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2019-05-23 05:34:54倪小敏杨苏兰孟淑杰
医药前沿 2019年11期
关键词:输液资料我院

倪小敏 杨苏兰 孟淑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新生儿科 新疆 伊宁 835000)

高危药物本身具有较大的毒性,若使用不合理,可导致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新生儿科,高危药物种类较多,且对血管有刺激作用,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1-3]。我院就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19例新生儿列为我院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集束化护理,为研究观察组。同期另外19例新生儿则实施常规护理,为研究参照组。两组一般信息资料经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药物现用现配。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核查,落实三查八对,确定无误后再予以输液。采用留置针予以输液,在输注高危药物的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的表现,对输液速度进行控制。

观察组患儿予以集束化护理:(1)构建高危药物输注管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组员包括护师3名、治疗护士1名。通过查阅资料以及文献了解新生儿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2)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加强药理知识。(3)由专人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定期核对药物的有效期以及数量,并做好高危药物的登记工作,包括时间、用途、操作者等,定期对破损以及过期药物进行清理。(4)在病区资料栏内放置高危药物输注的注意事项,并于患儿床头悬挂高危药物警示牌。在输注前先对相关信息以及医嘱等进行核对,确定无误后再予以治疗。(5)首次使用的药物在输注前需要确定患儿是否存在过敏史,了解新生儿血流情况,穿刺的同时观察患儿的表现情况。(6)输注结束后对管道进行冲洗,高危药物输注时需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输注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输注时间以及速度的控制,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工作。(7)对出现并发症的患儿,需要及时停止输液,对残留药物进行抽吸并拔针。若药物外渗则将患儿肢体抬高,并应用浸有硫酸镁的无菌纱布予以湿敷。(8)对高危药品的摆放、配制,需要遵循双人核对原则,确保药物的剂量无误,应用红色笔在瓶单、输液巡视单上药物名称前标注高危药物符号。(9)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使其掌握高危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输液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自拟评分量表了解两组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评价,量表包括新生儿体征监护、药物输液监督、血管评估、皮肤护理等,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较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儿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输液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儿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比较

临床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比较(±s,分)

表2 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比较(±s,分)

?

3.讨论

在对新生儿进行药物输注,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发热、药物外渗、血管受损等,对患儿机体影响较大。且对于高危药物的输注,还可导致患儿局部皮肤肿胀、血管受损,严重影响患儿的机体恢复[3]。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分析和整理高危药物输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我院研究得出,输液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过程中予以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输液资料我院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