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旅游扶贫研究知识图谱※
——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

2019-05-23 09:24刘亚男武永超甘晓成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发文可视化精准

●刘亚男 武永超 甘晓成

一、前言

贫困问题是我国当下正奋力解决的问题,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的旅游业在消除贫困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也被许多国家作为反贫困的主要战略政策。2011年,我国政府下发了扶贫纲领性文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首次提出将旅游扶贫作为我国重要扶贫方式之一;2013年习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扶贫攻坚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分类指导,把工作做细,精准扶贫。”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进一步指出发展旅游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2017年,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将农业田园综合体作为聚焦重点,推进农业领域PPP工作。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实现我国71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旅游扶贫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旅游扶贫作为国家战略政策提出的时间较短,目前学术界尚未有学者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旅游扶贫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的可视化分析是挖掘特定研究领域的有效手段,能够直观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沿。[1]本文旨在采用文献计量学及其可视化分析方法,以1978年一2018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旅游扶贫的核心期刊为样本量,对旅游扶贫研究的文献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聚类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多维视角审视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前沿,以期为更加深入开展我国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时间维度选取的是1978-2018年。以“旅游扶贫”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出2503篇期刊,最后筛选出242篇核心期刊,构成本文的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介绍

Citespace是美国Drexel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可视化分析工具。自提出以来,因其科学性和普适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Citespace能够进行作者共现分析、机构共现分析和关键词等不同节点类型的共现分析,通过聚类视图和时区视图可以绘制出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前沿。因此本文通过Citespace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旅游扶贫研究的现状和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助于宏观把握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望能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三、研究现状分析

(一)文献量分析

学术界对旅游扶贫展开研究后,发文量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结合图1来看,自2013年开始旅游扶贫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文献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形成了旅游扶贫的研究热潮。分析发现,该阶段研究的发文量与我国推行和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息息相关。从习总书记在调研扶贫攻坚工作时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后,精准扶贫开始被学术界关注。故有关精准扶贫、旅游扶贫的研究成果猛增。可以看出,中央政策导向对旅游扶贫研究的影响很大。[2]

图1 旅游扶贫发文量年度分布(1978-2018)

(二)来源期刊分析

如图2所示,研究旅游扶贫并发文6篇以上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期刊。首先旅游学刊作为旅游学科的最权威的期刊载文量高达15篇、其次贵州民族研究13篇、资源开发与市场9篇、生态经济7篇和农村经济6篇。可以看出,从地理空间上,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集中在贵州、西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从学科领域上,在农村研究方面更多的涉及到旅游扶贫,当然也有在经济和生态方面研究旅游扶贫。[3]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术界对旅游扶贫的关注不仅只停留在旅游开发层面,还越来越关注旅游扶贫的经济效应和旅游扶贫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图2 旅游扶贫研究主要来源期刊聚类知识图谱(1978-2018)

(三)主要作者分析

发文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者的科研水平。[4]根据计量可视化分析结果得出表1和图3,冯伟林和李诗冰的发文量最多,其次是李燕琴发了6篇,王志章、邓小海和曾亮发了5篇,黄燕玲、罗明义、罗盛峰和邢慧斌发了4篇,曹务坤、王铁、辛纪元、杨德进发了3篇。总计发文3篇以上的有14位学者。以发文数量来看,说明我国研究旅游扶贫的学者较少,还需更多的学者加入。

表1 旅游扶贫研究主要发文作者情况(1978-2018)

(四)主要机构分析

研究旅游扶贫的机构情况如表2所示,自1978年以来,长江师范学院荣登榜首,总共发文9篇。其次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各发文6篇,中国科学院、西南大学各发文5篇,云南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河北大学各发文4篇,南开大学、复旦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各发文3篇,贵州财经大学和重庆文理学院各发文2篇。各研究机构成果显著,但还是以西南地区的高校为主,同时结合图4共现分析来看,各机构直接的连线很少,几乎没有,所以旅游扶贫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图3 旅游扶贫研究主要发文作者聚类知识图谱(1978-2018)

表2 旅游扶贫研究主要研究机构情况(1978-2018)

图4 旅游扶贫研究主要研究机构聚类知识图谱(1978-2018)

四、研究前沿分析

(一)热点主题识别

通过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大小可以了解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在242篇样本文献中,统计出现频次排序靠前的关键词如表3,主要的有“旅游扶贫”“精准扶贫”“扶贫机制”“贫困人口”“乡村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开发模式”“民族地区”“扶贫绩效”“减贫效应”“乘数效应”“效率评价”等。可以看出,对于旅游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的运行机制、实践模式和效率评估等方面。

表3 旅游扶贫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高频关键词情况统计(1978-2018)

(二)聚类关键词分析

为了更清楚研究热点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时区分类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变化和政策导向,旅游扶贫研究从最早的农村旅游开发引申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探索,之后又提出了全域旅游、生态旅游和适宜性评价,目前随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倾向于研究旅游扶贫效果、评估旅游扶贫效益。[5]通过对旅游扶贫效应这一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目前我国对于旅游扶贫效应的评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影响因素角度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进行综合分析[6];另一种是基于直接经济效果和乘数效应的分析,多采用数据包络分析,MI指数分析等方法。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CNKI中关于旅游扶贫的242篇核心期刊为样本数据,分析了旅游扶贫的文献量、来源期刊、作者及机构和关键词分析、热点分析等内容,得出如下结论:

旅游扶贫作为“造血式”扶贫,以其市场优势和产业集聚的带动作用,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的新动力和新机遇。[7]自旅游扶贫从政策层提出以来,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兴趣浓厚,研究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涉及学科繁多,但总体偏人文社科社会治理领域。[8]综合来看,(1)从研究基础来看,关于文献量方面,近四十年的发展,关于旅游扶贫的核心期刊仅有242篇,说明研究还有待深入,还需要更多的关注;[8](2)研究主体方面,以高校科研人员为主,冯伟林、李燕琴、王志章、邓小海和罗明义等学者研究成果较为显著,被引量较高。但从共现图谱来看,学者之间的校际合作、科研机构合作较少,未来还需更多的协同合作来共同推动旅游扶贫的发展;(3)从研究区域来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作者的所属机构还是主要发文期刊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即针对旅游扶贫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以四川、重庆、贵州多地为主,提供的扶贫模式也以这些地区为主,研究区域单一,不能代表我国31省市整体旅游扶贫面貌,未来还需要关注更多地区的旅游扶贫现状,以期推动我国旅游扶贫进程又好又快的发展;[9](4)从研究时间来看,关于旅游扶贫的研究在2014年出现研究高潮,反映出旅游扶贫开发紧跟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导向;(5)从研究主题和热点来看,旅游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和精准扶贫如影随形,从最早的“以旅游换保障”等模式探索到现在的不断深化。[10]尤其是进入扶贫的攻坚克难阶段,学者们逐渐关注扶贫效果、扶贫效率等,展开了一系列的旅游扶贫效果评估研究,并将大数据、信息化等新型视角引入到旅游扶贫研究领域,这将成为今后旅游扶贫研究的新热点和新方向。[11]

猜你喜欢
发文可视化精准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