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边界:独立书店的另一种可能

2019-05-24 02:33钟靖
出版参考 2019年4期
关键词:角色共生时空

钟靖

摘 要:互联网时代,獨立书店步履维艰。在坚持独立精神气质的基础上,独立书店也应寻求破局之法。围绕书店核心身份,打造书店多重角色;拓展书店的时空维度;建构符合书店独立气质的文化共同体,这些皆为单向空间较有成效的举措。在书已经突破纸质载体的当下,重塑独立书店的边界可谓另一种发展可能。

关键词:独立书店 角色 时空 共生 共同体

2017年12月,上海绍兴路汉源书店停止营业。其微信公众号上写着:这个冬天,候鸟都快找不到栖息的湿地了,腾笼换鸟,也是无奈。在过去十年间,独立书店的凋敝是一场席卷全国的活动。若以2010年初为始,第三极书局、风入松书店、广州三联书店……直至2018年初最后一家季风书院谢幕,这些作为城市文化地标的独立书店一一落幕。然而,即使生态如此恶劣,也不乏逆势而上的独立书店,如万圣书园、钟书阁等。它们的成功都有其各自的策略与妙方。下文即以颇具影响力的单向空间为例,剖析独立书店的另一种发展可能。

一、升格:多重角色的打造

独立书店是有着独立精神气质、专业的、书籍集中在几个知识或领域的、总部设在某一特定区域、而且至多只有几个经营地点的书店。[1]最初名为“单向街图书馆”的单向空间,名字源于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同名著作《单向街》,2005年至今在北京已拥有三家店铺,逐渐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每年到书店的人次大于50万,线下活动的场次超过500次,线上汇聚了2000万个单向空间的用户……[2]据2018年今日头条数据统计,单向空间位列最受头条用户关注的实体特色书店第七位。[3]单向空间主要面向知识分子和文艺青年,以推荐高品质书籍,举办免费而高质量的文化沙龙而闻名。因其创办者多为媒体人士,书籍更集中于文史哲及新传、艺术等人文社科领域。

在互联网重塑我们生活方式的年代,不少独立书店都尝试挣脱传统书店的角色束缚,以求生存之道。书店角色的丰富体现在书店1.0到书店2.0的转变,即书店“+”的拓展上。而书店“+”从最初+咖啡的经营形态,延展到+文具店、画廊、文玩店、花店、服饰店、绿植店、教育中心……角色的复合化应依托于独立书店的本质,否则消解了书店核心特质反而得不偿失。单向空间没有一味丰富这类角色。它虽然努力尝试做“超出一家传统书店边界的事情,”[4]但其角色升格一如既往地秉承和沿袭以书店为主体,以沙龙为主导,把单纯的卖书变成思想交流平台的宗旨,[5]着力建设与发展这个思想交流平台,并以此为原点塑造多元角色,构建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书店品牌。

1.公共文化空间的创办者与组织者

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与维系可谓是单向空间核心工作之一。从邀请西川做第一场沙龙开始,单向空间的沙龙持续了十几年。此后陆续举办了电影放映、文学之夜、疯狂朗读、主题演讲等活动。严歌苓、李银河、陈丹青、余秀华、白岩松……许多文化名人都曾现身于此。2016年,书店开始承办“单向街·书店文学奖”,每年与此相关的活动多达数十场。不仅如此,这个公共文化空间还蔓延至互联网。许多活动都在互联网上得以同步开展,并且参与者从文化名人为主导到普通读者自发交流,文化交流互动变得日常化、多元化。

2.编辑、出版者和图书馆

单向空间编辑杂志和主导出书,以此引领读者的智趣和偏好。首先,创办《单读》杂志,每期专设一个主题,内容以小说、诗歌、随笔、非虚构报道为主,已出版18册,累计销售30余万册。不少主题都关切现实生活,如《焦虑的年代》(10期)、《人的困境》(17期)等。《单读》如同书店之灵魂,书店的核心主旨都镌刻其中。书店还策划出版新书,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作品,邀请优秀译者翻译,与优质出版社合作出版,并以这些书创立共读计划。目前出版并完成共读的有《佩拉宫的午夜》《春之祭》《最危险的书》。另外,书店将创办人许知远的访谈节目集结成书,并对许氏著作及其参编的杂志进行重点宣传,如《偏见》《时代的稻草人》《东方历史评论》。书店作为主导者原创出版、编辑书品,易于提升读者对书店文化品质的信赖感与认同感。同时,单向空间还担当了图书馆角色——会员读者可以借阅书店的图书,以此开设一条联结与维系读者的新方式。

