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历史与文化研究
——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学会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研讨会综述

2019-05-22 22:12孙金荣
中国农史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农业研究

刘 铭 孙金荣

(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2018年11月16-18日,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学会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山东农业大学隆重召开,学会会员及特邀专家100多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山东农业大学主办,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农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

11月17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农史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理事长徐剑波出席会议并致辞。

徐剑波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重要指示。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作为省科协授予的特色示范学会,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需求,在农业历史与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和利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本次会议的召开,正是学会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务实举措。下一步,学会要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更为广泛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力争在重大研究平台搭建、特色研究团队组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绩,扩大我省农史研究在省内外的影响力,赢得更多、更有分量的话语权。

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高东升作学会年度工作报告。高东升在工作报告中,从“加强学术研究,不断提升学术水平;积极主办和参加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加强学科融合,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咨询与服务;注重学会内部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四个方面,全面总结回顾了学会一年来的工作。高东升指出,过去一年中,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研究课题50余项,获得资助经费200余万元,出版专著30余部,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各级各类奖励20余项。学会为文化产业园区、农博馆、展览馆等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积极参与了山东省农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调研论证和课题研究,同时也为学校学科建设,特别是农业史二级学科硕士点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工作报告中,高东升还提出了对学会下一年度工作的打算。他希望学会进一步推进农史学科建设,积极实施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会议还表决通过了新增常务理事名单。青岛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庆军、南京农业大学中华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惠富平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上,徐剑波还向王思明、惠富平颁发了山东农业大学兼职教授聘书。

开幕式结束后,在接下来的学术交流中,王思明、惠富平、薛彦斌、孙金荣分别作了题为《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作用》《〈齐民要术〉农业文化价值的再认识》《日本对〈齐民要术〉刊本保存及“贾学”研究》《山东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开发利用研究》等主题报告。

11月17日下午,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大会议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充分交流。

11月18日上午,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学会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完成了各项预定议程后,圆满闭幕。

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本次学术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涉及到农史研究的诸多领域。下面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农业科技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书研究等四个方面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论文进行简单的评述。

一、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农业文化遗产是先民留下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富含助推乡村振兴的多种资源,因此,对它们进行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所蕴含的独特禀赋和价值,对于我们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发展休闲旅游,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以“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富裕”,以传统文化营造文明乡风的乡村振兴之路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农史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开展研究,探索出一种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良性模式,为世界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中国方案。本次会议论文中,诸多学者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背景,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南京农业大学王思明的主题报告《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作用》,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层层递进,充分而深刻地论述了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命题。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农业文化遗产仅仅为了乡愁?”作者认为,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不忘乡愁,更重要的是传承“天、地、人、稼”和谐发展的理念。

第二部分:“为什么现在关注农业文化遗产?”作者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在工业化、城市化之后,农业文化遗产日渐稀缺,甚至面临消失的窘境;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工业化农业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使传统农业“天人合一”“用养结合”的思想理念和宝贵经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第三部分:“何谓农业文化遗产?”这里,作者首先对“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而后他又将农业文化遗产分为农业物种资源、农业遗址、农业技术方法等10个种类。

第四部分:“乡村振兴中农业文化遗产的作用。”这一部分是本报告最为精彩的部分。作者从安全食品之源;农业创新之基;生态涵养之地;和谐共生之所;文化传承之乡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这一报告聚焦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既有宏观的理论把握,又有微观的案例阐释,层层深入,逻辑严密,分析鞭辟入里,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与高瞻远瞩的学术洞察力。

山东农业大学孙金荣的主题报告《山东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向与会专家通报了以他为核心的课题组,对典籍类、工具类、景观与生态系统类、工程类、聚落类、物种类、遗址类、技术类、民俗类、文学类等山东省境内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的情况。作者指出,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课题组已经掌握了山东省现存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并撰写出了具体的名录。以此为基础,围绕着服务于乡村振兴这一目标,本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课题组还对这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具体模式进行了探讨,并积极与遗产地的政府和村民进行对接,寻求将理论成果转化应用,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合理路径。

