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执行编委、责任编辑推荐和评审专家投票,七篇论文被评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度优秀论文,现予以公布(按得票数多少排序):
何吉贤:“流动”的主体和知识分子改造的“典型”——1940—1950年代转变之际的丁玲(第4期)
论文从丁玲在西战团和河北土改两段经历着眼,指出其行走于路上的“流动”特征,并由此延伸到此种经验与作家主体性形成之关系,深入探讨了知识分子如何在投身革命的过程中改造自我和建构新型主体的重大时代命题。论文不仅对丁玲的思想和作品提出了新的解读,且有意识地通过具体的个案研究,回应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有关知识分子改造的重要问题,对于理解知识分子与20世纪中国革命的关系具有典型意义。
陈平原:“思乡的蛊惑”与“生活之艺术”——周氏兄弟与现代中国散文(第1期)
论文以文学史家的眼光,从人与文的关系立论,在考察周氏兄弟人生道路之异同的同时,重审鲁迅和周作人散文主题的差异,在绵密的论述中清晰展现鲁迅的“有情”和周作人的“博雅”,并进而探究由两人引导的 “杂文”和“小品”两大潮流的形成原因,对现代散文的特质提出了新的阐述。文章既有文体学的视野,也力求深入到大的政治及文化背景,为学界理解现代中国散文的基本面貌提供了新的空间。
朱羽:成长、革命与常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之批评的批评(第7期)
论文通过对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的生产、修改以及围绕这一文本产生的论争及其随后的“隐匿”的考察,讨论了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催生出的各种“读法”,在此基础上与西方的成长小说对读,描述了“年轻”中所蕴含的有待重新审视的问题性,以及“准”成长小说叙事模式的症候性,富有洞见地揭示了小说所内含的“革命”与“常态”的关系问题,从而以“前三十年”文学的体制性研究视野,更加辩证地把握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性。
邱雪松:大势与人事:1949年后的开明书店 (第4期)
论文以1949年后的开明书店为案例,依托档案、内部出版物、执事人日记、政治运动材料、访谈记录,结合关于开明书店的公函、讲话、文件,立体化地叙述开明书店在特定时期的历史,明确了“人事”“运动”在“政令”施行过程中发挥的加速器作用,呈现了历史变动中“人”与“社”的遭际。文章运用微观研究的方法和叙述史的笔法,表明了在“时代之常”以外,“个体之变”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
邱焕星:当思想革命遭遇国民革命——中期鲁迅与“文学政治”传统的创造(第11期)
论文针对既往研究将鲁迅分成前后两期,以致启蒙和革命、文学和政治割裂的状态,通过发掘中间的国民革命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了“中期鲁迅”的概念,认为鲁迅在思想革命遭遇国民革命的过程中,实现了启蒙和革命的联姻,开创了“文学政治”的存在模式。这是一个独特的“鲁迅革命传统”,它既不同于五四思想革命,也不同于国民革命和共产革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金理:失败青年故事的限制与可能——以《可悲的第一人称》为例(第5期)
文章以郑小驴的小说《可悲的第一人称》为典型案例,探讨当下青年遭遇的失败感及其原因,将失败的青年形象置入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并旁及外国文学中的成长小说,深入辨析失败青年的生存困境,重新想象潜藏在小说情节脉络中隐而未发的可能性。论文从具体作品入手,探讨的是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大问题,是摸索一代青年在历史中确立主体位置的艰难尝试,也是具有批评主体意识的文学研究实践。
李丹梦:最后的“史官”——姚雪垠论(第6期)
论文从一个弱势地方、中原奋斗的角度切入姚雪垠的人生与写作,将《李自成》的构思、书写置于抗战以来特别是1980年代中国现代探索转型的大背景中,对姚雪垠和《李自成》进行了重新界定,重新阐释了姚雪垠与领袖的关联互动,拨开了笼罩在姚雪垠身上的迷雾,还原了姚雪垠“最后的史官”的历史面貌。论文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不回避、不伪饰,以自觉的历史意识和明确的问题指向,在姚雪垠研究中独树一帜,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