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与学术英语结合的机遇、挑战与展望

2019-05-24 12:59胡作友郭海燕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术英语课程

胡作友,郭海燕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601)

慕课(MOOCs)是一种允许大量学生以开放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在线学习课程的手段,一个提供终生学习的平台[1]。慕课中的“M”代表“Massive(大规模的)”,即成千上万的学生可同时观看视频课程;第一个“O”代表“Open(开放的)”,即对学生的国籍、学历、经验等都无要求,只需要注册一个邮箱就可以登录网站观看课程;第二个“O”代表“Online(在线)”,只要有网络,学生可在任何地方学习,不受时空限制;“C”代表“Course(课程)”,即学生想要学习的课程。关于慕课的未来,众说纷纭。主流媒体认为慕课利大于弊,应扩大这种在线教学的范围以便促进高等教育革新[2]。反对者认为慕课带来的危害极有可能导致教育倾覆、学校灭亡以及教师失业[3]。未来究竟该如何使慕课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在学术英语这一领域,慕课是否能够为广大师生带来好处?本文就慕课的特点,对慕课与学术英语结合的优势、挑战进行理性的分析与研究,并对其教学方式进行展望。

一、慕课的特点

“慕课”自2008年首次被提出就以指数式风靡全球,尤其在欧洲的发达国家。中国教育界也掀起了慕课热潮,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纷纷加入“慕课大军”[4]。作为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的产品,慕课能够以井喷之势赢得教育界的青睐,与其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

(一)课堂虚拟化

传统的课堂是实体的,而慕课是虚拟的,且具有开放性平台和资源共享的特点[5]。慕课打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只要有网络,数万学生可在虚拟的课堂同时学习;只要想学习,何时何地都可参加。慕课还提供了多渠道、多模式的共享优质资源。目前,许多世界名校加入了慕课平台,分享自己的优秀课程;许多名师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教学素材,使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更加灵活。此外,慕课能够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由专业知识扩展到其感兴趣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多面发展。慕课的开放共享特点也有助于教师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推进教学发展[6]。

(二)管理智能化

目前,慕课的课程种类已达到几百门,学生利用慕课学习的注册量已达到几百万。若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系统化、精确化管理,难如登天。对于这种海量工作,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可能需要花费数周乃至数月去完成,且其中任何小差错就可能导致崩溃性后果。然而,在慕课的设计过程中,数以百万的学生在选课之后,慕课的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能够迅速准确地产生课程表,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也卓有成效。学生在通过慕课进行学习时,计算机对学生个体登录及下线的时间、地点以及对学习内容都有自动记录,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笔记[7]。慕课实现的教学评价也是多元化的,主要体现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学生自主评价。借助大数据技术,慕课还可以通过学生在微视频中的测试、习题、社群的交流以及论坛的发帖与回复等情况对学生进行多样化评价,为学生推送具有针对性的信息[3]。

(三)课程视频化

与传统课堂模式不同,慕课的课程借助“微视频”呈现。为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靠性与高品质,微视频的主讲人大多是来自世界名校的名师,且视频的结构规模、内容筛选、呈现方式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8]。微视频中会穿插一些作业或小测验,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视频会进入暂停状态,等到学生完成答题,视频才可继续播放。如此一来,学生通过微视频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还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除此之外,课程视频化的最大优点在于“短小精悍”。视频的时长一般是5~15分钟,正好是学生最佳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段。录制视频的教师根据这一特点,在录制视频时会选取学生最需要了解掌握的内容进行讲授,做到“突出重点,精讲难点”,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四)教学个性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群体面授,这种教育偏重教会学生如何应对考试,如何在“筛选”中脱颖而出。在这种“生产线”般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如同产品一样大同小异,缺乏差异性。慕课与之不同的是更侧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标准。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教学形态的呈现方式,视频制品、电子课件、多媒体等为教学形态带来了多样性的教学表达形式。因为互联网可以将世界上优质的教学资源摆放在学生面前,慕课让学生能够花费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获取最新的学习资源,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便捷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课程和教师,在听线上教师讲授的过程中进行开放性的提问、分享、互动和作业等,以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 慕课与学术英语的相似之处

目前,《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基础课程之一,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或者通过雅思、托福等出国深造的英语考试[9]。为与国际学术接轨,寻找跨学科语言媒介,学生对服务于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迫切需求。“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最初以“正规教育体系中用于专业目的的英语技巧学习”概念而被提出[10]。简单地说,由于国外许多高校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学术英语是作为一种用语言工具帮助学生满足实际需求而开发的课程。譬如,学生可以通过学术英语听懂英文授课、阅读英文材料、撰写英文论文、参加英文讲座等[11]。蔡基刚极力推广学术英语,认为学术英语有待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课程,原因有三:(1)学术英语受到专业课程学生的喜爱,有利于学生专业学习;(2)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3)普及门槛低,所有外语教师皆可胜任[1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学术英语教学如“雏鹰展翅”,在其发展的道路上还需要不停地摸索探究。学术英语该以何种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崭露头角?

