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玲
【摘要】目的 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人性化护理对于门诊输液室护理期间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使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健康教育宣导率、健康护理保健意识。结果 记录并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健康教育宣导率、健康护理保健意识比对照组高,这三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输液室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的效果,能帮助患者更快恢复,人性化护理模式值得门诊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门诊输液室护理;护理满意程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5..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其中,男58例,女63例,年龄3~70岁,平均年龄(30.57±2.75)岁。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在门诊输液期间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记录患者的个人资料、输液进度、患者的输液情况等。
1.2.2 实验组
首先,设置多个独立病房并配备空调和干净的饮水设备。如果条件允许可配备电视机和书刊以分散患者输液期间的注意力,并设置健康知识宣传橱窗,使得患者了解疾病的初步诊断和有效预防。门诊室要特别注意将传染性患者和普通患者区分开进行输液;其次,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带着热情和耐心对患者展開治疗。如果患者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医护人员要耐心解答,着重宣导药物的服用和药效。还要控制输液室的室内温度,夏季将室温控制在20℃左右即可,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冬季将室温控制在22℃左右。如果患者体内循环较差或体温偏低,医护人员要提供暖贴或热水袋等;再次,在扎入针头时,医护人员要一次准确扎入,并且动作要轻柔缓和。如果是给年龄较小的儿童扎针则要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减轻儿童的痛苦程度。如果无法一次穿刺成功医护人员就要及时道歉,取得患者原谅后,由患者决定是否由该名医师继续二次扎针还是换一名医护人员进行扎针。医护人员要正确选取穿刺位置,合理掌控下针角度和自己的力度。如果在输液期间患者有任何不良反应,医护人员要拔除针管查看反应;最后,输液完毕后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按压部位,辅助老人或儿童进行按压。输液完成后让患者休息一段时间再离开,保障人性化护理理念贯彻输液全过程。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输液疗程结束后的护理满意率、健康教育宣导率、健康护理保健意识,发现实验组61名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60名患者的疗效。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72%、健康教育宣导率为100%、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5.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90%、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篇文章针对人性化护理对于门诊输液室护理期间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输液护理模式。既提升了医护人员的输液技术和工作意识,还使得医护人员形成良好的服务态度。除此之外,通过向患者宣导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患者预防疾病的意识。此次研究结果证实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中能够有效增强护理效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
综合上述所言,门诊输液室在护理期间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取得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门诊科室中可以对其进行推广和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崔 静.人性化护理在输液室应用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8):255.
[2] 马 丽.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门诊输液室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0):91.
[3] 杨春荣.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0):95-96.
[4] 梁伟琼.人性化护理在提高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05):70-7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