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但总体趋势还是稳中有进。
在稳的方面,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稳定,2018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都运行在合理区间,GDP达90.03万亿元人民币,按照年平均汇率计算,大体相当于13.6万亿美元,增长率达6.6%,增量约为1.4万亿美元,增长幅度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位居首位。二是就业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三是1386万人稳定脱贫。另外,还有汇率稳、外汇储备稳、物价稳等。
在进的方面,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但进展平稳顺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新的更大进展,特别是钢铁去产能、煤炭去产能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并由此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提质增效;营商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大的进步和改善,特别是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等,使我国营商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全球排名从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
当然,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的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叠加我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深层次矛盾、困难、问题的集中暴露,导致目前许多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生产经营成本比较高等问题,经济运行变中有忧。
针对这些困难,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今年十大工作任务。通过这些政策举措的落实,2019年中国经济一定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实现预定的目标。
2019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抓住三个着力点:
第一,着力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防治的各项行动。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三大保卫战要有分工,但更需要统筹。具体而言,大气污染的防治要着重对京津冀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地区的秋冬季大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水污染的治理要侧重水源地的监控治理、黑臭类水体的治理,以及饮用水安全的治理。土壤治理方面,要扎实做好土壤环境的监测、调查和统计工作,真正摸清底数。
第二,着力营造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合规排放、大众绿色消费,各尽其责、良性共进的外部环境。
政府要强化法治理念,尤其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强法规建设。同时,着力为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可行的减排机制和标准。再次,着力引导广大民众自觉树立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的新理念,动员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活动,逐步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三,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涉及公众利益的政府行为。广泛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争取得到人民群众更广泛的支持。
减税政策的操作必须紧紧围绕如何有效引导预期。首先,从税基式减税转为税率式减税,因为税率式减税透明度高,能够有效引导预期。此外,征管能力变强后可以为降税率提供空间,为税率式减税提供条件。营改增以后税收流失的空间被压缩了,税收征管能力增强。我们可以转向之前提出的简税制、低税率、宽税基、严征管的税制模式。因为在征管能力提升的条件下,就算降低税率也会收到同样多的税,宽税基也同样可以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降税率的心理效应要更大,可以更好引导预期。现在的减税要从过去做“包子”的方式改成做“比萨”的方式,把“馅儿”摆到明面上来,这样才能真正引导预期。
其次,从特惠式减税转向普惠式减税。因为普惠式减税相比针对部分行业、企业的减税更能有效引导预期。
最后,从零碎的减税到一次性到位的减税,累计式的减税政府减少税收的总量并不少,但民众获得感不强,预期引导效应弱。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正从起步阶段加快向纵深阶段推进,还存在核心技术缺失、平台竞争力不强、融合基础薄弱等诸多挑战,需有效加以应对。
一要持续增强网络、平台和安全三大体系供给能力。鼓勵应用新型网络技术推动网络化改造模式落地。构建多层次平台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上云、工业APP培育。全面推进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二要深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积极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的试点示范、典型案例分享等,引导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大应用拓展力度。研究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政策,确保中小企业能用得上、用得起工业互联网服务。
三要加快工业互联网跨界人才培养。面向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通过国内外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依托产业联盟、园区、院校和有条件的企业,探索建立工业互联网应用人才实训基地,加快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四要协同各方加大工业互联网投入。用好、用足财政资金,加大对网络、平台、安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应用的支持。进一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深化产融合作,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加快进入。
1900—2000年,机动车的诞生和量产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这是人类移动出行史上的第一个拐点。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到2030年,汽车市场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颠覆性的创新和变革,推动人类移动出行史上第二拐点的到来。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五大热点领域的革新:
一是自动驾驶汽车。在2020—2025年,美国等市场上将出现覆盖驾驶里程60%—70%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
二是联网技术。到本世纪20年代初,联网系统将成为“虚拟司机”,可以预测并满足乘客需求。
三是电气化。在美国、欧洲和中国,虽然政府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将逐步取消,但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达到700万辆。
四是共享汽车。目前,司机工资在网约车服务成本中占据的份额较大,如果使用自动驾驶汽车,其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同时,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里程也远超私人车辆。
五是社会变革。随着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在家工作的人口增加,对汽车的需求量随之减少。此外,城市人口已经更愿意接受网约车、电动汽车等出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