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2019-05-23 10:45曾日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8期
关键词:农地流转权益保障

曾日东

[摘 要]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农村土地流转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基层组织连同农业经营组织会通过强制流转、扭曲农地流转价格、改变农地用途等方式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农民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农地流转;农民权益;权益保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8.062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8-0-02

0 引 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农村土地流转使原本分散的土地得以整合利用,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进步和农民增收,但在流转过程中没有充分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是推进土地流转的本质目的,处于土地流转工作的核心位置。目前,由于我国相关制度机制还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容易受到损害,因此研究在土地流转中如何保障好农民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损的表现

1.1 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收益权受损

(1)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公平。与流入方经营所得相比,农民获得的土地流转收益较少;流转期间租金一旦确定基本不再调整,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无法随着土地增值而得到相应增加,导致农民土地流转收益大量流失。

(2)土地流转价格过低。由于没有专业组织和科学的定价体系评估定价,再加上自身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往往只能被动接受过低的土地流转价格。

(3)土地流转租金不能及时到位。由于一些企业在农业生产与管理方面缺乏经验,或是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跟风投资农业项目,当出现经营不力、资金周转困难时,可能拖欠甚至交不出当初允诺给农民的土地租金。

1.2 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处置权被部分剥夺

农民的合法土地处置权本应是充分且不受非法干涉的,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的最终处置权往往归政府和村集体所有,容易使农民的土地处置权失去保障。例如,某些地方政府在没有尊重农民土地处置权的情况下,就让农民被动甚至是被强迫流转土地,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处置权。

1.3 不重视农民的知情参与权

农民之所以有权充分了解与土地流转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亲身参加其中的各项事宜,是因为土地流转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相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农民的知情参与权。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为了牟取私利,会尽量压制农民土地流转的知情参与权,同时企业为了减少流转障碍也会尽量避免直接和农民谈判,一些基层组织在农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私自与企业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甚至还存在强制流转土地的现象。

1.4 土地流转中农民求偿救济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我国在农民权益保障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造成農民的土地权益遭到侵犯。一方面,由于法律素养不足或没有能力支付高昂的诉讼费用,农民难以通过正常的行政复议或司法途径寻求救济;另一方面,各级政府的救济机制不健全且效率低下,导致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在遭到非法侵害后往往难以保障求偿救济权。求偿救济权是农民维权的基点,如果连求偿救济权都无法保障,那么农民的权益保障将化为空谈。

2 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

2.1 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民借助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进行土地流转的观念薄弱。首先,我国很多地方对于土地流转的市场价格、处理流转纠纷的法律咨询以及减少流转风险的防范措施等,都缺乏中介组织发挥作用。其次,我国缺乏正式的评估组织和科学的评价标准,且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的地价评估方式,基点价格过低,且在签订流转合同时没有建立土地流转价格浮动机制和利润分享机制,从而无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权益。最后,由于缺少完善的监督机制,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频繁出现,权力寻租现象屡禁不止。

2.2 政策执行上的偏差

目前,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有的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借机充当了土地流转价格决定者的角色,为其剥削农民收益权益来满足自身私利创造了机会。一些地方政府与基层组织,为了自身利益,没有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盲目加快当地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甚至通过最大限度地压低农民土地流转价格截取本该属于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此外,由于监管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存在包庇或者共同剥削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

2.3 农民处于弱势地位

第一,大部分农民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很少有人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二,农民没有强有力的话语权并缺少反映农民利益的机构和组织。第三,农民能接触到的土地流转信息资源有限,使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往往难以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

3.1 完善农地流转相关机制

首先,要培养成熟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中介组织为农民利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搭建了重要平台,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为农民的土地流转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帮助其做出合理科学的流转决策;尽可能地减少农民土地流转的经济损失,充分保障农民土地的收益权益。其次,要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建立土地流转价格机制是为农民提供公平、有竞争力的土地流转价格保证,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应在综合考虑流转土地的肥力、地理位置、土质、灌溉便利程度、原先土地收成等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流转市场的供求状况,确保流转的土地价格科学、合理、公平。最后,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如土地入股分红流转模式、流转价格土地收益市场浮动机制、利润分享机制等。

3.2 明确政府角色,健全土地流转监督机制

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常常扮演着掌权者、行政者、理性经济人等角色,为了满足自身利益可能会置农民的合法权益于不顾。因此,政府应正确角色定位,作为服务者,应为农村土地流转营造良好的制度与市场环境,并提供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作为指导者,政府应落实中央土地流转的实时政策,指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作为监督者,政府应积极主动地保证农村土地流转各项事宜依法有序进行,并及时对非法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惩戒。此外,我国应健全监督机制,严格规范政府和基层组织的行为,开通各种监督渠道,并及时公开与土地流转相关的实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农户流转的各项动态,保证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关于土地流转的各项事宜。

3.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改善农民的弱势地位

首先,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并要求地方政府与基层组织真正重视和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地方政府与基层组织如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必然会导致出现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等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其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是让农民在土地流转后能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持基本生活;二是拓宽就业渠道;三是鼓励或采取明确规定要求土地流转转入户雇佣一定比例的当地人员,鼓励通过利润分享或土地股份入股分红制度,在双方达到精诚合作的同时增加农民的土地流转收入。最后,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农民的弱势地位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容易遭到非法侵害,因此,农民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并能真正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一,必须健全和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制度,真正让农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组建能够代表农民意志和利益的领导班子。村委会要传达并落实政府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实时政策,让农民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并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第二,农民应建立土地流转自治组织,如互助小组、争端解决小组、信息搜寻小组等,为农民的土地流转提供政策法律和市场价格等信息咨询以及维权救济等服务。第三,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建立能代表并積极维护、发展村民土地权益的组织,改善村民的弱势地位,以确切保障土地流转中农民的合法权益。

4 结 语

农村土地流转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符合“共享发展”的发展方式。因此,加快农村土地健康流转,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但是,土地是农民的核心权益,保障好农民的土地权益必须作为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的核心任务,并切实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

主要参考文献

[1]苗洁.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障的新思维新举措[J].中州学刊,2015(8).

[2]田静婷.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创新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3]陆道平,钟伟军.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J].探索与争鸣,2010(9).

[4]尹鸿伟.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4(20).

[5]马九顺.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6]周玉.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广东土地科学,2009(1).

[7]衡霞,程世云.农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研究——以土地托管组织为例[J].农村经济,2014(2).

[8]陈玉平,蒲春玲,王志强.农地流转进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研究——以库尔勒市5乡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4).

[9]刘桂丽.农地经营权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0]李淑慧,张子任.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探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4).

猜你喜欢
农地流转权益保障
国外农地制度与农地流转的经验与借鉴
肇庆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权益保障研究
关于劳动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分析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法律规制下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保障和风险防控
农地确权、农地流转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陕西省农地流转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