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2019-05-23 05:34:54胡云慧
医药前沿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肛肠尿潴留膀胱

胡云慧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尿潴留是肛肠疾病术后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是患者膀胱内有尿液却不能自行排出。尿潴留的发生不仅会加剧患者痛苦,同时还有可能引起膀胱过度膨胀及永久性逼尿肌损伤,严重的影响到患者康复[1]。临床上,为了促进患者良好恢复,需要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在肛肠疾病术后,为患者提供穴位注射治疗辅以优质护理措施,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4例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对比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可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体状况:

1.2 方法

(1)治疗处理:对照组常规肌肉注射新斯明的药液2mL。观察组按照程序,利用2mL注射器及5号针头,抽取斯明的药液1mg,引导患者保持仰卧位,露出双下肢,常规消毒双侧足三阴交穴穴位,采取持笔式持针准确刺入深度大约为3~5cm,针感强烈后,抽无回血将药液快速注入该穴0.5mg,更换针头,在对侧足三阴交穴穴位采取同样方法注射0.5mg。

(2)护理措施,由于尿潴留患者具有十分严重的负面心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过于紧张、焦虑从而引起括约肌痉挛,进一步加剧排尿困难。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为患者讲解尿潴留的产生原因、性质、预防等知识,并采取心理暗示法消除患者对尿潴留的顾虑,引导患者可以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病情、药物性质、输液总量等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控制,如果患者不需要快速补液,则适当的减慢输液速度,避免输液过快而增加患者尿量。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简单介绍方法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在穴位注射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如存在不良反应,要及时停止注射,并配合医生处理。穴位注射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排尿环境,引导患者放松自我排尿,并引导患者掌握相应的放松技巧。

1.3 判定标准

无效,患者治疗护理2小时后不能自行排尿;有效,患者治疗护理1小时后能自行排尿,但不能排尽膀胱中尿液,或是治疗护理1~2小时后能自行排空膀胱中尿液;显效,患者治疗护理1小时内能自行排空膀胱中尿液。治疗护理总有效率=100%-无效率[2]。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按α=0.05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3.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患者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对比[n(%)]

3.讨论

临床上,尿潴留是肛肠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中医学领域中,将尿潴留纳入癃闭的范畴,其由于三焦气化失力,膀胱气机受阻,引起尿闭。手术会对脉络造成损伤,引起气血瘀滞,影响到膀胱气化,造成尿潴留[3]。以中医经络学为指引,将新斯的明注入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达到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蓄积乙酰胆碱,使得膀胱逼尿肌收缩有力,提升排尿作用[4]。同时通过直接刺激穴位,可以很好的发挥出经络体系作用,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会穴,通过刺激该穴位,具有调中气、健脾胃、通调经络气血、疏风化湿等作用;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三阴经交会穴,具有疏肝益肾、健脾化湿的作用,两穴配伍,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能疏通膀胱气化,通利小便[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较之对照组患者的68.8%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取穴位注射联合护理措施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肛肠尿潴留膀胱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3:08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针刺联合坐浴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