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雨晨 王玉杰 姚丰菊
(1吉林省北华大学 吉林 吉林 132013)
(2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 河南 新乡 453002)
精神疾病因其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易复发、危害性大等特点,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最近发表在Lancet和LancetPsychiatry的三篇论文显示,中国和印度、担负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精神疾病负担,其中,中国贡献了全球精神疾病负担的17%,印度贡献了15%。这两个发展中国家的负担比西方所有发达国家加起来还要大[1-3]。另据WHO推算,2020年中国神经精神疾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总负担的比例将由1990年的14.2%(位居第一)升至20%以上[4]。
有关调查显示,除经济、资源有限等原因外,人们对精神卫生知识的认知以及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对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精神疾病患者的就医、治疗行为有重要影响[5]。因此,对精神卫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了解公众整体精神卫生知晓有助于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制定相关政策。
现在大学生活也较紧张,大学生对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都感到很有压力,并且现在已经有相当部分大学生患上精神疾病,因此带来的危害更是严重。比如复旦大学生林森浩投毒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等已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也对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引起了高度重视。因此,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探讨其影响因素,特开展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年龄≥18岁的吉林市北华大学大学生。纳入标准:①在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入学并接受教育的全日制在校学生;②有自主语言表达能力并自愿接受本次调查。排除标准:①患有明确的器质性精神疾病或严重躯体疾病;②调查时因故休学或因严重违反学校规定等原因而被开除学籍者。
根据横断面研究样本量计算公式对所需样本量进行估算。
本次调查对象全部为在校学生,从大一到大五共计840人。考虑到样本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选取理工、农林、医学和文史等不同专业的学生作为样本。
利用入班级调查的方法,用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问卷主要内容包括:(1)问卷前言部分:由被调查者知情同意签字、调查地址、调查员个人信息、问卷完成情况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保证调查对象信息的可识别性以及方便后期质控检查。(2)个人基本信息调查表:问卷由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年级、专业等部分组成。该部分内容主要用于记录被调查者基本情况。(3)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来自我国《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并为我国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颁布的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的问卷之一[6]。共20个题目,前16个题目由心理健康知识、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组成,有“是”和“否”2个备选答案;后4个关于精神卫生纪念日项目,有“知道”和“不知道”2个备选答案。对于该部分问卷,采用1~0(正误型)评分,总分范围0~20分,评分越高,表明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越高。
将调查表数据录入EPidata 3.0数据库,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个人基本信息采用一般性描述,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精神卫生知识得分结果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知晓率的标准确定如下:
总体知晓率=样本中所有个体正确回答的所有条目之和/(样本数×条目数)×100%。
基本知晓率(正确回答条目≥15项)=正确回答规定条目的样本数/总样本数×100%。
部分知晓率(正确回答条目为10~14项)=正确回答规定条目的样本数/总样本数×100%。
较少知晓率(正确回答条目≤9项)=正确回答规定条目的样本数/总样本数×100%。
共调查840人,有效问卷816人(97.1%)。其中,男388人(47.5%),女428人(52.5%);理工类199人(24.4%),农林类206人(25.2%),医学类215人(26.3%),文史类196人(24.0%);大一195人(23.9%),大二192人(23.5%);大三197人(24.1%),大四191人(23.4%),大五41人(5.0%)。年龄范围18~26岁,平均年龄20.73±1.71岁。
大学生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9.2%(12921/16320),基本知晓率为74.6%(609/816),部分知晓率为22.9%(187/816),较少知晓率为2.5%(20/816)。见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
见表2所示,女大学生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得分、常见心理/精神问题得分、精神疾病的其他知识(抗精神病药物、精神病和神经病的区分,精神疾病高发季节和精神疾病患者)得分和精神卫生知识的总体知晓得分高于男大学生(P<0.05);医学生各部分的精神卫生知识得分普遍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P<0.001)。
表2 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布情况(±s,分)
表2 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布情况(±s,分)
总体知晓得分性别男(388)15.36±2.8811.35±2.855.15±1.717.36±1.7639.22±6.23女(428)16.26±2.2911.81±2.575.20±1.657.83±1.2341.10±4.91 t 4.9252.4390.3984.3684.759 P<0.0010.0150.691<0.001<0.001专业理工(199)14.55±3.1110.82±2.595.09±1.706.98±1.8237.44±5.89农林(206)15.77±2.4611.01±2.754.97±1.647.31±1.4739.07±5.52医学(215)16.88±1.8712.54±2.806.03±1.408.06±0.9443.52±4.65文史(196)16.06±2.4211.92±2.334.53±1.598.05±1.4840.56±4.59 F 30.99119.48733.17328.15451.689 P<0.001<0.001<0.001<0.001<0.001分类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得分常见心理/精神问题得分精神疾病病因得分其他认知得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所面临的来自升学、就业、工作、住房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多,与其相关的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问题更为突出。精神卫生也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对于促进公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正处在人格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精神卫生知识不仅受到自身专业学习和校园心理/精神卫生教育普及情况的影响,也受到来自社会、师生、家庭、亲朋等方面的影响,而这个时期的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又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促进大学生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和了解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显示,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基本知晓率为74.6%,部分知晓率为22.9%,较少知晓率为2.5%。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程度还是较高的。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对各种渠道信息来源的整合利用度以及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敏感度较高,另一方面,学校开设的心理课程、专题讲座等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到更多的相关知识。
本研究对北华大学的部分学生做了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较高,且女生的知晓率普遍高于男生。调查研究也告诉我们,虽然大学生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成度还可以,但某些精神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指导,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本研究也只是选取了北华大学的部分学生,研究样本略小,未来还需要扩大样本量,丰富研究手段,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