这一报告,既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又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为与会专家描绘了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美好蓝图,所提出的规划具体可行,让大家对山东乃至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济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研究所周昕《岩画与农耕文明》一文,从岩画与农耕千丝万缕的联系入手,充分发掘岩画中蕴藏的丰富的农耕文明信息,加深了人们对中国古代农耕发展历史的认识。文章从中国岩画概述、中国岩画举例简介、藏族太阳崇拜及西藏岩画、岩画与农耕文明等四个方面对各地现已发现的岩画进行了全方位论述,为我们研究中国农耕文明提供了大量的可贵资料,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该文图文并茂,利用大量的文物资料说明论点,考证严密,论证充分,体现了作者扎实的文献功底和独到的学术眼光。

潍坊科技学院王双同《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农村休闲旅游开发模式探索》一文,不仅论述了发展农村休闲旅游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及其具体的开发模式,而且还对如何在现实中实践这些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建议。该文作者立足实践经验来总结理论,提出的对策与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是一篇对当前农村休闲旅游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文章。

此外,山东农业大学徐敬《山东省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与保护开发利用研究》、朱凌《山东省蔬菜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论文,也从不同角度,对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山东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服务乡村振兴的命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二、农业科技史研究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经济振兴,经济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而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目标,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靠科技的创新引领,强化农业科技的创新转化。古语云,知古而鉴今。农业科技的创新转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农业科技知识在量的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的一种质变,这种积累自然离不开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知识这一丰厚的土壤。这就需要农史研究者,把古代农业科技史上有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经济发展之路,以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本次会议的论文中,很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深入发掘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丰富经验,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对于当代农业科技的创新转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南京农业大学吴昊、王思明《田野到餐桌:农业史视角下秦汉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一文,令人耳目一新。该文虽然着眼点并不在于研究农业科技的发展,但在对秦汉时期黄河下游地区的饮食品种、饮食加工、烹饪方式、饮食仪制等方面进行探讨,还原秦汉时期黄河下游地区的饮食文化面貌,并且探究其他地域与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却客观上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农业科技的发展面貌。如,在“食料品种的增加”这一部分中的论述中,作者涉及到了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种植的多样化以及畜牧业和渔业等方面的科技发展情况。又如,在“食物加工技术的改进”这一部分的论述中,作者谈到了粉食与面食的加工技术、肉食保存技术、调味品技术、酿制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等。该文论点新颖,文献资料翔实,考证过程缜密而充分,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认识,而且对我们认识秦汉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科技的发展面貌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山东师范大学王保宁、朱光涌《依桐而作:清代湘西的玉米种植》一文,援引可靠的历史资料,从新的角度,对清代湘西的玉米种植模式进行了阐释。文章认为,清代玉米与湘西传统的刀耕火种技术结合,取代部分传统作物成为新杂粮作物,是国家政策、市场化和生态利用等多种因素交融激荡的结果。雍正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后,统一的市场网络和外来人口进入湘西,带动桐油业兴盛,促使本地部分区域出现玉米集中产区,而嘉庆的“屯政”则进一步扩大了油桐树种植规模,推动原有的苗族聚居区成为新的玉米集中产区。该文突破了人口压力导致玉米种植模式改变的传统解释,相对于以往的研究有一定的超越。文章立论新颖,论据扎实丰富,论证严谨充分,所提出的结论对于玉米种植史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更多研究者关注和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指引了方向。