慕课如今风靡全世界,笔者由此考虑到将学术英语与慕课相结合。笔者在目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慕课平台中,对2018年最受欢迎的平台之一Coursera平台进行了搜索与统计,发现已有3300多万注册用户、150多家校方合作者、2700多门课程,250多个专业研究领域等。由此可见,Coursera平台规模大、资源广。从中也不难发现,慕课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慕课涉及的专业多;门槛低。这与蔡基刚支持学术英语的原因有着相似之处。

慕课与学术英语的相似为学术英语选择慕课形式打开了一道缺口,这个缺口引导着笔者继续探索学术英语与慕课的联系,进而笔者对Coursera平台的课程进行了一定分析,发现Coursera平台的课程涉及数据科学、商务等几十门大类别,每门课程又涉及数门乃至几十门小课程。笔者在此选取了一些课程,对这些课程选用英语、德语、法语等授课语言的数量做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得知,Coursera平台课程授课语言中,英语授课的课程数量多、覆盖广,所占比例最高,是其他语言的几倍甚至几百倍。由此可见,慕课能够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多样的英语学习机会。慕课不仅仅是英语学习资源,同时涉及人文、艺术、科学、商务等各个专业,英语与专业结合为学术英语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慕课与学术英语相结合将为学术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新的起点,创造新的征途。

三、 慕课与学术英语结合的机遇

(一)丰富的教辅资源

学术英语是为了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然而许多高校因教师资源匮乏、教学时间受限、对学术英语的作用认识不足等原因没有设置这门课程。在这种背景下,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公开的网络学习平台,慕课拥有浩如烟海的资源,涉及各个领域和专业。如表1所示,大多数课程的教师用英文授课。因此,学生利用慕课既能学习专业知识,也能提升自身的学术英语能力。此外,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汲取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大多只接受过母校教师的教诲,普通高校的学生希望接受母校教师以外的教诲,甚至目睹世界名校教师的授课风采,则有难度。借助慕课分享的许多优质教师的课件,学生不需跋涉万里,就可以轻松获取这些优质的资源。因此,这些丰富的教辅资源拓展了学生多元化学习知识的渠道。

(二)高效的人机互动

学术英语教学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如果学生希望跨语言学习专业知识,那就不得不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不过,这五种技能的习得费时耗力,而计算机为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成本。慕课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智能化,即人机互动。慕课不仅提供专业英语学习的课程,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在线测试”。“听力”“阅读”“写作”“口语”和“翻译”,皆可随时随地完成,自动客观地评判成绩,以便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学情况。例如,口语是英语学习的首要技巧,但在中国传统教学中却鲜少被关注,许多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其中缘由非常复杂,已有多人探讨,本文限于篇幅不提。本文想说的是,“哑巴英语”的问题,慕课可以解决。学生在慕课平台进行英语跟读对比时,系统会自动出现读音的分数和图谱,方便学生了解自身读音的正误并进行纠正。慕课针对学生在课程内容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提供“在线答疑”功能。可见,人机互动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学术英语教学借此将“如虎添翼”。

(三)灵活的学习方式

学术英语的教学改革一直处于摸索阶段,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本质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英文专业知识的习得主要来源于教师对课文的讲解或者背诵所得的专业词汇。这种填鸭式教学的成效是有限的,毕竟枯燥的语言学习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然而,慕课的教学却能打造“私人订制”的课堂。学生可以借助慕课平台和资源进行个性化学术英语学习。慕课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难度。面对相同的知识点,每位学生的吸收能力和内化程度不同;但是有了慕课就不同了,慕课平台的英文讲座,学生可以自己调整视频播放进度,反复听,反复理解,有不明白的专业词汇可选择暂停,查询字典或网上搜索。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能弥补学生的认知差异,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慕课提供了可视化的视频教学,其课程内容是通过图像、声音和文字传递的,知识的呈现方式具有生动性和鲜活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表1 Coursera平台中部分课程选用不同语言的授课数量

(四)颠覆的师生角色

目前,虽然许多教育改革者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但许多高校的课堂模式仍然是“一言堂”。慕课的到来模糊了师生的界限,颠覆了师生角色。慕课背景下,教师仍然可以是课堂的规划者,但更多是辅导者,学生却成为主角,而不再是听众。学生是课堂的建设者和参与者[13],就观看的慕课课程进行线上互动,尤其是学伴之间的交流讨论[14]。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作为跨语言专业学习的核心,学术英语的学习从来都不是“单枪匹马”的,它需要互动,需要嘴巴动起来、耳朵竖起来和眼睛转起来。许多中国学生学习的是“哑巴英语”,不敢用英语交流,就源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将英语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下背诵理解,而很少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慕课主张师生平等的理念,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创造了大量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如互动论坛、在线问答等。

四、 慕课与学术英语结合的挑战

尽管慕课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尺之木必有节,寸之玉必有瑕疵”,挑战与机遇总是相依并存的。只有客观辩证地认识慕课带来的挑战,才能正确运用网络技术为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争取良机。

