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入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2019-05-24 03:19包海丽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大学生

包海丽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0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进一步要求“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随着高校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强调将政治思想、立德育人的理念融入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入逐渐开始进入到实践环节。但是,从实际的效果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评价体系不合理、监督和保障机制不健全、体育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等。具体概括起来反映在3个方面:第一,对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认识片面,观念模糊。从近年来高校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部分体育教师对公共体育课程要求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还存在片面认识,教学过程中偏重体育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技能的提高,考评环节也集中在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教学目标受到忽视,体育的德育功能无从发挥,不能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也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程教学同样肩负着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的重任[2];第二,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开展能力不足,办法不多。体育本身就蕴含着德育功能,但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并没有充分挖掘这一功能。另外,从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组成结构来看,普遍缺乏专业的思政培训背景,相对于体育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思政知识与能力相对偏弱,具体教学实践中表现为提炼体育课程中德育元素的能力不强;第三,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顶层设计不足,执行机制不完备。根据目前的开展现状,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在高校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度机制等顶层设计方面,很多领域内容都处于空白状态。这些问题导致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执行环节,诸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凸显。大量事实表明,健康和品德往往是决定当代大学生能否成才的基础。但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并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大学生精神异常以及心理障碍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这无疑需要引起高校教育者的深入关注。高校公共体育课承担着培养体质健康、身心协调以及品德优良的现代大学生的重任,将“课程思政”的理念与高校体育课程深度融合,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对于实现高校体育教学育人的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1 研究的理论依据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需要转变思路,深化改革,主动创新,提高思政教育效果。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也充分挖掘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关联性和互补性,采用学科渗透的方式使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最终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作为高校统一组织的教学活动,公共体育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在很多方面殊途同归。体育课中天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运动技能培养和增强体质健康的表象下,还蕴含着极具价值的思政教育功能。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身体和心理的高负荷挑战,个人的意志品质要承受较大的洗礼,体育运动对于培育大学生奋发向上、挑战自我和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运动竞争性强,特别是集体项目团队协作特征较为突出,对于培育大学生的荣誉感、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责任感等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另外,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严格明确的规则,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和自律精神,体育运动的公平竞赛精神和严格的运动礼仪对于大学生行为举止的约束以及培育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随机选取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10个班共5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学生320名,平均年龄为18~20岁(SD为1.72),女性学生180名,平均年龄18~20岁(SD为1.24)。学生专业为文科和理科两类。

2.2 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自编《运动参与情况问卷》,总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5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100%。共16个题项,主要涉及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锻炼频率、锻炼强度以及锻炼坚持程度等,采用Likert5级量度,该问卷总量表的α值为0.813,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布在0.76~0.83之间,符合统计分析的信度水平;问卷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拟合指标中,X2/df=3.214,NFI=.91,CFI=.95,AGFI=.88,RMSEA=.02,IFI=.92,结构效度较好。

《心理健康情况》调查问卷在梁建平(2011)等人编制的《中学生体育价值观量表》的基础上进行简要修订而成[3],题项内容主要包括体育娱乐、个性及信念、社会价值观等方面,修订后的题项为15个,该量表信度、效度通过本研究被试的验证性检验均符合统计学标准。

《社会适应情况》调查问卷根据江巧瑜、许能锋编制的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测量量表修订而成[4],修订后的量表包括24个题项,采用Likert5级量度。量表的信度和内容效度通过本研究被试的验证性分析结果均符合统计分析的要求。

2.3 研究过程

研究采用实地测试的设计,运用体育思政融入的教学和传统体育课程的对比干预,观察“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明确领域目标的变化。具体采取的测评方案如表1所示。研究任选其中的5个教学班作为实验班,另外5个班作为对照班。实验班在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理念开展教学,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模式教学,实验时间为一学年。

最后,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的T检验分析,将测量数据进行组间情况比较。

表1 测评方案

2.4 研究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大学生测前的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各个情况的均值和标准差差异不大,各项对比数据的T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大于0.05,表明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无显著性差异。

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体育测评,采用的测评方式和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对于运动参与情况,实验班学生的得分远远高于对照班,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呈现出显著差异;对于身体健康情况,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的T检验结果P值为0.136,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对于运动技能情况、心理健康情况和社会适应情况,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T检验结果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目标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良,教学评价的设计等全方位的内容,需要深入统筹规划,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实现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的路径探索。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运动技能情况、心理健康情况和社会适应情况均高于对照班。分析其原因。