山东师范大学耿雪珽《华北地区两年三熟制形成问题再讨论》一文,则从宏观的角度对魏晋时期华北地区两年三熟的作物种植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文章认为,魏晋时期华北地区以冬小麦—小豆—粟为茬口组合的两年三熟制,是人口下降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魏晋时期因劳动力匮乏而形成的相对集约化农业扩大了对于精耕细作技术的内在需求,而“保墒抗旱”技术的逐步推广则推动了麦粟双主粮作物结构的出现,继而吸纳兼具肥料与食用功能的小豆,组成常态化的两年三熟制。该文把魏晋时期华北地区两年三熟的作物种植模式的形成和推广归结为是人口下降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打破了以往人口压力促成这种模式形成和推广的成说,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的作物种植制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该文视角独特,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论据凿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山东农业大学沈广斌《古籍所见我国古代苹果属植物的繁育》一文,是一篇农作物栽培方面的很有特色的论文。文章认为,有性繁殖是一种古老的果树繁殖方法,常用于桃、柰等果树的繁育,包括选种、留种、种子处理、播种等环节。无性繁殖主要是指分株、扦插、压条等自根繁殖和嫁接繁殖,即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常用于石榴、枣、林檎、梨等果树繁育。我国传统苹果属植物的繁殖,采用较多的是自根繁殖和嫁接繁殖方式,培育出了丰富的中国苹果栽培品种。该文探讨了古人在苹果属植物繁育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总结了我国古代果树栽培技术,这些经验对现代果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山东农业大学陈苹《山东农谚中的农学思想初探》一文,对农谚指导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和收获等环节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农谚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一面镜子。因而研究农谚,对于研究古代农业科技史意义重大。应当说,农谚的确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农业科技遗产,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该文脉络清晰,论证具体,为农业科技史研究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素材。

三、农村社会史研究

乡村振兴是党和政府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而农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乡村振兴,解决好农村的问题,就要研究农村,知晓制约农村发展问题的瓶颈。农村社会史的研究,可为我们了解农村,寻找农村发展的问题,提供一个具体可行的视角,具有很高的学术和现实价值。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社会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出现了不少重要的成果。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云:“盈天地之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就是说,一切文字记载,包括经、史、子、集的文字资料,从史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史料。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众多的文字资料留存下来,成为我们研究农村社会史的宝贵财富。本次会议的论文中,许多学者广开思路,深入发掘,利用新的史料和研究方法,从较为新颖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社会史研究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广西师范大学乔柏《农业文明与乡村文化建设——以古村落萝村文书与社会互动现象分析为例》一文,运用古文书学与社会互动理论,以古村落萝村文书与社会互动现象分析为个案,剖析了农业文明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关系。文章从古文书与文化遗产、古文书与古村落发展、古文书家规族谱与社会互动三个方面,阐明个案古萝村古文书与相应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历史互存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试图通过对个案古村落萝村文书的研究,探讨古村庄文化要素对地方社会的影响,挖掘其中有用部分服务于当前的文化情景与社会进步,服务于当前乡村振兴的实施。该文围绕论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对微观的具体案例的解剖中,以点带面,管窥农村社会发展的宏观命题,分析深入,论证严密,见解精辟,值得引起更多学界同人的关注。

山东财经大学范子谦《报刊视域下民国农民节及其舆论聚焦》一文,以民国时期的报刊中关于“农民节”的报道作为切入的视点,剖析了国民政府农村社会政策的发展和演化。文章认为,抗战时期,国统区舆论界主题统一,农民节报道侧重农业增产、抗战建国等方面,宣传农民之于抗战的作用,把农民节的报道作为发动农民积极投身抗战以及完成建国大业的重要手段,成效明显。而在国共内战语境下,国统区舆论界对于农民节纪念报道主题出现明显分歧。国民政府党政系统的报刊关于农民节的纪念报道更多凸显其政治功能,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利用农民节纪念拉拢农民群体,通过报刊舆论宣传其温和的改良主义农村土地政策,动员农民走先建国、先戡乱,再农村社会复兴的道路。中间型报刊则主张农民节回归农民自身,试图将其打造成推动农村社会复兴的窗口。但这些舆论宣传都缺乏对农民最基本的关怀,对于农民最核心的土地诉求避而不谈,而彻底失去了民心。国民政府的败亡原因很多,失败的舆论宣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一点从国民党政府党政报刊中农民节的报道可以窥见端倪。该文以新的学术视角,在对报刊视域下民国农民节报道的深入剖析中,总结出了舆论宣传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为当今农村社会政策的制定和舆论宣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开阔了我国农村社会史领域的研究境界,是一篇对农史研究者很有启发和借鉴价值的文章。

