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为先,责任在肩

2019-05-24 02:32杨中艺
环境 2019年5期
关键词:阳江东江教员

杨中艺

“东江嘎嘎”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计划,是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的品牌活动,也是广东省第一个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计划。活动以增强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为己任,开展两年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各界的关注与肯定。

“东江嘎嘎”自2017年启动,如今已经走过两个年头。回顾两年历程,笔者深刻体会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项工作结合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站位高,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工作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民这一基本社会群体的现代文明意识水平,形成良好的乡村振兴“软环境”,为“硬环境”充分发挥效益提供保障,因而具有战略性。

“东江嘎嘎”还是首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村环境教育,关注环境教育难度最大的领域,表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开拓性和公益性。

项目以环保社会组织为实施主体,与基金会及省级环保宣教部门合作,与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相结合,并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确保了活动合法合规,且社会影响面广,具有普惠性。

此外,项目工作框架合理可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措施扎实,效果很好,并已经开始推广普及,为构建广东农村环境教育网络奠定了基础。项目注重人才培养,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农村环境教育教员培训形成可持续的农村环境教育能力,因而具有可复制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两年来,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农民学堂”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和农村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了相关课件、构建了农村环境教育教员培训课程体系和考评标准、培养了一批农村环境教育教员,有望实现标准化。

项目的成功,源自于促进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策划了农村环境教育,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这是根本的保障。

以高度社会责任感主动将环境教育最薄弱的群体作为受众

历史上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教育的欠账很大,环境教育更是一个空白领域,导致农民现代文明素养离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村情况更为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会选择农村环境教育作为主战场,在2017年5月设立了农村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结合乡村振兴和农村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广东农村环境教育工作。

众所周知,农村、农业、农民担负着农产品生产的重任,是食品安全的第一保障,尤其是许多贫困农村分布在江河上游或比邻饮用水源保护区,更是饮用水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农村的环境污染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便不可能有全社会的环境安全。因此,促进会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自觉作为己任,不仅造福农村居民,也惠及全社会。

通过“农民学堂”将农村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促进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和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于2017年5月启动“东江嘎嘎”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计划,制定了基本工作框架,在东江流域以省定贫困村为主建立“农民学堂”,并在当地中小学设立环境教育课堂。

促进会向东江流域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提供会费,帮助这些学校成为促进会会员,并开设环境教育课堂。同时在村里建立“农民學堂”,作为对当地村民开展环境教育的平台。促进会组织和培训当地志愿者,为学生和村民的环境教育提供支撑,经费由促进会筹集。

目前,“东江嘎嘎”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计划已经相继在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佳派村、亨渡村、梅州兴宁市水口镇璜江村、宋声村、五华县梅林镇金坑村等地启动,促进会与相关中心小学(覆盖了12个省定贫困村)签订了合作协议书。佗城镇佳派村和水口镇璜江村成为第一批建立“农民学堂”的省定贫困村,并先后按照“农民学堂”环境教育课程体系,由促进会组织的志愿者完成了所有课程的讲授。截至2018年12月,已累计开展“农民学堂”讲座活动25次,小学环境教育课堂活动10余次。

向构建农村环境教育网络的目标迈进

“东江嘎嘎”农村环境教育活动引起了社会关注,得到了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促进会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将“东江嘎嘎”公益模式及取得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地区,于2018年6月在阳江市启动了“阳江嘎嘎”计划,与当地6个省定贫困村小学及区域中心小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江城区城西中心小学、白沙中心小学、阳东区新洲中心小学、大沟中心小学、红丰中心小学、乌石小学成为“阳江嘎嘎”计划成员学校,七个省定贫困村设立了“农民学堂”。

“阳江嘎嘎”计划在总结“东江嘎嘎”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调整为以农村当地的环境教育教员培训为主,目标是建立农村环境教育基本能力,使农村环境教育成为可持续的行动。今后,促进会将逐步推广普及相关工作经验,最终形成由“东江嘎嘎”“阳江嘎嘎”“北江嘎嘎”“韩江嘎嘎”“西江嘎嘎”等区域农村环境教育计划组成的广东农村环境教育网络。