第一,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在教学方面结合体育教学活动对“心理健康、意志品质、社会意识、集体主义”等“育德”方向的目标采取具体措施,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加强,增加了体育教学的深度,体现了体育教学和思政教学在目标上的一致性,使《纲要》中提及的全部领域目标均能够得到有效贯彻。

第二,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相对于思政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践性强,能够有效调动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受欢迎程度上远高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思政课程,更加容易实现寓教于乐,在实现对大学生情感激发的基础上完成道德规范的教育,能够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第三,体育运动具象特征明显,气氛热烈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形成群体性情绪的激发,所有参与其中的个体都会真实体会到切实的融入感和参与感,并在真实的情绪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打上特定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烙印,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育的主渠道功能。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是具体的、生动的,与纯理论的、抽象的思政教学活动相比,更加容易吸引大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在内容适宜方法得当的情况下,能够在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的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政理念的传播、渗透和传承,这种通过自我参与、亲身体验、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更加容易实现对思政观念的认可,使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达成同频共振的教学效果。

研究的结果说明,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同时涉及到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可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稳步推进,使课程思政贯穿于公共体育教学的全程,这对于构建科学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健全完备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监督制度,形成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发展的长效机制,以科学的顶层规划统筹来提供良好理论支撑。针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方面,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运动技能掌握和身体素质水平为主的较为单一的考核体系向“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程度”等育人效果的评价指标延伸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合模式体现了,在体育专业技能、体育教学方法手段等考核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加入针对教师立德树人能力方面的评价内容,具体指标内容包括思政水平、育人态度、育人效果等。同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明确的指标体系推动体育教师将思政教育的价值观要求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突出课程思政的导向性和驱动力是一种实践的创新尝试;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方面,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育技能能力和心理成长发展共同作为评价标准,在对“体质健康、体育知识技能”等传统实操实践内容评价的基础上,融入“思想道德、人文素质修养、情感心理”等内在心理和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绩、勤、德”等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并在具体实施中实现了操性评价与基于结果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5]。

另外,研究的结果说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实践的关键就是要把思政教学的价值观无缝融入到公共体育课程中,使思政教育扎根并落实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主渠道[6]。在公共体育课堂开展课程思政,需要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其中的关键主要就是要在思政的价值观引领下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需要把“体”育目标和“德”育目标充分结合,在体育课程教学这一载体的支撑下,坚持以学生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为本位不变,深入挖掘和弘扬体育课程在文化伦理和价值等精神层面的内涵,基于体育课程教学的实际,在体育课程实施中注重把学生的运动兴趣、健康意识和体育精神等结合起来,培育大学生“身体”、“心理”、“思想”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目标。为了达到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育人目标,需要从育人的角度出发,不断拓展和优化体育课程内容,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在实践中,不但要继续丰富能够提高学生全面体育素质的体育运动技术和知识的内容,还要围绕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和思想提高的一些发散性的体育运动形式来强化建设,深度融合思政内容与体育内容,有机结合体育实践和思政理论,形成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使体育课程思政在功能需要和价值培育两方面激发达到共鸣。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为基本途径,要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其中分组教学法、合作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都是可以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这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充分激发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更好地将思政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的教学组织中,发挥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不断改善思政教育枯燥乏味和单调说教的特征。

最后,研究的结果表明,只有驱动体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的思想认识,提升思政素养和利用体育育人的素质能力,倾心投入,才能实现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总要求[7]。首先,通过制度和体制的约束来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要求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组织实施中实现“体育”和“德育”协同推进,使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使教师具备融体育教学和思政教学为一体的教学素养是完全可行的。再次,对于教师体育课程思政工作的考评,可通过教学量、体育和德育业绩、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评价等方面深化考核,在对体育教师的评价环节引入政治纪律、思想意识、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并与教师教学评价、职称评审、评优评奖和职级升迁等挂钩,推动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思政的使命感和积极性。

4 结 论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到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将体育课程的开展真正纳入到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是高校育人连续性、覆盖性、系统性的体现,是构建一体化的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能够有效实现高校“体”育和“德”育相互促进、互相提高,但在实践上,还需要高校和体育教师以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明确教育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全程育人、全方位教育、连续性渗透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通过科学有效的具体策略,实现运动技能传授和思想价值传播的统一,不断探索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