泰山学院张春慧《民国时期泰安耶稣家庭多种农业生产方式探析》一文,将视角对准民国时期泰安的“耶稣家庭”这一独特的社会团体展开了研究。文章通过对耶稣家庭在初创阶段和发展时期的经济因素的阐述,揭示了耶稣家庭形成、发展和解体的原因及过程以及耶稣家庭强调的集体经济来源与家庭农业经济运转方式的转变的密切关系。该文视角新颖,能够利用新发掘的历史资料论证观点,逻辑严密,论证具体而充分,对此领域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文学是人学,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透视一个时代真实的社会历史和民众心态。因而在一定条件下,文学也可以成为治史者征采的史料或史事。陈寅恪所撰《元白诗笺证稿》,就是“以诗证史”的典范。而农史界王利华也曾援引《全唐诗》为史料考证中古时期华北地区饮食资源的结构并由此推论华北地区的生态变迁。这样,从史学的角度来看,那些以“三农”为题材的农业文学,也是我们了解农村社会的重要参照。本次会议论文中,就有不少通过研究农业文学来认识农村社会的佳作。

山东农业大学朱法荣《十九世纪美国麻省作家群及其农业实践》一文就很有代表意义。文章认为,19世纪初,美国伴随领土扩张开始了第一轮农业扩张,农业精细化、机械化、市场化以及全球化都初露端倪。在此背景下,一批聚居在麻萨诸塞州波士顿的知名作家与哲学家积极参与农业实践,开展农场实验,撰写农业文学作品,诞生了麦尔维尔的《泰比》《奥姆》《皮埃尔》、霍桑的《福谷传奇》、奥尔柯特的《超验派野人》、梭罗的《瓦尔登湖》等经典作品。就美国农业发展而言,麻省作家群的农业实践不以科学种田和丰产增收为目的,许多实验也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们所倡导的诗意农业(poetic agriculture)旨在提高农民的地位和形象,改善农民教育水平,将劳心与劳力相结合,实现全人教育;同时,这些作家的作品致力挖掘本地资源,保留本地物种,传承本地文化,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留地方精神方面做出了贡献。该文将视角对准世界农业文明的发展,从对19世纪美国麻省作家群及其农业实践的深入剖析中,总结出了可资我国农业资源挖掘和乡贤文化建设借鉴的经验。文章视野开阔,观点新颖,展示了农史研究新的动态与进展,拓宽了与会者的研究视野。

此外,潍坊科技学院李文莲《新时期乡村散文的“在场言说”与精神生态透析》;泰山学院张鹏《玉米与大地的文学互动和哲理阐发》等文章也通过对农村题材作品的分析,对农村社会生活图景进行了独特的审视。

四、农书研究

古代农书是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农业遗产和文化财富,具有很大的价值。对它们进行研究,可深入挖掘这些农书里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农业理论和技术,寻找古代农业科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规律,从而古为今用,服务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本次会议论文中,不少专家学者用新颖的思路,独特的方法,对古农书进行阐释,发掘出了它们新的价值,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

南京农业大学惠富平的主题报告《〈齐民要术〉农业文化价值的再认识》,立足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耕文化传承的现实问题,重点从思想层面探讨了《齐民要术》的农业文化价值。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倡导并践行‘富而教之’的儒家民本思想。”作者认为,贾思勰倡导儒家的民本思想,揭示出了“富教”的内涵,并撰写《要术》总结和传播农业生产经验,将“富教”落到了实处,可谓立意高远。而且,该书克服了儒家讲“民本”“富教”,却又贱农轻农的思想缺陷,充分显示出其思想价值的深远和独特。

