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 (Kyaw Soe lwin,Myanmar)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083)
缅甸是中国的邻国,两国边界线长达两千多公里。贯穿缅甸南北的第一大江是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的源头有两条江,即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其中恩梅开江就发源于中国国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地区。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 “胞波” (缅甸语:意思是 “兄弟”)相称。缅甸著名史书 《琉璃宫史》中记载了一个美丽的传说,缅甸人民一向把中国人民当作自己的“瑞苗胞波”,意即 “同胞兄弟”[1](P351)。据史料记载,中缅两国的友好交往始于汉代。盛唐时期,缅甸骠国王子率领乐工曾访问中国古都长安。中缅两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内部民族之间的交流,国家之间的交流自然有语音方面的互相学习。著名诗人白居易为之感动,写下了千古绝唱 “骠国乐”[2](P13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缅两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陈毅元帅1957年曾经写过关于中国与缅甸之间的传统友谊的著名诗篇—— 《赠缅甸友人》。
就语言交流方面,据历史记载,早在汉朝就已开始,比如 《白狼歌》《后汉书》《四译馆》等。1058年,缅甸始创缅文字母,缅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缅两国之间有着语言方面的共同点。近年来,随着中缅之间交往的深入,以及 “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缅甸对汉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缅甸的汉语教学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缅甸汉语教学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第二阶段1960至1988年,第三阶段1988年至今。
第一阶段,缅甸汉语教学的开始同中国人流落缅甸的开始密切相关,因为这些缅华侨就是缅甸汉语教学的先驱。早在13世纪初,华人流落到缅甸,在缅甸城镇中形成了华人社会,明代朱孟晨在 《西南夷风土记》中写道 “江头城 (缅北八莫附近)外有大明街,闽、广、江、蜀居有游艺者数万。”[3](P1)这说明当时的缅甸已在部分地区形成华人社会了。18世纪仰光开发了对外贸易港口后,中国东南沿海的人到仰光留居的更多,华人社会规模越来越大。这些华人进入缅甸后,把中国的文化、语言带到了缅甸。从此之后,他们为了给子女提供教育场所,就办了私塾教育。他们用的教材主要是 《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20世纪初,缅甸华侨开始创办学校。1903年仰光办了第一所华人学校,刚开始只办夜校,1905年改为日校。从此之后,在缅甸各个华侨社会都开始办华人学校,到1948年缅甸独立时,缅甸共有220多所华校,700多教职工,约18000多的学生。由于缅甸政治的改革,1953年政府公布了 《私立小学登记条例》,根据政府条例,不合规矩者不予登记或者取消登记。所以华侨学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1962年之前缅甸华侨学校乃是比较自由的,截止1962年,缅甸的汉语学校高达259所,共有学生39000名[4](P2)。
第二阶段,由于缅甸政治变化原因,1962年3月2日缅甸国防军总司令奈温成立了 “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并且公布了 “缅甸社会主义道路”纲领,在全国实行了 “国有化”,对所有私立小学进行管制,华文课的授课时间受到限制。到1965年4月,缅甸政府颁布 《私立学校国有化条例》,私有中小学被收归国有,汉语学校也不例外。面对这种情况,失业的华文教师自行举办华文补习班。1965建立了仰光外国语学校,中文系。1967年,6月开始缅甸的外语补习班都被禁止。1976年政府又公布了 《私立学校登记条例修改草案》规定除了单科补习学校外,不准开办其他形式的私立学校。此后,除了仰光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以外,缅甸没有公开的华文学校了。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汉语教育得到恢复与发展。1988年,军政府执政后,推行中缅友好政策,缅甸汉语教学得到快速发展。缅甸民间汉语教学出现了转机,虽然以前的文学校仍是未取得合法的学校,但是民间的汉语补习学校却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恢复派缅甸学生到中国学习的政策。福建同乡会于1993年创办福庆语言电脑学校,开设了汉语水平考试辅导课。1998年,仰光出版社发行中文报纸《缅甸华报》。2001年起,两国教育部联合在缅甸举办汉语水平考试,中国开始向缅甸派遣汉语教师。2002年,缅甸福建同乡会创办了仰光地区最大的汉语培训学校——福星语言与电脑学院。