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 唐眉 赵国芝 宋林红 张勇 (四川省乐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14000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谭坝乡畜牧兽医站)
某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
谢伟①唐眉①赵国芝①宋林红②张勇③(①四川省乐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14000 ②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③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谭坝乡畜牧兽医站)
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某规模猪场不同日龄仔猪、不同阶段种猪和不同胎龄母猪的猪瘟免疫抗体进行跟踪监测,以对该场不同猪群猪瘟抗体水平和免疫状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该场不同日龄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变异系数较高,应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免疫程序优化。不同阶段种猪群中,公猪的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和平均阻断率较低,变异系数较高,应及时补免;不同阶段母猪群的猪瘟免疫程序较合理。不同胎龄母猪的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1胎母猪较低,2-5胎基本相同,但随着台龄增加平均阻断率不断增大,变异系数不断缩小。
猪瘟 免疫抗体 监测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引起猪和野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发热、全身针尖点状出血、脾脏边缘梗死等为主要特征[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高低是猪群猪瘟免疫效果的直接反映,保持猪群较高的群体抗体水平,是有效预防猪瘟的重要手段。2007年我国实行猪瘟强制免疫以来,有效控制了猪瘟的流行发生,但近几年由于免疫失败、抗体水平不整齐等因素,出现了临床症状不典型、潜伏感染等非典型猪瘟,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免疫监测可有效评估猪群免疫状况和健康水平,为猪瘟的防控和净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某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抗体水平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性分析评估,以期为规模化猪场的猪瘟免疫提供指导和借鉴。
1.1 样品采集 检测血清样品来自乐山市某规模化猪场,该场存栏母猪1200多头。按照随机采样方法,分别采集公猪、后备母猪、怀孕母猪和仔猪等不同阶段、不同日龄的血液样品138份,分离血清,于-20℃保存备检。
1.2 检测方法 所有血清样品均采用阻断ELISA方法进行猪瘟抗体水平检测(猪瘟病毒抗体阻断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Idexx公司),具体操作步骤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结果判定 当阴性对照平均OD值≥0.5,阳性对照的阻断率≥50%试验条件成立。被检样品抗体阻断率≥40%,判断抗体阳性;被检样品抗体阻断率≤30%,判断抗体阴性。如果被检样品抗体阻断率在30%~40%之间,视为可疑,应在数日后重新进行检测,结果仍为可疑的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2.1 该场猪瘟免疫接种信息调查 经询问和现场调查,该场猪瘟疫苗使用某公司生产的ST传代细胞源活疫苗。仔猪免疫程序为24~28日龄免疫1头份,52日龄时加强免疫2头份;后备母猪120日龄免疫2头份,188日龄加强免疫2头份;经产母猪断奶时免疫2头份。
2.2 不同日龄仔猪CSFV免疫抗体水平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14日龄内的仔猪可维持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7日龄内抗体合格率为100%,平均阻断率为76.5%,变异系数19%;7~14日龄抗体合格率为89.7%,平均阻断率为73.6%,变异系数32.3%。21~24日龄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有所下降,抗体合格率为51.9%,平均阻断率为37.9%,变异系数77.1%;猪瘟疫苗首免后,28日龄免疫抗体合格率最低,变异系数最高;35日龄、42~49日龄免疫抗体合格率开始逐步提升,变异系数逐步降低。二免后,抗体合格率有所降低。
表1 不同日龄仔猪CSFV抗体水平情况(d、份、%)
2.3 不同阶段种猪CSFV免疫抗体水平差异 不同阶段种猪CSFV免疫抗体检测数据见表2。公猪的免疫抗体合格率为66.7%,平均阻断率为50.1%,变异系数43%。120日龄、150日龄和配种前后备母猪随日龄增加抗体合格率和平均阻断率逐步上升,变异系数逐步降低。怀孕母猪前期(30~45d)比怀孕后期(90d)免疫抗体合格率低10%。哺乳母猪和流产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较高,分别为93.3%和100%。
表2 不同阶段种猪的CSFV免疫抗体水平情况(份、%)
2.4 不同胎龄母猪CSFV免疫抗体水平差异 对不同胎龄母猪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3可以看出,初产母猪抗体合格率较低,仅为80%,平均阻断率为60.3%;2~5胎经产母猪抗体合格率基本相同,但也有个别母猪抗体低于临界值。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和平均阻断率随母猪胎龄增加而升高,并且抗体变异系数随胎龄增加而降低。
表3 不同胎龄母猪CSFV免疫抗体检测情况(份、%)
(1)哺乳仔猪的猪瘟抗体主要来源于母源抗体,对不同日龄仔猪的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对比可以发现,21~24日龄仔猪的母源抗体阳性率已显著下降至51.9%,24日龄前未免疫哺乳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和平均阻断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与何海建等[1]研究结果一致。28日龄和60~72日龄免疫抗体合格率处于两个最低点,主要原因是免疫猪瘟疫苗产生了抵抗因素。24~28日龄首免后到二免前(42~49日龄)平均抗体合格率到达70%,说明免疫抗体产生较好,但除0~7日龄仔猪外,其余日龄仔猪变异系数均较高,28日龄到达102.1%高峰,这可能是不同仔猪受母源抗体影响程度不同或仔猪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等因素引起,应加以高度重视,加强监测,优化免疫程序,确保群体抗体水平高而整齐。(2)种猪群是猪场生产的基础,保证种猪群有较高的、稳定的猪瘟抗体水平对整个猪场发展有决定性作用。从不同阶段种猪CSFV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公猪的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和平均阻断率较低,变异系数较高,表明公猪的猪瘟免疫存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查找原因,进行补免。不同阶段母猪群中,后备母猪随着日龄的增加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和平均阻断率逐渐提高,变异系数逐渐变小,这与后备母猪120、188日龄加强免疫有关;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较好;流产母猪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100%,经病原学监测CSFV阴性,结果均显示不同阶段母猪猪瘟免疫程序较合理。(3)目前,规模化猪场生产母猪猪瘟免疫常采用跟胎免疫和按时普免两种方式。该场初产母猪配种前经过两次猪瘟疫苗免疫,生产后通过跟胎每年免疫两次以上。不同胎龄母猪CSFV免疫抗体水平可以看出,1胎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和平均阻断率最低,分别为80%、60.3%,变异系数最高,为44%,说明个体之间抗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2~5胎经产母猪抗体合格率基本相同,但随着胎龄增加平均阻断率不断增大,变异系数不断缩小,并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这是母猪每年不断强化免疫结果,与覃绍敏研究结果一致[4]。(4)随着养猪业标准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压力不断增大。我国实行“预防为主”的防控方针,猪场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和提高生物安全防护外,应高度重视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工作。疫苗免疫仍是控制猪瘟的主要手段,科学的免疫程序是提高免疫效果的关键点。加强猪瘟免疫效果的监测分析,通过检测数据分析衡量免疫效果,从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才能有效提高猪瘟疫苗免疫效果[3]。
[1] 蔡宝祥. 家畜传染病学[J].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2] 王娟萍, 姚敬明, 吴忻等. 规模化种猪场猪瘟免疫情况调研[J].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1: 184-187.
[3] 徐涤平, 邓均华, 梁望旺等. 猪瘟防控新思路及关键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11: 2846-2850.
[4] 覃绍敏, 龙爱淑, 吴健敏等. 规模猪场种猪猪瘟群体免疫合格率与抗体离散度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J]. 中国兽医杂志, 2011, 11: 3-5.
(2019–03–05)
S851.3
C
1007-1733(2019)05-0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