3.访谈者、主持人、朗读者、发布者和分享者

单向空间出品了单读视频和音频节目。单读视频包括“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单读·访谈”“单读记”等栏目。单读音频主要涉及《单读音频》和《艳遇图书馆》两档节目。从2015年单读的第一条视频,阿乙受邀介绍《卡拉马佐夫兄弟》开始,单读视频目前累计播出了327个视频。而音频节目,开始于2015年3月许知远朗读《日瓦戈医生》的一个片段,《单读音频》共计播出了201集。许知远作为主角化身为访谈者、主持人和朗读者游走于单向空间出品的各类影音节目中,提出问题、传递知识、分享观点。同时,单读APP、单读微博、单读微信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社交平台设立,单向空间又充当起发布者与分享者,或发布原创文章,或分享阅读资讯及相关书籍信息。

4.文创产品设计师

单向空间的原创品牌——OWSPACE不管是文具、包、手账还是器物,都简单优雅且文艺气质浓厚,颇受知识分子或文艺青年的喜爱。OWSPACE秉持“将器物视作个人精神世界的延伸和出口”的设计理念,作品贴合单向空间的风格。单向书立就是为了纪念《单读》杂志的改版而制作的,象征了《单读》在编辑、设计、阅读主张等方面不断精进的决心。其他的产品常常会印刻上名人名言,如“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毛姆)”,用以鼓励读者独立思考和重视阅读。可见,这些文创产品在创作之时就被投射了人文艺术的情怀,以期作为读者阅读生活的陪伴。

单向空间角色的升格,是围绕书店的核心特质,不断丰满其内涵而打造的复合化立体角色。新角色非但没有消解书店原有特质,反而提升着书店的权威度与包容性。同时,读者角色也随即多元化,由此统称为单向书友。

二、拓展:书店时空的延伸

前文已述,不少独立书店青睐以“+”丰富其角色,开辟复合空间。由此导致书店的书籍占地比不断下降,有的甚至只占总面积的两至三成。面对冲击,拓展经营之道是延绵理想的解决之道,但书是书店之根本,书店发展还应以书籍为DNA荡漾开去。若以剥离书籍主体地位和压缩书籍占比空间为代价,以五花八门的“+”作为招徕的主要手段,笔者认为这绝非有益拓展。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此这般“不能称之为书店。”[6]

单向空间复合性拓展体现在以书店标配——书籍+文创品+咖啡设置实体空间。而单向空间实质性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走出固有实体空间

它以主办者或协办者的身份,不断尝试将活动举办在同城其他的文化空间,如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分享作家李陀的文学喜好,在北京现代民生美术馆接触“即兴艺术”……有的活动甚至出走到广州、济南、长沙、西安等城市文化空间,如在青岛方所书店举办“文学之夜——我最喜爱的女作家”沙龙,在沈阳K11,365人一起共同朗读单向历。

2.开辟网上书店

现在天猫、淘宝与有赞都有单向空间的网店。这种将书店经营领地延伸至网络空间的做法,很好地规避了实体书店经营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并能满足因各种原因不能亲临书店的单向书友以“坐驰”的方式遥逛书店的需求。仅以单向空间天猫店来看,书的销量从数本至上千本不等,其中《最危险的书》累计出售了1500本;而文创产品的销售,2018单向历总销量累计超过了7万册。可见,网络书店给予了实体书店一定的资金补给。

3.致力打造立体化阅读空间

在网络空间,单向空间不断尝试打破书籍和影像的边界,淡化文字、图像及声音的区隔,使传承书店精神文化的载体突破纸质书籍的单一介质,更加立体多元。它还恰如其分地利用了社交媒体大体量的空间特征,将相关的原创作品、阅读评论、活动资讯及图文、影音采访资料等有针对性地呈现出来,供书友阅读并交流,极大丰盈和补充着书店实体空间的不足。在实体空间中,读者通过视觉去感知书本,而在网络空间,单向空间提供了视听融合立体化阅读。《务虚笔记》转化为周韵在《爱情,就像阳光照在白衬衫上》中的访谈与朗读。单读第八期《漫游者》通过许知远的一段音频再次传递。《江城》則延伸出了《何伟来了》的电子文本。借助诸多知名人士的分享,加之许知远的鼎力担纲,以及众多原创文章的奉送,网络空间下的单向空间极大延伸了实体书店的时空界限。

4.实体活动网络空间化

单向空间开展的各种实体活动,书友在线上通过相关社交平台,扫描二维码就能进入“文艺现场”(单向空间和腾讯新闻联合出品)或一直播等空间直接参与。如《米沃什诗集》书友会,单向书友能通过直播空间观看,可以与现场书友共同感受活动的实时氛围,实现了单向空间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的异地共时性观看。不仅如此,直播还可以延时观看,单向书友异时异地也完全可以参与单向空间活动。