2008年2月,中国国家汉办与福庆语言电脑学校以及福星语言与电脑学校签订建立了“孔子课堂”的协议。2015年6月在仰光又建立了缅甸第三孔子课堂——东方孔子课堂。20世纪90年代,缅甸汉语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华人,但是随着贸易往来、民间交往日趋紧密,很多缅甸人希望学会汉语,去中国求学,方便与中国人做生意,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 “非华裔”入学。除此之外,随着中缅两国友好关系继续稳步发展与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政府部门、军队以及民间的汉语人才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缅甸各个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培养汉语人才。如今缅甸汉语教学已经复苏,并且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缅甸的汉语教学出现了新的生机。
目前在缅甸教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三个方面:大学汉语教学、孔子课堂的汉语教学以及民间的汉语教学。
缅甸外语的人才来自于三所大学;仰光外国语大学、曼德勒外国语大学、国防 (军事)大学中文系。除了英语专业以外,其他语言专业的学生都在这三所大学读书。
1.仰光外国语大学
仰光外国语大学建立于1964年,目前共有11个语言系:缅语系、英语系、中文系、法文系、德文系、日文系、韩语系、意大利语系、综合语言系、俄语系、泰语系。仰光外国语大学汉语系建于1965年,设有专科班、本科班、硕士班、博士班,也设有业余班,其中汉语博士点已经招收了四批博士。笔者通过该校毕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到,2018年仰光外国语大学汉语系在校本科生4个年级共390人左右,大专班4个年级共300人左右,业余班3个年级共450人左右。据仰光外国语大学汉语系现有三个层次的汉语教学,即本科班、大专班 (早班)、业余班 (晚班)。三个层次的汉语教学开设的课程及使用的教材大体一致。课程基本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设置,本科班增开文学、语法、翻译课。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种 (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从课程类型的角度可以对仰光外国语大学汉语教材进行如下分类:听力课教材有 《初级汉语课本》(听力册)、《情景会话》;会话课教材有 《中级汉语听和说》《速成汉语》,精读课教材有 《汉语中级教程》《汉语初级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桥梁》;写作课教材有 《新世纪汉语》《汉语写作教程》;语法课教材有 《实用汉语语法》(修订本)。目前,汉语系共有教师40多个人,其中大多数都以各种形式来中国学习过,短的1个月,长的6年。现任系主任Dr.Daw Khin May Cho(杜钦马邱),在北京语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中国国家汉办从2001年起向仰光外国语大学汉语系派遣汉语教师,每次1人,任期2年[5](P3)。
2.曼德勒外国语大学
曼德勒外国语大学成立于1997年12月。通过该校的教师进一步了解到,曼德勒外国语大学有9个系:缅语系、英语系、中文系、法文系、德文系、日文系、韩语系、俄语系、泰语系,该大学一开始即设有汉语系曼德勒外国语大学有本科班,硕士班,专科班,业余班。目前本科班4个年级共有学生250人,大专班(早班)4个年级共175人,业余班 (晚班)3个年级共325人。课程设置、所用教材也与仰光外国语大学无异,只是规模较小。该系现有缅甸教师22人,现任系主任Dr.Daw Khin Mi Mi(杜钦米米),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并且获得硕士学位。从2003年起,中国国家汉办向该系派遣汉语教师,每次1人,任期2年。
3.国防 (军事)大学中文系
国防 (军事)大学建立于1955年。随着缅甸军队与其他国家军队的交流发展,缅甸国防军也需要语言人才,因此,2015年4月建立了国防大学语言系,共有四种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日语,但是目前该学校只开了专科班。两年的课程缩短了12个月的课程。课程设置、所用教材都采用曼德勒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刚开始时,曼德勒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提供三位老师。目前有孔子课堂的两位老师,从2018年7月,中国国家汉办首次向该系派遣汉语教师,国防大学也已经招了三个老师。目前共有9个老师。第一批专科班招了40个学生,第二批招了40个学生,第三批招了40个学生,第四批招了60个学生。
目前缅甸有三个孔子课堂:德勒福庆孔子课堂、仰光福星孔子课堂、东方孔子课堂。
1.曼德勒福庆孔子课堂