致力于本土化农村环境教育能力建设

为了动员和培养当地志愿者更有效地组织实施农村环境教育,促进会构建了农村环境教育教员培训体系和教员评价标准,先后以各地村镇中心小学为单位,在各地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分期举办“广东省农村环境教育教员培训班”。

自2017年10-12月实施了“第一批环境教育种子志愿者培育”项目以来,促进会先后在阳江市、河源市和梅州市组织实施了五期“广东省农村环境教育培训班”,包括梅州兴宁宋声中心小学、河源龙川县佗城中心小学、阳江江城区城西中心小学、白沙中心小学以及阳江阳东区新洲中心小学。项目以当地中小学教师为主要对象,所有学员均需经过三天学习和严格考评,成绩达到或超过80分才能够获得“环境教育教员证”。

迄今为止促进会已经成功培养了近180名农村环境教育教员,为快速推进农村环境教育准备了必要的师资力量。每位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在培训过程中成为依托促进会的注册志愿者,便于未来在促进会的组织框架下主动推进农村环境教育并得到促进会的支持。例如,龙川县佗城镇中心小学借助“东江嘎嘎”公益计划平台落实环境教育课程计划,积极安排教师参与环境教育教员培训活动,使不少教师成为合格的环境教育教员,成为佗城镇开展农村环境教育的骨干力量。2018年11月底,学校开展了两次环境教育活动,包括由经过培训的各班主任面向全校学生讲授的“东江嘎嘎”计划小学环境教育第一讲《环保达人还是环保菜鸟?》以及向志愿者和学生家长讲授的“东江嘎嘎”计划“农民学堂”第一讲《环境污染与癌症》和第二讲《环境污染与寄生虫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4月,佗城镇中心小学再次以周边各村的数百名学生家长为对象,讲授了“农民学堂”环境教育课程第三讲《生活污水和垃圾对健康的影响》。一年半来,佗城中心小学“农民学堂”课程的村民受众人数已经超过3000人次。

动员各方资源支持农村环境教育

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核心任务之际,环境教育理应受到重视。但是,在环境教育法制化尚未完成的今天,环境教育仍然居于“想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在农村地区,环境教育更是尚未被关注的领域。为了保障环境教育在河源市、梅州市、阳江市的农村得以顺利实施,促进会多次请示了业务主管部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并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东江嘎嘎”“阳江嘎嘎”公益计划更是联合了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共同实施。无论是在河源市、梅州市或阳江市,促进会也争取到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环保部门以及环保宣教中心的支持,有关部门均正式发文支持促进会与当地学校联手推进农村环境教育,例如,珠海市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阳江市教育局、市农业局联合发文支持实施“阳江嘎嘎”公益计划。各地“东江嘎嘎”或“阳江嘎嘎”公益计划的启动仪式均有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代表参加并表态予以大力支持,使得农村环境教育各项工作,包括进学校、进村庄、志愿者培训等均在政府指导的框架下实施,确保合法合规。

为了筹集“东江嘎嘎”农村环境教育资金,促进会申请了阿拉善SEE珠江中心“水美中国”资助计划并得到了支持。许多爱心人士或企业也纷纷捐资支持促进会开展农村环境教育,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浩先生捐赠了30万元善款支持“阳江嘎嘎”计划。促进会拟在清远市建立农村环境教育基地,并择机启动“北江嘎嘎”农村环境教育公益计划,广东鼎湖山泉有限公司为此捐赠了40万元善款。正是在有关政府、机构、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促进会才得以在农村开展环境教育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农村环境教育是一项方向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促进会以公益为怀,将责任担在肩,把措施落到实处,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教育,长期坚持下去,必将成为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猜你喜欢
阳江东江教员
走进阳江漆艺院 探索身边的历史
晚上好, 教员先生
沿岸而生
健康的生活方式
校长问题
阳江海事:圆满举行“认识海洋随船巡航体验活动”
晚安,教员先生
晚安,教员先生
原因
不能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