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婷
关键词:加拿大;教师教育;学术型硕士;研究方法类课程;课程设置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彰显了国民教育的最高发展水平。《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再次重申要提升教师培养规格层次,夯实国民教育保障基础[1],将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层次已是我国教师培养的重要趋势。
我国现行教育类硕士研究生的課程通常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等部分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但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落实不到位使课程难以直接反映学术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水平,课程内容在前瞻性与应用性上的薄弱[2]致使硕士层次的教师教育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
2014年,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方法论的学习和训练,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研究方法是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及过程的总和,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程序和准则的集合[4],因此研究方法类课程是提升硕士研究生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的关键。
当前,我国硕士层次的教师教育对研究方法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研究生无法从课程中获得有针对性的科研指导。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OISE)是专门针对研究生教学与研究的机构,被公认为全球教师教育的领导者。该院课程教与学学部(Department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Learning,CTL)下设的课程研究与教师发展(Curriculum Studies and Teacher Development,CSTD)项目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其课程体系建设。该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课程设置上为硕士层次教师教育提供了大量体系完备的研究方法类课程。文章通过对CSTD项目的分析,探讨OISE教师教育的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为改进我国硕士层次职前教师教育的研究方法类课程提出几点建议。
CSTD项目是OISE专门针对学术型硕士、教育硕士(已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参与的学位课程)、教学硕士(获得该学位者直接授予资格认证)和博士研究生提供的学位课程项目[5]。本文主要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为例。CSTD项目主要关注教师教育领域的课程与教学话语体系建设,帮助研究生就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题、计划和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审视。CSTD项目设置了大量的研究方法类课程,该项目申请者必须从课程清单中选择一门课程学习才能满足获取CSTD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研究方法类课程目标
CSTD项目旨在为硕士研究生提供与课程教学研究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培训,为有志于从事教育科研的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研究机会,帮助学习者详细了解课程研究和教师发展领域的概况,选择并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扩展其在所选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者对教育的热情[6]。为实现这一目标,CSTD项目开设了丰富的研究方法类课程,以增强学生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对研究方法理论的学习及其操作技能的掌握为研究者开展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础。教育研究方法常基于一般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上,范式转变、引入新方法都会带来结论的更新,甚至产生对研究以及对教育本身的新理解[7]。CSTD项目中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设置旨在为研究生的科研活动提供方法与途径:定性研究旨在理解社会的现象,关注不同的人如何理解各自生活的意义,以揭示各种教育情境的内部动力;定量研究则是发现那些被忽视或舍弃了的人类经验中的特性层面[8]。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CSTD项目实施大量的定性研究方法课程,鼓励学生对学校和教育范围内外的定性范式与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让学生能够在之后的研究与调查过程中灵活运用该类方法[9]。CSTD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学习将满足学生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解、运用,对自身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需求,最终促进其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类课程内容
1.基于模块化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方法类课程
CSTD项目要求学生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完成四个要求[10]:首先,《课程基础》是所有研究生的必选课程;其次,从CSTD项目下设的课程与教学的批判性研究,艺术教育,数字技术教育,土著教育和非殖民化,定性研究方法,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Science,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SMT)6个模块化课程中挑选一个模块学习,在模块中至少选择3门课程,未选满4门者需从《课程专题》《语言和文学教育专题》《教学专题》等专题课程中选择1门课程;再次,从研究方法类课程列表所提供的18门研究方法类课程中选择1门课程(见表1),这是获取CSTD学位的关键;最后,在OISE所有教学部门提供的课程中选修2门。完成8门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论文的学生即可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在CSTD 6个模块化课程中,有4个模块都开设了与本模块课程内容相关的研究方法类课程以供学生选择。其中,课程与教学的批判性模块开设了25门课程,而研究方法类课程就有8门,如《挑战与创新》《教育中的定性研究方法:概念和方法》《城市学校研究:青年,教育学和艺术》《批判民族志》等。这些课程从学校、社区以及跨文化的角度,将课程和教学中的批判性研究视为同一系统,进而形成一个跨学科反思相关教育经验的平台,鼓励学生对学校范围内外的教育现象进行批判性探索,尤其是权力关系和社会公正问题。它帮助学生综合探究其自身经历、人际互动、知识生产、全球化等主题,塑造学习者在课程教学领域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艺术教育模块共开设了12门课程,其中研究方法类课程有3门,包括《基于艺术探究的批判方法》《行走与感知法》《本土文学:叙事、讲述与文学》。该模块课程的重點是为学生提供音乐、戏剧、视觉艺术和表演领域的专业课程,反映艺术和文化再生产中映射出的社会正义问题。它通过研究方法类课程为学习者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互动社区和营造一个让他们在探究中茁壮成长的批判性氛围。