曼德勒福庆学校创建于1993年11月。2009年该校与云南大学结为合作伙伴,挂牌“孔子课堂”,成为缅甸首创。同年,该校获得国国务院侨办颁发的 “海外示范学校”称号和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颁发的 “汉语考试优秀考点”奖牌。缅北地区华人比较集中,有数百所汉语教学点,学生人数达10万人,缅北也因此成为缅甸汉语教学的基地,该学校主要负责缅甸北部地区的汉语教学,有大奇力、东枝、腊戌、八莫、密支那、曼德勒孔教、昌华、福庆等缅北汉语教学点。福庆孔子课堂现任校长李祖清,生长于缅北曼德勒,是缅甸第三代华人。该课堂目前拥有50余名来自中国的志愿者汉语教师与本土教师40余名。福庆学校在缅北五个省两个邦开设56个汉语教学点,面向社会招生,在读学生人数达5000余名①。
2.福星语言与电脑学苑孔子课堂
福星语言与电脑学苑孔子课堂成立于2012年9月,刚开始叫汉语培训班,2003年改为现名。成为仰光首家孔子课堂。历经多年发展,该子课堂已形成福星总部和5个分课堂、15个教学校区的发展格局该课堂目前拥有4名来自中国的志愿者汉语教师与7名本土教师。2017年,福星总部平均每月注册学员700余人,各分课堂注册学员月均1600余人。
3.东方孔子课堂
仰光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和云南师范大学联合开办的 “东方孔子课堂”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继曼德勒福庆孔子课堂、仰光福星孔子课堂之后,缅甸第三所孔子课堂。自2015年6月东方孔子课堂在仰光大学开设汉语班以来,累计已为190余名师生提供了长期汉语培训。在以往的三年中,主要培训对象为缅语系的老师和学生。然而此次报名参加2018年度汉语班学习的160余名学员中,不仅有来自缅语系的师生,更多的是来自社会科学、人文历史等其他院系的学生。
据2010年缅甸人口普查,在缅甸3%的人口为华人,总数约为164万。华人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曼德勒,华人人口占三至四成。1965年至今缅甸政府除了官办三所大学与三所孔子课堂以外,其他汉语教学点还没认可汉语学校,有些初中学校虽然称呼华裔学校,但是主要以缅语基础进行授课,汉语只当一门语文课传授。因此,目前民间汉语教学仍是缅甸汉语教学的发展重要部分。由于缅甸政治改革,19世纪60年代缅甸汉语教学受到限制,但是一直以民间汉语教学的形式发展,没有间断过。1965年4月,缅甸政府颁布 《私立学校国有化条例》,私有中小学被收归国有后,缅甸汉语教学以佛经学校、寺庙、协会、家庭补习班等形式发展下来。1988年后,缅甸政府允许开办民间汉语补习班。如今民间汉语补习班发展在曼德勒、大奇力、东枝、腊戌、八莫、密支那、昌华、蒙育瓦、实皆、南坎、木姐、京东、敏健等20多个地区。最有名的民间汉语教学点为永盛水华宫补校、校九文台补校、甘白补校、南奥加拉巴补校、九龙堂补校 (庆福宫)、观音亭补校(庆福宫)、龙山堂补校 (海滨街)、建德分社补校、广东会馆补校、普江公会补校 (篷枝街)、水定会馆补校 (南勃陀街)、建德 (甘马育镇区)淡文补饺、妇协幼儿园舜帝庙补校、福庆佛教学校、曼德勒明德学校、缅甸东枝花文佛教学校、缅甸东枝兴华中学。
结合汉语教学,这里也有必要介绍缅甸的汉语水平考试情况,因为这是检查缅甸对汉语学习的重要程度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008年前,除了缅甸华人以外,当地缅甸人对HSK考试的了解寥寥无几。随着两国经济来往的发展与 “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近年来,为了来中国学习和解决就业问题,除了缅华侨,有大部分当地缅人积极参加HSK考试。目前在缅甸共有四个HSK考点②,分别为仰光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孔子课堂、仰光福星语言与电脑学苑孔子课堂、曼德勒福庆学校孔子课堂、大其力大华佛经示范学校,每年5月和12月举行两次HSK考试。中国汉办为了让当地缅甸汉语学者能参加HSK考试,考费都按照当地消费价格进行,HSK一级和二级考费为13000缅币(60块),三级和四级的考费为15000缅币 (68块),五级和六级考费为18000缅币 (80块)。缅北地区是缅甸也是汉语学者参加考试最多的地区,据曼德勒福庆孔子课堂官方网站,曼德勒福庆学校孔子课堂为了缅北地区的汉语学者有机会参加2018年5月的考试,还在缅北其他地区设有腊戌、东枝、抹谷、八莫、曼沾、景栋、丙弄、皎脉、南坎、木姐、抹港等11个分考点,2018年缅北汉考HSK人数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4000人。
2004~2018年缅北地区参加汉考HSK人数一览表①
2 0 1 1 1 2 1 3 5 8 1 1 7 9 4 2 0 1 2 1 7 9 3 5 4 2 2 3 3 5 2 0 1 3 1 2 3 2 5 4 4 1 7 7 6 2 0 1 4 1 6 3 4 5 2 6 2 1 6 0 2 0 1 5 1 4 5 2 3 9 2 1 8 4 4 2 0 1 6 1 7 2 2 6 0 9 2 3 2 1 2 0 1 7 2 0 7 5 8 7 6 2 9 5 1 2 0 1 8 2 3 7 3 1 6 2 9 4 0 0 2
为了进一步了解缅甸汉语教学情况,笔者2018年11月3日至27日通过 《问卷网软件》进行了简单调查,共回收了80个缅甸汉语学者的问卷。本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学习背景与对汉语教学的了解,包括他们的识字量、教师情况以及学习目的。第二部分是缅甸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学习以及中国文化的态度。在被调查者中,识字量为3000字以上的共45人,2000字至3000字的共16人,1500字至2000字的共9人,1000字至2000字的共5人,500至1000字的共5人。大部分人学汉语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教学和翻译。另一部分人是为了贸易、外交以及旅游。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如下调查:
1.关于缅甸汉语学者的学习点
2.关于缅甸汉语学者的教师情况
3.关于缅甸汉语学者对汉语的难度
4.关于缅甸汉语学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缅甸汉语学者的学习点占比最高的是民间补习班,无论缅甸汉语教学有什么演变,缅甸汉语学者大多数都通过民间汉语补习班学汉语。缅甸汉语学者的老师大多为缅甸人和华人。虽然缅文字圆形字,但是它的读音与缅文字有相关的,因此,缅甸汉语学者认为学汉语仍然是写作部分是最难的。关于缅甸汉语学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被调查者中65%对中国文化了解一点、21.25%对中国文化很了解、11.25%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2.5%对中国文化不太了解。
序号 问题 同意 反对 不确定1我喜欢汉语87.5% 6.5% 6.5%2我喜欢看中国的电视剧 88.75% 6.25% 5%3我喜欢听中文歌曲 83.75% 7.5% 8.75%4我喜欢阅读汉语读物 63.75% 15% 21.25%5我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 77.5% 5% 17.5 6 我认为汉语是美丽的语言,悦耳动听 77.5% 8.75% 13.75%7我认为学习汉语很简单 38.75% 30% 31.25%8我认为只要努力能学好汉语 82.5% 11.25% 6.25%9我希望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汉语 83.75% 7.5% 8.75%10 我认为在缅甸使用汉语率高吗 60% 26.25% 13.75%11 我认为在缅甸学汉语很重要吗? 76.25% 6.5% 17.5%12 我认为汉语是有用的交流工具 87.5% 5% 7.5%13 我认为汉语有助于我工作 82.5% 10% 7.5%14 如果你有孩子了,你会让他们学汉语吗?78.85% 2.5% 18.75%
上面表格是对缅甸汉语学者对汉语学习态度的调查,共有14道题。通过第1至5可以看出,大部分缅甸汉语学者喜欢中国的语言、电视剧、歌曲、读物、文化,大部分人认为汉语是美丽的语言。但是通过第7题可以看出,调查者对汉语的难度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人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学好汉语。此外,通过第9题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汉语学者希望能讲流利的汉语。第10题与第11主要是被试者对缅甸教学的态度,通过这两道题可以看出,他们认为缅甸的汉语使用率比较高,所以他们认为在缅甸汉语是一门特别重要的外语。通过第12题可以发现,大部分人认为汉语是有用的交流工具。第13题反映在缅甸汉语能解决就业问题,因为随着中缅贸易合作的深化,目前中国已经是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很多企业在缅投资。因此,在缅甸会说汉语的人就业容易,薪水颇丰。通过14题可以看出,多数被调查者希望自己的子女会说汉语。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在缅甸汉语是重要语言之一,因此,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会说汉语,到了暑假或者寒假父母会给孩子们安排上汉语补习班。
不管缅甸政治是否变化,自1965以来,缅甸汉语教学始终没有间断。缅中两国是搬不走的好邻国,两国之间有良好的关系合作,2011年两国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因此,缅甸的汉语教学存在较大的施展。
但是目前缅甸汉语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就官办大学的汉语教学而言,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师资不足、教师工资不高,目前大学讲师一个月的工资不到2000块人民币,所以许多老师当了五四年就选择转业;二是投入资金不足,缅甸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每年投入教育领域的资金仍然不足,教学设施简陋。
就民间汉语教学而言,也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师资和教材匮乏,虽然缅甸各个地区有民间汉语补习班,但是由于缅甸教师的工资低,很多人难以胜任教学工作。此外,目前缅甸使用的汉语教材特别落后,都不利于汉语的学习;二是教师的口音影响,缅甸民间汉语教学的教师大部分发音不准。
但是笔者相信,目前缅甸汉语教学中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中缅之间交往的深入,以及缅甸的经济发展,缅甸的汉语教学发展必将越来越好。
注释
①参考自曼德勒孔子课堂的官方 “胞波网”http://www.webaobo.com.
②参考 HSK考试网站http://www.chinesetest.cn/index.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