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伟,刘阳,陈烨,姜安丽
(1.海军军医大学 护理学院,上海 200433;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 护理部,上海 201112)
在世界范围内,老年人的人口比例预计将从2000年的6.9%增长到2050年的19.3%[1]。进入老年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积极老龄化概念框架下,基本医疗保健战略的重点是“人人自己守护健康”[3]。健康自助行为指老年人通过主动参与、自我管理的方式达到保持健康、疾病治疗和康复目的的行为,是老年人主动维护自身健康的重要形式[4]。本研究从老年人自身角度出发,探讨其健康自助行为的现存形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引导构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自助行为及其适宜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居住年限≥5年、居住时间≥10个月/年的60岁以上居家老年人作为访谈对象。纳入标准:(1)体力上支持访谈且意识清楚、能用普通话或方言交流,能和访谈人员沟通;(2)所患疾病为比较普遍性的慢性病,不包括一些特殊罕见慢性病;(3)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听力或认知障碍;(2)依从性差者。样本量的确定以资料出现重复、信息饱和,且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出现为止。本研究最终纳入10名社区居家老年人为访谈对象,其中男7名、女3名,平均年龄为(63.3±3.06)岁,文化程度均为小学或初高中;婚姻状况均为已婚,其中1名为丧偶;经济状况中,根据有关文件,自2018年4月起上海市低收入困难家庭申请专项救助的收入标准为城乡居民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140元为衡量标准,本研究中2名受访者的月收入<2000元为低收入,余8名月收入3000~5000元;宗教信仰中1名信仰基督教,其他均无宗教信仰,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N=10)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个体深入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研究遵循知情同意原则,访谈前向受访者说明研究目的、方法、内容和保密原则,并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受访者的意愿和研究需要,选择访谈地点。整个访谈全程同步录音,边仔细倾听边仔细观察受访者的情感和表情变化,做好笔录。根据研究目的、既往文献,结合临床护理专家意见制订访谈提纲,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根据访谈提纲指引和受访者实际情况,对提问顺序和方式做灵活调整,同时对有价值的问题适当追问,不对受访者施加任何诱导或干预,对受访者的任何语言予以尊重,不加评判。每次访谈持续约45~60 min,访谈次数为1~2次。访谈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日常生活中您的哪些行为和健康有关?(2)您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3)您觉得这样做对您有什么影响?根据患者对以上问题的作答情况,适当地鼓励患者对问题进行详尽的回答:您能否再详细地描述?能否举例说一下?
1.2.2 质量控制 在自然环境下即受访者家中或其熟悉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进行访谈,避免外界环境影响其作答准确性;编码后的资料返回研究对象处核实,由2名研究者同时分析并进行结果比较,提高其准确性,确保真实性和严谨性;研究者提供可联系的电话号码,若受访者有采访需求或健康咨询需求等可拨打此号码,与受访者建立良好关系。
1.2.3 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后当日将录音资料逐字、逐句的转录成文本格式。将整理好的文字材料输入NVivo 8.0软件,整理比较和理解信息,建立编码,确定主题[5]。本研究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6]:(1)仔细阅读所有访谈记录;(2)分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3)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4)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5)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6)辨别出相似的观点,升华出主题概念;(7)返回受访者处求证。研究者对资料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穿插自己的观点,最终得到本次研究的主题。
2.1 主题1:健康自助行为的形式主要包括健康知识获取、健康维护、医疗资源利用等 (1)自助行为1:健康知识获取行为,即通过网络、报纸、健康讲座、向专业人士咨询、获取健康宣传资料、同伴交流的行为。受访者1:“我挺愿意去听健康宣教的讲座,偶尔也会组织我们协会(浦江镇骑游队组织协会)会员参加健康宣教讲座。”受访者7:“我在卫生院有认识的医生,亲戚也是医生,会经常问问他们该吃什么药。”(2)自助行为2:健康维护行为即合理选择膳食、自我控制体质量、制订运动计划、主动向朋友寻求帮助、良好的作息习惯等。受访者4:“我早上起来会喝一杯白开水,晚上会喝酸奶。”受访者9:“有时候干活,干一会就会觉得累。平时偶尔也会感到孤独,所以常常去外面走走,去和我的好姐妹散散步或者参加社区活动的。”(3)自助行为3:医疗资源利用行为,即小病至社区、大病进医院、参与公益性健康服务、配合医生随访、利用移动医疗等医疗资源利用。受访者1:“体检的话,血、心脏这些都应该是要做的检查,大便、小便也要检查,我现在已经参加过3次体检了。”受访者6:“如果是病情严重的话我会去大医院,大医院的技术好。”
