城市推进
根据资料和相关新闻的查询、了解,城郊地区和三四线城市相比于大城市以及人口密集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城市交通建设发达程度不高,尤其是城郊乡镇,市民上班上学地点离家距离较近,所以广大消费者对短途代步自行車的需求较大,而且共享单车在该部分地区的分布数量并不多,所以从高角度来看,中低端自行车的消费市场大部分仍集中在城郊地区和三、四线城市。并且共享单车在该部分地区发展缓慢,与自行车零售商竞争力度较小,所以低端自行车零售商可以向该地区方向进行发展。
从另一个较为小众的角度来看,该部分地区仍存在着部分骑行爱好者,该部分人群会面临找不到合适的自行车零售店,从而不得不转向网络购买、托人捎带等不安全方式,所以在该部分地区开设自行车零售店也显得较为重要。总体思想即是在共享单车发展迅猛的势头下避开其锋芒,转向潜在需求市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在城郊等地区开零售店,首先也应保证质量和售后服务,因为消费者群体较小,且竞争对手极少,所以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良好口碑,进而形成小区域内的需求垄断。
参考文献:
[1]邓常青.林氏木业线下体验店拓展遇瓶颈 陷倒闭传闻[N].证券时报.全景网,2016(08).
[2]P2P体验店成主流?光合种子平台线下体验店开业在即[OB/OL].财经网(北京),2015(11).
[3]打破割裂 新零售原来是这样的新零售[OB/OL].观察亿邦动力网,2016(07).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