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奕平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同学们应根据历史学科特征,发掘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事实,不断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陶冶情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同学们应当打破传统的复习方式,将核心素养培养和历史复习有效结合,提高历史复习效率,发挥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提高综合素质。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和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是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对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具有方向性的价值。近年,高考试题越来越突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一、明确高考历史复习目标,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复习目标是复习想要取得的预期效果,同学们应该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复习目标中。同学们应当根据教师教学、考试大纲要求,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复习策略,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复习过程中。在新课程标准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五个层面的内容。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例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27题、第42题就分别对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核心素养进行了考查。因此,同学们应该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知道特定的史实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联系,能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将其作为论证的内容,知道对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夯實基础知识,不断扩展知识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逐渐转变为能力立意,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如果同学们缺乏历史基础知识,学科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说起。在夯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应当注重对主干知识的扩展,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主干知识。同时还要对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和比较,注重古今中外知识的关联,将历史知识和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在第一轮的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应当注重复习质量,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较小知识点。针对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同学们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明确考试范围和考试能力目标,不断夯实基础知识,完善历史知识体系。在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同学们还要加强对主干知识的记忆、理解以及运用。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注重古今中外的贯通,根据高考考试大纲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展。
三、强化训练,注重老师讲评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高考复习的目的就是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成绩的提高需要以一定的训练为基础。因此,同学们应该在夯实历史基础知识后,选择典型的试题进行强化。在强化训练的过程中,注意不要搞“题海”战术,要善于总结和归纳。要将做错的试题进行归纳,分析做错的原因。同时,同学们在课堂中还应注重老师对试题的讲评。进入高三,也就意味着要面对较多的考试。高三老师对高考命题意图、命题趋势、解题技巧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因此,同学们应该注重老师对试题的讲评。在听老师讲评的时候,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认真听老师对自己做错试题的讲评,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②注意听老师对自己做对试题的讲评。许多同学都十分重视第一个方面,对第二方面不重视,认为自己做对了,听不听就无所谓了。其实,这样做有一定的弊端。对于同样的试题,不同的人在解题时的思路和方法有时候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虽然最终都能做对,结果都一样,并不意味着过程也一样。同学们可以听听老师是怎么解答试题的,他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是不是他的方法比自己的方法更好,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吸取别人的优点,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科核心素养成为高考考查的目标。历史作为高考科目,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学科价值。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应当将复习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有效结合,夯实基础知识,不断扩展知识,强化训练,注重老师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