2.2 主题2:健康自助行为与社会人口学、感知疾病因素有关 (1)社会人口学因素,即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阶层、曾从事职业等。受访者5:“我平时不会关注健康栏目,报纸也不会看,因为不识字。”受访者7:“我认为眼睛的症状和年龄、疾病有关,是比较正常的。人总会变老的,老年人总归会有点小毛病,但忍忍就过去了,不怎么去医院。” (2)感知疾病因素,即感知易感、感知严重、感知益处、感知障碍和自我效能等。受访者1:“我认为人老了各个方面都应该要注意,特别要关注健康。每次体检通知就去,我觉得体检挺好的。”受访者6:“肺不舒服的话,我会去医院拍片让医生帮忙仔细看看,我对于健康问题比较敏感,会特别关注,不舒服了就会去找医生。”(3)其他提示因素:即心理因素、人际关系、情绪状态、生活习惯、家人或朋友的影响、兴趣爱好、对医生的信任度及医疗条件等。受访者5:“我现在的年龄社区还不会通知体检,但通知我体检的话愿意参加。”受访者7:“我有两三年不打麻将了,因为血压比较高。我每个礼拜都会去医院,总归要听医生的,要配合,根据医嘱吃药,医生说饭前吃就饭前吃,饭后吃就饭后吃。”
2.3 主题3:健康自助行为存在健康理解程度、饮食控制、运动缺乏方面的偏差 (1)对“健康”的理解程度不同。受访者6:“一个人早上醒来觉得很舒服,伸伸腰觉得很舒畅,脑子里想着自己这几年要干什么事情,觉得很开心很愉快,这样我就觉得很健康。”受访者9:“我身体没有什么毛病,平时也经常会朋友和一起出去旅游,到处玩玩,心情也是会比较好的,这就是健康。”(2)在饮食方面,许多受访的老年人家庭都缺乏基本的医学健康知识,对糖尿病的认识都停留在“不吃糖”阶段。受访者4:“我家做菜都不放糖,糖要少吃点,饮料不喝。”受访者8:“我家平时饮食口味重,盐放的比较多。”(3)在运动方面,受访的老年人对运动的认识不足。受访者2“我觉得工作就是一种运动啊,上班也算是一种运动。”受访者4:“我有空就去田里,我平常都很忙,没有时间去运动,也没什么特别的运动爱好。”(4)在就医方面,受访的老年人认为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情,小的疾病不会选择立即就医,而是会选择等过一段时间再看。受访者1:“胃病是慢性的,吃了药就好了,蛮好,不用去看。如果难受了就吃药,时间长了,不会太多关注健康宣教。”受访者2:“感冒的话不吃药,过一个星期会自己好的。”
社区老年人在通过主动参与、自我管理的方式达到保持健康、疾病治疗和康复目的的过程中,有多种体验并存,但目前就其健康自助行为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医护工作者尚需对老年人的健康自助行为进行更深的研究和探索。
3.1 老年人健康自助行为表现的多样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自助行为具有多种形式,如健康知识获取、健康维护行为和医疗资源利用行为等,但因为受人口学、自身感知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行为偏差。我国老龄化“未富先老”的状态,让社会(包括物质、制度等)在远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体系承受了巨大压力,养老资源供需矛盾也非常突出[3]。“积极老龄化”在“健康老龄化”的基础上,表达出更加广泛的涵义,它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在体力、社会以及精神方面的潜能,并按照自己的需求、愿望和能力去参与社会活动[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健康自助行为是会受到外在因素影响,提示我们可通过调控和构建健康的自助环境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自助行为。李君等[9]和曹海涛等[10]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老年人对健康体检需求较高,开展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有助于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并促进健康自助行为的产生,进而降低慢性病患病率,最终达到提高生命质量和改善健康结局的目的[11]。
3.2 老年人健康自助行为尚需合理的支持与科学引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健康的自助行为与社会人口学、感知疾病因素有关;同时,在健康认知、饮食和运动方面均存在行为偏差,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建议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12]和“健康行为改变理论”[13],打造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和家庭为单位、以老年人健康自助需求为导向的“健康社区”,并构建由三级医院-基层卫生机构-社区-家庭组成的四位一体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模式,提供充分可利用、可及性强的健康资源,给社区老年人健康自助行为赋能[14]。有研究[15-16]显示,“互联网+”可为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助力,一方面可根据老年人健康档案进行数据分析,制订风险防控预警以及慢病管理策略;另一方面,老年人可通过健康管理设备及系统及时与专业健康管理人员联系,获取专业指导,从而促进和激发老年人的健康自助行为,及时纠正健康行为偏差。
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群体仅为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总体而言,他们接触到的各类健康资讯和社区卫生配置资源相对丰富,故存在质性研究访谈结果优于社会普遍实际情况的可能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存在多种形式的健康自助行为,影响老年人健康自助行为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人口学、感知疾病、心理以及其他因素。由于老年人的健康自助行为存在偏差,因此基于积极老龄化概念框架指导下,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从社区居家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出发[17],根据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规范要求,对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自助行为进行纠偏,引导并构建健康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