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少见类型异位妊娠的相关影像学特征分析

2019-05-23 02:38:04许永红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残角包块异位

孙 婷 许永红

北京太和妇产医院(100143)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急、危害大等特点,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产妇大出血[2]。超声为无创检查,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越发重要[3],本文对超声检查在诊断少见类型异位妊娠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异位妊娠患者673例(发病率为3.5%),选取其中少见类型异位妊娠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4±3.5)岁(22~39岁),停经(45.6±8.2)d(34~82d);初次妊娠40例,再次妊娠62例,有人工流产史35例;就诊时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29例,下腹疼痛18例,出血合并下腹疼痛37例,无明显症状18例。所有患者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异位妊娠的诊断标准,采取手术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支持上述诊断。

1.2 超声检查

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诊断仪(飞利浦iU22)检查。①腹部超声[4],探头频率3~4MHz,检查前嘱患者喝水至膀胱充盈,患者取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上方即下腹部周围进行横切、纵切及斜切等多方位扫查。②阴道超声[5],腹部超声检查结束后,患者排空膀胱后行阴道超声检查(探头频率5~8MHz),采取膀胱截石位,将探头紧贴阴道后穹隆及宫颈探查。

1.3 观察指标

超声检查包括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及形态,卵巢及双侧附件有无包块(大小、形态、部位)、是否有孕囊、胚芽及原始胎心搏动等,根据手术探查及病理结果,对超声检查的检出及漏诊率进行比较分析[6-7]。

1.4 超声诊断标准

①卵巢妊娠:一侧卵巢增大,内见高回声环,中间无回声,外周存在一圈低回声和卵巢结构;②腹腔妊娠:胎儿与孕妇腹壁贴近,胎儿与胎盘周围无子宫肌层回声,可在子宫外见到胎盘或胎儿;③宫颈妊娠:宫腔内无妊娠囊,宫颈膨大,宫颈管内可见孕囊或回声杂乱区,宫颈内口闭合;④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子宫呈两端小、中间大纺锤形,膨大内部可见孕囊或杂乱回声结构,周围组织菲薄,辨认瘢痕和肌层困难;⑤残角子宫妊娠:子宫旁包块,内有孕囊,可见胎儿结构,孕囊外肌层环绕,与宫颈管和正常宫腔内膜均不相连。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种超声检查方法相关指标检出比较

阴+腹联合超声对盆腔积液、附件包块等检出率高于另外单独超声检查(P<0.05),见表1。

2.2 各种超声检查方法诊断效果比较

阴+腹联合超声检查在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等的诊断率均高于单独超声检查(P<0.05),见表2。

2.3 各种超声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

阴+腹联合超声检查检出率(96.1%)及漏诊率(3.9%)均优于腹部超声(57.8%、42.2%)及阴道超声(72.6%、27.5%)(P<0.05)。

2.4 少见类型异位妊娠超声图像分析

102例异位妊娠中卵巢妊娠23例,腹腔妊娠12例,宫颈妊娠27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25例,残角子宫妊娠15例。超声检查各类妊娠图像见图1~9。

表1 各种超声检查检出情况比较[例(%)]

表2 各种超声检查诊断效果比较[例(%)]

图1 卵巢妊娠

图2 宫颈妊娠

图3 瘢痕妊娠

图4 右侧残角子宫妊娠

图5 盆腔积液

图6 卵巢旁包块

图7 假孕囊

图8 子宫内膜增厚

图9 心管搏动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8]。根据发病部位可将异位妊娠区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残角子宫妊娠等,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95%以上[9]。由于少见类型异位妊娠发病部位大多血管丰富,且临床症状及超声图像并不典型,容易发生漏诊误诊。一旦发病部位破裂,引发腹腔大出血,导致患者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0]。

卵巢妊娠临床症状不典型,超声检查容易漏诊,其超声特征性表现为卵巢内可见双囊,即一个黄体囊,一个妊娠囊。卵巢妊娠与输卵管妊娠早期临床症状相似,极易发生混淆,超声声像图提示类圆形包块与卵巢组织分界不清,推移两者无相对运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提示病灶与卵巢血流想连续,一定程度助于卵巢妊娠诊断[11]。腹腔妊娠是最少见的异位妊娠,其超声声像图显示妊娠囊样包块与子宫、卵巢及附件等均不相连,其典型声像图特征为腹腔内见胎儿结构、液性无回声区及胎盘结构等[12]。宫颈妊娠多见于经产妇或流产史患者,亦可见于宫颈或子宫腔手术史患者,需与难免流产或不全流产相鉴别。难免流产或不全流产表现为阵发性下腹痛,超声提示胚胎组织已排入宫颈管,宫颈内口开大,妊娠囊呈锯齿状,张力较低,而宫颈妊娠患者多表现为无痛性阴道出血,宫颈内口闭合,宫颈内口以下位置可见妊娠囊。剖宫产瘢痕妊娠见于剖宫产史患者,超声提示妊娠囊血供多来自子宫前壁肌层,宫颈内口闭合。残角子宫妊娠是生殖器官畸形导致的异位妊娠,超声提示残角子宫多不与另一侧子宫腔相通,可见妊娠物被一层薄而完整的肌层包裹,但不与另一侧相通,可作为与子宫角妊娠的鉴别[13]。

腹部超声易受肠道气体或膀胱充盈程度等因素干扰,且一般需要在6周后才可发现妊娠囊,对于子宫及附件诊断有一定局限性;阴道超声较好地避免了上述问题,但其探头穿透力有限,难以清晰显示远场。本次资料采用联合超声检查,明显提高各类少见类型异位妊娠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在联合检查时,先行腹部超声对全腹进行扫查,随后采取阴道超声检查,由于其探头频率及分辨率优于腹部超声探头,有助于观察后位子宫及宫腔内病变。

综上所述,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可有助于提高少见类型异位妊娠检出率,降低漏诊率;不仅能全方面观察腹腔情况,更能显示宫腔情况及包块结构,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残角包块异位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子宫残角妊娠并稽留流产1例
残角子宫妊娠不完全破裂1例
河北医药(2017年7期)2017-02-28 13:47:28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