单向空间,过去在日常十二小时的营业时间里迎来送往,打造着属于实体书店的空间消费。其时空受限是必然。它以书为原点开启的时空拓展之旅,不但延展到了新的实体空间,而且还生产出了不受具体时空限制的网络空间。比起实体书店固定时间固定空间每日数百人的流动,比起9年来600余场沙龙和现场活动,1000余名嘉宾,10余万听众的数字,在网络空间汇聚的是更庞大的流动不受限的单向书友。单读视频累计播放量共计为2205.8万次,《艳遇图书馆》一年在蜻蜓FM播出了789.7多万次次。并且,单读APP上线一个月就有80万用户,目前装机量高达350万,单读微信公众号已拥有40万用户,而微博的粉丝数超过了50万。随着一个个单向书友的加入,单向空间的时空维度被拓展开来,原有的空间开始变动不居,固定的时间开始流动纷杂。全球各地的书友交错融合于单向空间,构建出了属于自己,又同属于单向空间的多元立体空间形态。书友们在共时空-共时异空-异时异空等多种时空维度下感受单向空间,体会吾道不孤之感。

三、共生:文化共同体的建构

书店与书友的关系其实是一定环境下形成的共生关系。尾关周二在《共生的理想》中指出,共生是以异质者为讨论前提,尽管在价值、规范、目标方面有所差异,但是正由于这些差异,才能够建立更加“相互生存”的关系。[7]书店和书友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两者在金钱层面直接对立。但在精神层面却有共同追求。两者的共生关系体现在书店需要书友支付金钱来维系运营与发展,而书友期盼书店能满足、承载自身思想提升的需求与理念。如此,书店与书友组成了一对共生体。这对共生体随着共生环境的变化,共生关系也或亲或疏。传统独立书店和书友的维系主要依托于实体书籍,双方交流有限,彼此最显著的互动主要发生在柜台。而柜台横亘于书友和店员之间,明确着双方身份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彼此进一步的交流。互联网时代,最初形成的“反向”共生环境抑制与制约着这对共生体,书店与书友关系逐渐式微,不少独立书店因此关张消隐。

独立书店不再能以单纯售书维持用度,也不能仅且只在有限的实体空间中腾挪转移。所以单向空间努力升格自身角色和拓展时空维度,在坚守独立书店独有精神文化品质的同时,努力“帮助彼此拓展对方的维度:让自己变得更丰富,同时让来到这里的人变得更高尚、更机智、更有趣”,[8]使书店与书友的共生关系重新紧密起来,建构了一个凝聚着众多有共同追求与爱好的书友的文化共同体。

1.各种活动在实体和网络空间的纵横开展

高质量实体书店活动一直是单向空间的品牌保障。在此基础上,单向空间仍不断探索尝试并通过网络加强互动与联系。近几年,单向空间创立驻店计划,阿乙、梁鸿、大卫·范恩等都在单向空间成功完成了驻店计划。同时,还开办了水手计划、“新青年”创作计划、驻地写作计划,通过资金资助、指导写作、在单向空间的平台上发表等方式帮助青年创作者们。共读计划、阅读推广计划则是发起书友们阅读,探索知识的阅读活动。这些活动在实体和网络空间交错纵深展开,加强了书店与书友之间的密切联系。而每年岁末年初之际“单向街·书店文学奖”数十场集中性活动的举办,“文学之夜”这样的以文学大师或作品为主题的派对活动邀请书友一起谈话、游戏、观影……书店尝试举办过的轰趴、睡衣趴、跨年书趴以及“制造无聊”这样实验性的活动,都在尝试扩大与书友之间的互动交流。

2.网络空间的多样化交流

单向空间共读活动,如单读Classics阅读计划与《单读》杂志的共读计划,最能窥见网络空间交流互动的多元化特色。通过共读,单向空间把私人阅读转变为了众享阅读,打造了众人阅读的狂欢。在《最危险的书》的共读计划中,参与人数达五六千人,分散于十多个共读群之中,大家以此为基地按照共读安排表共同阅读、开展分享。共读期间,群内活跃指数非常之高,书友们少则数十多则上千条针对性或延展性的交流通过文字、表情包、语音、照片和视频等方式一一开展。日常交流,以书友彼此交流最为频繁,与编辑交流也时有发生。若是单向空间邀请主编、译者入群分享编辑及翻译的感受与体会时,共读群的交流互动更是呈现井喷状态。社交平台的各种互动也不外乎如此。

