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进行会计操作的方式

2019-05-22 10:29高莹
商场现代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股权激励上市公司

高莹

摘 要:股权激励是现代公司制度当中一种创新的激励制度,其实施的目的是促使管理层能够更加关注股东的利益。促使公司的管理层与公司股东的实际利益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一致化,进而才能够实现公司财富的最大化。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股权激励在我国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专家学者对于股权激励方式进行探讨。在实践上,也有很多高新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使用股权激励方式。但是由于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股权激励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暴露出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本文将结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来有针对性地提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操作方式。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操作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所采用的股权激励方式,主要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这两种方式所占比例最大,而用于股权激励的股票,主要来源于公司的增发。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避免大股东的转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控相对比较严,股权激励的期限一般在五年以内。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对于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方式,期限都设置为十年,而且发达国家还针对于股权激励这样一种特殊的激励形式,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政策,通过制度的保障,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管理层利用股权来实现短期套现的行为。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并不是很多,而管理层的股权比重一般都会维持在50%以下,在整个公司当中所占比例最低,而且在实施股权激励的各个企业当中,大部分都是一些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比如当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医药等行业。采用股权激励的企业近三年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实际上所实施的股权激励政策,在上市公司当中的占比相对比较低,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对于股权激励机制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

二、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1.公司对股权激励认识不足

公司和经营者对于股权激励制度在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差,一方面,将股权激励当作是对于管理者的嘉奖,而这一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改变股权激励与员工福利之间的关系,在观念上没有很好地对二者进行区分,所以导致了公司的管理层会呈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整个体系的不足;另一方面,股权激励的有效期相对比较短,一般来说,集中在五年之内,从近些年的实际发展来看,管理层在获得股权之后会更加关注眼前股价的变动,而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长远价值关注度明显下降。

2.股东大会职能弱化,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呈现出股东大会职能弱化的局面,上市公司的决策权更多地集中在董事会或者公司的实际经营者手中。而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还存在着明显的漏洞,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公司管理层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在获得股权之后,公司管理层甚至还会尝试刻意压低股价,等到能够获取收益的时候,释放股权,这样一来一回就能够获得额外的利益报酬,这样的一种短视的行为在上市公司当中屡见不鲜。

3.资本市场不健全

股权激励的激励过程,本质上来看是通过努力决定业绩,通过业绩决定股价,通过股价来决定报酬。这是股权激励的正当逻辑,目前我国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当中,业绩决定股价这一环节在股票市场当中,表现得并不是十分明显。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当中,股票价格的涨跌除了企业的业绩之外,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政策、经济周期等等。所以使用股权激励之后,公司的高管人员经过努力使得公司的业绩提升,但是却并不一定能够享受到业绩提升所带来的股价收益。

三、基于股权激励的会计操作

1.利用股份支付的方式选择操纵利润

从当前会计实践操作来看,针对于股权激励的权益结算方式包括现金结算和权益结算。这是两种不同的激励方式。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可以对股份的可行权进行估价,按照企业的实际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和负债。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资产负债表中,以相应的权益工具作为供量,计算机公允价值,所取得的收入计入资本公积或者相关成本费用。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员工不同的结算方式,相同的激励制度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而正是由于这种计算方式的不同企业的费用记录就会存在着差异,在两种不同的结算方式下,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也是存在着极大差别的。是基于这种差别的存在,企业的管理层就拥有更大的空间来操纵企业的利润。除此之外对于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估计,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确定性,原则上来讲,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来进行计量,如果没有市场价格,就应当使用相关的估量模型来进行估算。而在会计准则当中,并没有对于估价模型进行规定,所以企业的管理层可以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来使用不同的模型进行估算,而不同的模型在估算的结果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一来,也能够实现对于股权利润的操纵。

2.利用引导股价走势,降低行权收益所得税支出

根据当前国家财政部的要求,员工获得企业的股份应当低于购买日公平市场的差额,这与员工在企业内部的贡献有明显的规定。除此之外,股权激励计划的有关权益也具有明确的规定,所获取的股权不能够用于贷款担保或者质押,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不能够提供贷款质押,所以管理层要取得股权,必须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来行使权益。而在行使权益的过程当中,所行使的利息及购置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管理层在获得股份之后,需要在解锁日才能够售出。简单来说,也就是管理层所获取的股票,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进行变现的,而管理层想要获得股份,则需要真金白银的去购买,在企业股价持续走高的条件之下,管理层想要获取股份更加困难,所面临的自筹资金压力也相当大。所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股价走低,仍然是管理层获得股份最为明智的手段,通过相应的会计操作,能够实现对于公司业绩的操作,管理层在获取股份的过程当中,其赋税就会进一步降低。

3.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总体上来看,对于管理层实际业绩的评价,应当具备综合性,应当构建相应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当中应当包括财务性指标和非财务性指标,以尽可能的减轻人为操作的影响。清晰的方案设计是构建股权激励制度的重要前提,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而通过科学合理制度的设计,也能够将股权激励方案得以有效的实施,但是,应当严格地把控相关会计准则和相关文件,要求严格地执行相应的原则。并且结合企业以及行业的实际特点来有计划的制定。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管理层的掌控,虽然利用会计操作可以尽可能帮助管理层获取更高的收益,突出股权激励的积极效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会计操作同样也会为管理层利用股权套取现金提供一定的便利,所以在构建股权激励制度的过程当中,需要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内控制度。

四、结语

從本质上来看,股权激励是一种极其有效、能够引导管理层行为的长期激励方式,通过股权激励,管理层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自身的价值,与此同时,在实际运作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加关注股东的利益以及自身的利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股权激励也会最大限度地诱发管理层去关注自身的短期利益,在此基础之上,应当尝试不断地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来规避激励风险,促使管理层与股东层最终的利益达成一致,实现财富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艳琨.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探析.中华会计网校,2016.9.23.

[2]周绍妮.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特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6,(10).

[3]黄世忠,郑朝晖.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粉饰报表手法大揭秘[J].新理财,2017.6.

[4]刘栋鑫,李豫湘.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7.4.14.

猜你喜欢
股权激励上市公司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启示
励德?爱思唯尔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对于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税收政策的评论综述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