土著教育和非殖民化模块共开设了7门课程,其中研究方法类课程有3门,包括《团结教学法》《本土文学:叙事、讲述与文学》《探究与社区参与的本土化:土著教育研究的新思维》。该模块课程强调立足于本国传统,以本土知识体系为切入点鼓励教师对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它帮助学习者开展反殖民化实践,建立教师与本土文化的紧密联系,从正视历史与尊重现实的角度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意识。
定性研究方法模块所提供的19门课程均涉及教育研究方法,如《艺术教育探究》《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行动研究》《实习者教育探究》《研究与专业实践中的叙事故事》等。该模块鼓励学习者对教育范畴内外的定性研究范式与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培养学生在艺术研究、民族研究、本土化研究、非殖民研究、社会公正性研究等研究中灵活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加深其对社会与教育问题的思考。
数字技术教育和SMT模块中虽未涉及到研究方法类课程,但即便学生选择这一模块,仍需从CSTD提供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列表(见表1)中选择1门研究方法类课程学习。研究方法课程列表是基于学生开展教育研究的需求之上,综合协调各个模块课程,以定性研究方法模块为主要参照所设置的。
2.研究方法类课程内容设置的特征
CSTD项目中蕴含了丰富的研究方法类课程。方法将概念操作化,具体研究方法的学习常冠以方法论学习之名,以图涵盖理念与实务操作两大层面[11]。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授研究方法时通常要兼顾对方法的知识化理解与技术化理解。作者通过对CSTD项目研究方法类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其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理论基础课程兼顾理论建构与向实践过渡。在CSTD项目开设的研究方法类课程中,理论基础类课程占据了很大比例。这类课程主要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初步实践探究:首先,该课程注重对教育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与概念的教学,强调整个学习过程的渐进性,带领学生发现问题、确定问题、设计研究步骤、收集和分析数据,在有结果后通过解释、撰写以及阐述研究报告整个流程逐步深化学生对研究方法的认识;其次,该课程带领学生对不同研究范式进行探究,通过对定性研究方法类课程和混合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深入学习提升学生的研究方法素养,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强化他们对当前研究范式的批判性思考;最后,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课程还积极鼓励学生将新习得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实践与论文创作中,让学生从理论掌握逐步转向实践操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将有大量机会和专家交流研究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升他们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
第二,实践操作课程指向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应用性工具,最终目的是指向实践运用。CSTD研究方法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研操作技能为目的,强调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类研究方法的能力。它不但要求学生在《叙事探究》课程寻求对经验的理解, 并在探究中积累经验[12],帮助学生习得各种基于叙事的研究和实践方法,最终实现学习者通过参与叙事、自学研究、合作研究完成叙述、论文创作、创建实践研究提案等程序来展开教育探究;而且让学生在致力于弥合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鸿沟[13]的《行动研究》课程中,通过对其进行优化整合来培养学生对不同形式研究的反思性审视能力;抑或是让学生参加《批判民族志》课程,强调对教育情景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要求学习者深入教育情景进行考察。实践指向的研究方法类课程最终都会落脚在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运用研究方法这项工具的能力。
(一)研究方法类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为了保证各类研究方法类课程有条不紊地高效实施,OISE充分参照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多方需求和现实条件,在课程实施中综合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研讨会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方法类课程。这里主要讨论CSTD项目中参与式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1.参与式教学法
CSTD项目研究方法类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课程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反馈,使学习者掌握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于教育科研中。参与式方法是研究与实践方法的混合体,让学生通过实践与反思最终形成对教育问题的深刻认识。[14]
课程与教学系的凯瑟琳·布罗德(Kathryn Broad)副教授专注于教师教育课程创新。在其开设的《行动研究与专业实践》课程中,她让学习者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她带领学生在长期的实地考察中开展教育研究,最终让他们将自身的实践经历作为研究核心。玛丽·比蒂(Mary Beattie)副教授致力于促进教育者专业知识的发展,因而在其开设的《研究与专业实践的叙事与讲述》课程中,她要求学习者开展叙事自学研究,并与同事合作探索,以及撰写论文。课程中学习者逐步掌握了教育研究的叙事方法,研究方法则成为他们构建教学专业知识的有效工具。
CSTD项目研究方法类课程实施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将基本理论学习和真实情境下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全过程、全身心地积极主动投入,让他们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这样,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学习既是学习者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又是其提升实践操作技能的过程。在双向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才能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