3.书店重视单向书友的分享和参与

单读音频中许知远会常常分享书友的评论。2018年9月14日,单读微信公众号为配合《艳遇图书馆》纽约站的预告发表了书友月笼沙的旅行文章。在共读计划中,单向空间常常整理书友的评论与感言,择优通过豆瓣、单读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发布并发送共读奖品。而书店在社交媒体设立的“单读问”“公开信”“一封信”等栏目也是力图让单向书友通过声音、文字、图片的方式参与到共同体活动。2016年世界读书日和2017年情人节“恋人絮语”的单向活动中,很多书友在不同时空中朗读了文章和情书。颇受好评的单向历的嘉言美句也离不开众多书友的贡献。2019年单向历启动句子征集后,收集到了6000多条“句子”投稿,最后79名读者的87条句子入选单向历。[9]

4.单向书友的线上回馈和实质回报

单向书友常会利用社交媒体发布与单向空间相关的图像、文字、视频。如在豆瓣上,书友白墨发布的2008年单向街沙龙嘉宾的41张图片;润物无声整理发布了2010年刘瑜在书店的演讲音频“作为生活经验的政治”。更多的书友则倾向发布与单向空间书店或杂志、书籍、器物直接相关的图像和文字,《单读》18期发行之后,不少书友上传了各种情境下拍摄的与杂志相关的照片和感想。书友文字、图像与资料的发布都是为单向空间发声,在保留及延伸不同情境下与单向空间相交的记忆。正是源于书友的认同与归属,单向空间无论是实体空间还是网络空间的书品、咖啡餐品、文创品、付费文化活动(诸如一些展览)和付费影音节目(如《艳遇图书馆》)才收获了较为丰厚的回报。

书店正努力把互联网最初所造就的“反向”共生环境扭转成“正向”共生环境。单向空间拓展了实体书店的边界,在绵延书店的时间,拉伸书店的空间,升格自身角色的同时,也让书友们对书的感官体验变得丰富、多元。单向空间与书友这对共生体在现实和虚拟交错时空中频繁地进行着多元、立体的互动。这其中,书店与书友的互动紧密,书友彼此的互动频繁,良性互动会衍生深厚的情感,增加共同体的黏合度。书店努力让书的气息通过各种方式渗透进书友的生活中,赋予书友沉浸式的体验;书友也带来绵延不断的原创作品及意见、观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付费支持着单向空间发展。这才真正做到了对彼此维度的拓展,切实加深了彼此的良性共生关系。由此,单向空间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共生感和广泛依附效果的文化共同体。、结语

在娱乐至死的风潮中,面对互联网的冲击,独立书店不能固步自封。既然书籍已经突破了纸的介质约束,那么书店也应重塑边界。在保持书店独有精神气质的前提下,独立书店应借助互联网技术让书店的基因延展与扩散。角色的升级有利于提升书店品牌的权威度和信任值;时空维度的拓展有利于开拓书店的良性生态环境;共同体的打造有利于书店与书友紧密且良性的共生合作。在时代更迭越发频繁的当下,牢牢掌握独立书店所具备的专业性与塑造本地精神文化生活的特质不变,在书店的发展与形态上不断尝试创新,是书店绵延的通途。唯有如此,独立书店才不会被互联网浪潮席卷一空,而是形成一个个扎根于滔滔江水中的文化岛屿。至此,单向空间仍旧不断在校对调整,虽未臻成熟,但已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塔洛.大众传播学导论[M].于海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311.

[2]薛原,西海.獨立书店,你好!第三季[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219.

[3]单向空间:从乌托邦到新商业 蜕变为地产商追捧对象[EB/OL].[2018-06-20].http://news.winshang.com/html/061/0987.html.

[4]魏辰翔.今日头条大数据里的实体书店销售提升[EB/OL].[2018-06-23].http://reader.gmw.cn/2018-03/14/content_27977838.htm.

[5]搜狐网.2018,与单向空间一起向上生长[EB/OL].[2018-05-14].http://www.sohu.com/a/224614554_563941.

[6]李壬戌.单向街图书馆:一家个性化书店的生存之道[N].中国文化报,2006-07-28.

[7]搜狐科技,搜狐网.实体书店复兴了,但它们也许已经不能再称之为书店[EB/OL].(2017-04-12).http://www.sohu.com/a/133494078_114778.

[8]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M].卞崇道,刘荣,周秀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29.

[9]单向空间.关于单向空间[EB/OL].(2018-04-23).http://www.owspace.com/.

(作者单位系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角色共生时空
镜中的时空穿梭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