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艳
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合肥,230088
产业集群是一个复合整体,涉及产业、区域、企业等多个维度,具有产业关联、地理集中、主体互动的特征[1]。西方学者Holling等研究发现: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2]。现阶段,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需求结构正逐步转向娱乐型、发展型,旅游、休闲等消费热点频现,现代服务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3]。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结合黄山市的资源优势,在分析黄山市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其集群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基于产业集群的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的路径。
黄山市是徽商故里、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的黄山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依托生态、文化等优势资源,黄山市强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日趋提升。经过持续的调整,黄山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尤为迅猛,2017年三类产业结构比例为8.9∶39.7∶51.4。由图1可见,2012—2017年,黄山市GDP增加了220.8亿元,增速起伏较大,2017年GDP为645.7亿元,人均GDP超安徽省平均水平2 536元。
图1 2012—2017年黄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资料来源: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
1.2.1 产业集群化初具规模
黄山市以产业集聚为主线,逐步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带动全市旅游休闲、特色餐饮、文化传承、户外运动等新兴服务业态快速发展,推进了现代服务业企业集中布局,推动了现代服务业集群化的发展。经过长期的调结构、转方式,黄山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已初具规模,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黄山市旅游、文化、休闲度假、体育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基本上每个区县都有 1~2 个独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或集聚区。2016年,全市9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达58.5亿元,集群规模与实力均不断壮大,部分集群正朝着全国知名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迈进。
1.2.2 以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快速
发展现代服务业要高度重视优势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4]。黄山市在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指引下,突出区域生态、自然、文化优势,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产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由图2可知,2012—2017年,黄山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总体趋势不断上升,2014—2015年,贡献率增长高达11.7%,2015—2017年虽然出现下滑趋势,但增长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黄山市重点打造了黄山风景区、徽州古城、西递宏村等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景区,使旅游、文化、生态深度融合,主推山水游、生态游、乡村游等特色旅游,2017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237.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506.11亿元,以旅游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初步确立,成为黄山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表1 黄山市现代服务业代表性企业(集聚区)分布情况
图2 2012—2017年黄山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资料来源: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
1.2.3 产业链条逐步延伸
近年来,黄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快速,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屯溪老街特色产业园、歙县徽州古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雁群作用”,在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集聚方面产生了强大的号召力,并初步建成了“旅游度假+文化体验+精品住宿+休闲运动+健康养生+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链。部分引领型企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向两端延伸,竞争优势逐渐凸显,从黄山市现代服务业中脱颖而出。
虽然黄山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强大的先天优势,但集群发展仍面临“有特色、少品牌、小规模”等突出难题,集群发展的层次低。旅游、休闲度假产业门票经济、观光经济未有实质性改变。健康服务产业满足于一两家龙头企业,文化、体育、健康养生产业局限于原有框框,未能聚焦新兴业态,与产业集群“特而强”尚有较大差距。横向比较,黄山市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总量较少、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已是相对滞后,截至2017年底,黄山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数量占全省比重为6.2%,但其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仅为1.4%,即使是营业收入最高的黄山徽文化产业园在全省集聚区的排名也在30名开外。
黄山市现代服务业分工协作体系不够完善,规模化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部分集群定位模糊、缺乏特色,致使产品、服务等方面同质化竞争严重。集群企业内在的关联度较低,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未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中小企业亦没有为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做好优质配套服务,导致服务业企业只是实现了单纯的空间上的集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合作共赢目标。这种各自独立、缺乏合作的状况使得集群的规模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现代服务业的优化升级[5]。
相比较企业品牌,产业集群品牌更具冲击力[6]。目前黄山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品牌建设总体上相对滞后,大多只重视单个企业的品牌建设,其品牌优势不够显著。截至2017年底,黄山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共有10家,除黄山市文化旅游产业园、西递遗产小镇、徽文化旅游度假区外,其他集群品牌在全国、全省的影响力较低,全市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业百强企业行列。此外,品牌营销不力、创新能力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难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形象,已成为黄山市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充足的人才资源是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保障[7]。黄山市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缺乏,高素质人才流失率高,这一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集群化发展的步伐。在黄山市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占比较大,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严重不足,虽然服务业企业中也不乏一些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业家,但受到知识面和视野的局限,导致难以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动向,痛失良机。虽然一些企业家已认识到人才短缺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尝试采取一系列措施引进、留住人才,但总体收效不够理想。
首先,优化政策环境,从政策层面给予资金、税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调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保障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良性发展。其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维持公平、和谐的市场秩序,强化集群内成员的合作、互信关系,为集群整体的高效有序运作奠定基础。再次,逐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强化融资服务、鼓励和支持集群内优质、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促进其快速发展。
一方面,引导资源要素向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集聚,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其在集群中的引领作用,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8]。另一方面,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分工协作,各企业通力协作和高度配合,引导龙头企业将非核心业务、生产加工等环节向中小企业转移。同时,支持中小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供应能力,尽快成长为高、精、专的优质配套企业,实现现代服务业集群整体效益的提升。
集群品牌的培育和推广对于提升集群区域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9]。一方面,黄山市现代服务业要努力塑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名优品牌,并扩大品牌经营规模,强化优质品牌形象并逐步增加影响面。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区域品牌,在政府牵头组织指导下,允许符合标准的成员企业使用“集体商标”,对外统一使用同一品牌,使更多企业可以共享成功品牌效应,形成以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带动企业自主品牌创建的“众星捧月”式品牌格局。此外,通过大众传媒对区域品牌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使消费者知晓并信任,形成区域品牌效应。
面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匮乏的状况,黄山市政府及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重点抓好旅游、“四雕”、摄影等特色专业人才团队建设。一方面,对现有队伍中具有创新精神且能力突出的骨干成员进行重点培养、提升,使其成为适应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技术进入产业集群,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创新引人、育人、用人机制,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给予奖励,并在项目申报、配偶安置、子女就读、住房补贴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便捷服务。
黄山市作为我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加快促进其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独特且基础扎实,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促进黄山市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将会给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规模经济、交易成本、区域品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巨大竞争优势。针对现阶段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层次低、分工协作体系不完善、品牌建设滞后、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黄山市要注重引导产业集群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的方向发展,重视区域品牌经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黄山市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提供切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