(一)高昂的成本投入

国内慕课虽发展迅猛但起步晚,开发慕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包括对硬软件设备和支持系统等基础建设的投入。而我国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经费投入是有限的,慕课的实施无疑会给高校的财政带来一定压力。整体上,我国高校的信息化程度也比较低,慕课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若让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岗前的技术培训不可避免。此外,各高校教授通用英语的教师居多,其自身的学术英语水平有限,面对复杂多样的专业知识,教师须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这也需要高校花费高昂的培训成本。网络传输速度慢、稳定性差等原因也加大了开发慕课的核心技术难度,对此高校又不得不增加成本投入,否则慕课就成为只提供数字资料和参考的网络平台,难以满足学生需求[15]。

(二)差强人意的结课率

慕课源于国外,国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要求较高,这种教学背景为慕课的快速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背景下,教师机械式地明确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学生反复地做练习题、考试,导致了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弱,自律能力低[16]。同时,英语对于我国许多大学生来说本来就属于第二语言,通畅地理解日常英语已经很困难,若再用英语理解专业知识,无疑是难上加难,所以若将学术英语与慕课结合,则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精神。对于自制力强的学生,慕课可以给他们带来学习上的自由,即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课程内容、学习时间和地点等。但对于部分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同学,即使选择了学术英语课程,在听讲的过程很可能注意力不集中或半途而废,久而久之,这些同学可能会对学术英语失去兴趣,产生畏难情绪。据统计,慕课的选课率与结课率形成鲜明对比,只有不到10%的学生在慕课注册课程后能够完成自己所选的课程[17]。所以,这种差强人意的结课率也是慕课反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

(三)模糊的主观评估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是班级制教学,其好处是老师能够了解每一个学生,实时地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然而,大规模教学是慕课的特点之一,教师对数以万计的学生授课,若采用学术英语慕课的形式,则学生的学习质量难以保证。慕课虽拥有多种评估机制,包括在线考试、计算机评估、学生评价等,但主观评估机制却不完善。学术英语的学习包括口语、翻译和写作、演讲等环节,这些环节需要主观评估。若采用慕课形式学习学术英语,慕课系统根据程序只能对学生进行标准化评估,就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很难被检测;教师也无法精确了解学生的难点和疑点,只能通过学生的线上作业和成绩着手备课、授课等。这种模糊的主观评估极有可能导致教师无法针对性教学,学生学习学术英语效率不高。学术英语慕课若想在高校崭露头角,则必须完善主观评估机制,只有这样,方能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 慕课与学术英语结合的展望

虽然学术英语与慕课的结合存在一些弊端,但本文认为,学术英语以慕课为载体、以专业知识为主、以英语技能为依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真正地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能力。慕课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是一种良策,以下是笔者认为适用于学术英语慕课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在课前可通过讲座、PPT展示或现场教学讲解学术英语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专业信息和文献。这样,学生对学术英语会有大致的了解,对于如何学习学术英语能有自己的目标,也可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其次,学生在课前可利用慕课资源和辅助材料主动学习,预习课程。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学生可对课堂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便于减轻学生课堂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加强知识内化。

再次,教师在备课期间可观看名师对某一知识讲解的慕课视频,取长补短,优化教学内容。课堂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兴趣,选定教学主题。例如通过“刷脸”技术的浪潮、“网约车”的风险等符合学生专业背景的主题,与学生用英语共同探讨。这有利于增强课堂的灵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学生在课后可再次观看慕课视频,利用网络资源完善知识,复习专业词汇的英语表达形式及用法。此外,教师可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根据课堂的教学主题以英语制作PPT,PPT的内容可以是有关主题的文献综述、拓展内容或内容概括等。学生通过制作PPT可锻炼其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第五,学生在课堂展示小组PPT,由其他小组同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第六,通过教师讲解和自主学习等,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可用英语撰写一篇有关教学主题的学术论文。教师对学术论文给予评价和意见后,同学间相互传阅优秀的学术论文。借此,学生可锻炼自己的学术能力,教师也可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因材施教。

这种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是将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慕课是学术英语听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线上学习解决听写、模仿读音等费时的教学问题,而实体课堂则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重要平台,学生展示风采的主要舞台。

六、 结语

凭借虚拟化课堂、智能化管理、视频化课程以及个性化教学,慕课在全球范围内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让高校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国际化人才[18]。近年来,虽然高校对是否开设学术英语课程以及采用何种教学模式仍存有争议,但我们认为学术英语与慕课的结合应顺势而为。教辅材料的丰富性、人机互动的高效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师生角色的颠覆性等都给学术英语慕课打开了一扇窗户。面对学术英语慕课的利弊,我们要客观理性地分析研究,将慕课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19]。网络科技的推广让基于线上资源和移动设备的学术英语慕课成为可能,线下课堂让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督促学生学习,希望二者的契合能够有效解决低效费时的学术英语问题。但创建更高质量的学术英语慕课教学仍需不断探索,关注慕课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国情,以谋求学术英语慕课未来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学术英语课程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