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元
读完晓苏老师的《松毛床》和《暗恋者》,我在阅读的快感里享受了数不清的启迪与感悟,阅读过程中的“有意思”进而“有意义”,这是最幸福的。时下,享受这种幸福不容易,拥有这种幸福也很难。
有的时候,我阅读别人的小说,仿佛觉得有些场景就是剪裁社会的某些横截面,或者是剔出人生的某些经历和时段,冷静下来一想,这都不对,小说并非是剪贴人生和编辑故事,她蕴含在深处的是给人的心灵启迪和精神力量。这也使我想及佛家的偈语,看似平常,却宽广而且高深。
晓苏老师的小说流畅轻松,是水彩的色调,是古筝的旋律,尤其是油菜坡的语言与场景香甜可口,油菜坡的故事备感亲切。然而,于香甜透明的语境里饱含的却是深刻与深沉,宽厚与宏大。读晓苏老师的每一篇小说,皆如沐春风,真的很幸福!
油菜坡的音容笑貌和喜怒哀乐,即使我快乐地勾沉那些曾经舒缓的乡村情绪,更多的却使我想到当下乡关何处的凝重。神造的乡村早已因为人为的原因而没精打采、忘魂落魄。日益凋谢的乡愁记忆似乎以不可逆转之势滑向某个万复不劫的深渊,我仿佛看见的是没有眼泪的悲哀。曾几何时,虽然有过饥饿和贫瘠,但鸡鸣狗吠里不乏和熙与宁静;袅娜炊烟中传承的是人情和伦理。遗憾的是此情早已只是追忆。
我曾经痴迷于上世纪初的乡村建设理论,甚至于幻想实践之。也曾为二元结构而愤然,甚至于把乡村的症结皆归结于此。但谁也没料到今天的乡村流落到这种地步。
我感觉到乡村是死了,依稀是温水里的青蛙,那水已经沸腾了。忘却习俗的乡村使我联想到白痴的目光,少有信仰的乡村使我联想到行走的尸体,即使是蓝天白云下的红瓦白墙,抛弃了传统文化的乡村又不得不让我联想到时装店的塑料模特儿!
晓苏老师写乡村,使我想到中医的手法,望闻问切,透视乡村的五脏六腑,洞察的是日益萎缩的精气神和日暮乡关的凄凉。晓苏老师挚爱自己的家乡,油菜坡的明媚和温馨有世外桃源的诗意,但我一旦走出油菜坡的画面,我就有了一种忐忑和抑郁。金灿灿的油菜地不仅闪烁着富裕与高贵的光芒,更有沁人肺腑的馥郁之气,身处油菜花中,就可以体味到乡村的容颜与乡村情感。置身于油菜花香里,就是一种幸福,但眼下的乡村除了视听的一时快感,我们还能搜寻到什么呢?乡村仿佛《蒙娜丽沙》的微笑,似乎只是世纪中的记忆了!
晓苏老师写校园,使我想到西医的手术,麻醉解剖知识分子,淋漓的鲜血仿佛豆浆在石膏作用下的凝固,让我们在春秋笔法中看到了一群笔挺其实佝偻、清高其实龌龊的影集。文化的暗淡亦如乡村的悲凉,安贫乐道的风骨安在哉?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使命安在哉?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日前读岳南的《南渡北归》,除了震憾就是悲伤,坎坷的民族和频繁的战乱,不仅没有让我们屈服,反倒是由弱而强,更令人敬佩的是那些捍卫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家园的人们。民族的脊梁能否刚强,关键在于灵魂。
儒雅逐渐式微,许多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可笑、越来越可怜,真如《保卫老师》里所说,“我有点不敢想明天,一想到明天,我心里就虚。”这除了一部分知识分子自身的“小来”,更多的我认为是社会的价值导向和道德架构所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这也使想到今天的《论语》热,许多人都在读《论语》,然而却很少有人信《论语》,更不用说践行《论语》了。
为乡村悲,为校园哭。
晓苏老师的批判体现了一种民族的担当和责任,晓苏老师的反思彰显了社会的良心和修为。
冲突是戏剧的关键要素,悖论是否是小说的内在动力呢?存在是合理的,悖论看似不合理,却是合理的存在,这一矛盾也许就是小说一直鲜活的真正原因。
有关乡村的剖析和校园的透视使我如是想:写小说,是否要处于梦幻的微醉状态,使现实与理想在矛盾的漩涡里挣扎或者是沉醉。无论是杜撰故事还是抒写情怀,皆于似与不似之间渲泄一种人性的理念与追求。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