第二部分:“‘从顺天时、量地利到适物性’的农学思想。”这一部分,作者阐释了贾思勰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观念,着重论述了《齐民要术》经常提到的动植物本身的“性”或“天性”问题,并要求人们在农牧业生产中加以把握和利用。这一点对于作物栽培及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部分:“所蕴含的农业生态学意义。”作者指出,《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大量农业生态与伦理知识,其现实应用价值显而易见。重视土壤耕作、因时因地栽培和轮作套种等技术措施;农林牧副多种经营的思想及举措,对于当今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第四部分:“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及传承媒介。”作者认为,在中国农书以及农业文献资料体系中,该书承上启下,处于核心地位,其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价值也是无与伦比的。从世界范围看,它在世界古代农业史上的地位也是首屈一指的。

第五部分:“《齐民要术》的精神文化价值。”作者指出,必须重新认识和利用我们的农业文化,以《要术》等农业经典为依据发掘整理其中的精髓,为现实社会服务。进一步来说,不论社会现代化进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了解祖先们是如何经过农业文明,年复一年,一辈传一辈,艰难走过来的,支撑他们灵魂的农耕经验和文化传统是什么,这其实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精神家园,也正是我们认识《齐民要术》精神文化价值的关键。

该报告立论高屋建瓴,脉络清晰,逻辑清楚,分析全面而又切中肯綮,加深和拓宽了我们对《齐民要术》的认识,反映出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深邃的学术眼光,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潍坊科技学院薛彦斌的主题报告《日本对〈齐民要术〉刊本保存及“贾学”研究》,向大家介绍了日本对《齐民要术》刊本的保存和研究情况。报告首先具体列举了日本收藏该书的主要地点;其次介绍了日本所藏《齐民要术》的主要版本。然后,论述了《齐民要术》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版本研究是文本研究的基础,研究作品在制作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和流传过程中的递变演化,考辨其真伪优劣,对于作品研究意义重大。该报告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视角,更细致的切入点,对《齐民要术》版本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深化《齐民要术》版本的研究,丰富我们对文本的理解都有重要的价值。

潍坊科技学院葛晓军、李兴军《〈齐民要术〉农耕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一文,是一篇很具现实性的文章。文章认为,《齐民要术》所蕴含的农耕文化,通过与现代农业科技相互整合必将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要从要素理论、文化素养、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等维度阐述《齐民要术》农耕文化在促进乡村振兴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该文立论有新意,论证过程严谨,对于《齐民要术》这一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山东农业大学高国金《陆献〈山左蚕桑考〉述论》一文,对《山左蚕桑考》一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全面考述。文章认为,《山左蚕桑考》以山左十二府州为体例,辑录方志中山东历代官员劝课农桑事迹、蚕桑风俗与物产等内容,兼具蚕书与志书属性。该书全篇贯穿着标榜循吏治世的思想,卷尾多篇序跋构成以陆献为中心庞杂的劝课官员关系网络,而辑入的《蚕桑问答》《课桑事宜》《蚕桑杂记》三部分内容极具研究价值。该文观点新颖,文献资料丰富扎实,论证脉络清晰,逻辑缜密,是一篇很有见地的文章。

此外,山东农业大学王俐《〈农圃便览〉相关人物及农书小考》一文,从清人丁宜曾《农圃便览》序中提到的“外祖松庵、外叔祖沧溟和曾族祖野鹤之作”入手,考证出“松庵为牟思霖,沧溟为牟思戢,野鹤为丁耀亢,所引农书其一系出丁耀亢《家政须知》”的结论。文章观点有新意,论证过程充分而有说服力,结论有独创性,对后人相关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本次会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对于学会的发展和推进农史研究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在我们的“乡愁”中,不仅要有乡村的青山绿水,更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农史研究者要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为乡村振兴“塑魂”“铸型”;要保护和挖掘优秀农耕文化资源,激活“三农”文化的“精神末梢”;传承乡土文化生态与形态,弘扬历史悠久的优秀乡村文化传统;开发文化资源,打造产业品牌,为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的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农业研究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