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赤婴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新课程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而目前习惯上将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开发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称之为校本课程。虽然校本课程强调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自主进行课程开发活动,但鉴于我国地方教育资源参差不齐,教育现实差异很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控。”所以,教育研究部门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是有利于基层学校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2007年,《奉贤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行动纲领》提出要加强“校本课程的特色建设”。2009年,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在奉贤区第十四届教学节上强调以“全面课程,校本特色”的课程观推进区域课程建设: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地方课程;二是指导学校发掘资源,开发适合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为此,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区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了区课题研究组。调研显示:奉贤区存在学校三类课程建设不均衡、区域校本课程发展不平衡、区域指导与管理滞后等问题。学校课程建设的特征之一在于开发与实施的开放性,但是对于远郊大部分学校而言自身力量有限,这就需要教研部门的管理与指导:针对学校的方案规划、教材编写、过程实施、成果评价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规范管理程序,形成比较系统的符合区情又具有引领作用的管理机制和指导策略,促进学校的校本课程在规范实施中不断彰显特色。
我区校本课程的研究、实践已历经10年。我们研究区域校本课程管理与指导的问题、策略、机制,确定了“学校是主体,发展为根本,管理有差异,指导见实效,资源要利用”的工作原则,通过“建立专业组织,制定管理制度,探索管理策略”完善了工作实施的机制,以“区校合作,项目共享,平台建设”等实践策略强化课程管理与指导中的区域行动,发挥区教育研究中心的指导力, 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区域共建、共研、共享范式。
按照校本课程的特性,我们将“快乐星期五”活动项目、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学校特色课程等,均纳入有利于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范围之内。面向全区学校提出“一校一品”的建设要求,我们定期进行“奉贤区中小学幼儿园校本课程方案”评比。区教育研究中心在发现问题、形成策略、创新方法中,提高管理与指导水平。
为了解决学校的课程建设不规范等问题,我们研制了《奉贤区中小学校本课程管理与指导手册》等工作方案,加大对学校的指导和管理,使其从学校实际出发整合教育资源,统筹安排三类课程,系统规划、有效实施、创建特色。我们要求学校将课程计划通过学校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和家长公开,鼓励社会和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来。
为了解决学校的课程资源短缺问题,教研员们挖掘区域资源,发挥地区课程的引领作用。我们以“健康美丽奉贤”等为主线,结合区域特点,编写、出版了涵盖各学段的《绿色行动美丽家园》《贤文化》等教育读本,将乡土资源转化为乡土教育的学习资源,打造有郊区特色的课程。
目前中小学最广泛应用的课程模式还是分科教学模式。然而,要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他们必须超越学科的界限进行思考。STEM教育代表了课程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在指导学校有效开展校本课程的基础上,2014年起,我们结合《奉贤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项目方案》,推进STEM创新实验室建设及课程开发建设。我们集结了自然、科学、物理、数学、劳技、信息科技等学科的13位教研员,成立了奉贤区STEM项目研究组,与东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比特实验室等合作,通过“区域整体规划,构建STEM教研团队”“汇聚多方资源,培训STEM骨干教师”“立足校本课程,打造STEM特色课程”“融合学科教学,探索STEM实施路径”“借助区级项目,营造STEM实验环境”等策略,帮助基层学校从现有的校本课程中进一步开发和实施STEM课程(项目),推动学校建设跨学科综合课程,推进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品质化发展。
我们吸纳了16所课改积极性高的学校作为子课题研究基地,帮助学校将校本课程发展成为可供区域共享的区本特色课程;同时在试点中为区域推进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教研员在给学校带去思路、方法的同时,也将基层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带回来研究。我们指导试点学校围绕总课题并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等课程建设要素开展主题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从每月召开的进程交流和阶段性专题研讨中,发现试点学校的优秀案例。
我们以“利用他律,升格自律,自成系统”为工作思路,通过区域的制度建设和评价帮助学校由他律到自律,规范课程建设。在分析区域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实施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管理经验,区教育研究中心逐渐制定了《奉贤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等11份管理与指导的文件,从方案实施、科目建设、过程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指导学校规范、特色地发展三类课程,为区域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教研保障。例如:
(1)《奉贤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教研员开展校本课程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指导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及要求。
(2)《奉贤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九条建议》。根据本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本文件以“建议”的方式给学校在工作中提供相应参考的依据,又尊重学校实际情况。
(3)《奉贤区中小学校本课程指导手册》主要是作为区教研员在工作指导过程中,制订计划、落实工作、开展过程管理的参考性依据,也是对教研员工作状况进行评估的主要依据。
(4)《奉贤区校本课程综合评估方案》《奉贤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综合评估细则》。对中小学校本课程项目开发建设、开展实施、条件保障、教育效果予以综合评估的工作方案,有校本课程评估指标,还包括了评估活动的主客体构成、评估程序、评估要求、评估结论、评估结果的后续反馈要求等。“评估细则”主要包括评估的指标体系、指标所辖具体内容、评估的参照事例、事实结果的权重分配、评估结果层次划分、结果与反馈所涵盖的具体指标和内容细则。
由于人文、地理等相关因素的同源,区域学校之间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出现重复现象,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作为管理指导部门,我们以“区校合作,项目共享,平台建设”为工作思路,进行指导、协作、共享。我们建立教研员小组集体蹲点资源联盟体的指导制度,依托联盟体工作网络指导各所学校开展实践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校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具体方法包括:①“下水式”指导,摸索课程设计方法;②“会诊式”指导,协助学校设计课程;③“分类式”指导,打造区域品质课程。课题组教研员蹲点指导编写了50多个课程实施方案,实验小学的“我爱我家——校园生活探究”、古华小学的“中华节文化探究”等10多门校本课程成为了区级特色课程。课题组与基层学校的互动,既帮助学校解决了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困惑,同时也提升了教研员自身的课程研究能力。指导基层学校课程开发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指导基层学校课程开发基本流程
通过构建起的区域管理与指导体系,我们对各类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先进校”“一校一品”等工作评估;指导各学校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实施策略,形成了校本课程“典型培育和课题群”相结合的区域推进模式,为校本课程的常态化建设奠定基础。例如:南桥小学、育秀学校试验区探索出“以特色课程活动为主线、方法类指导课为支撑”的跨校共建、共研的实施模式;江海一小试验区形成了“运用网络平台”促进校本课程跨校共享模式;解放路小学试验区开发出了“运用评价机制优化校本课程管理”的推进模式;实验小学试验区形成了“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培养与管理”的实施模式。
2013年,我们开始了奉贤区中小幼学校的第一轮校本课程建设工作评估,依托《奉贤区校本课程综合评估方案》等文件,确定了28条指标,明确了两听(听汇报、点面结合听课)、两查(查各类计划、总结,查备课本、成果作品)、两开(开师生座谈会)的评估程序。我们开展了学校优秀课程方案、校本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先进校、区特色教师等评选活动。2017年,开始了第二轮评估。
1.课程方案评选——优化课程开发
课程方案是整体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行动指南,引领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因此,学校要根据办学理念和发展特色,不断完善课程方案,使课程方案既能体现国家、上海、区域的课改精神,又能彰显自身特点。为了进一步激励学校高质量地完善课程方案,2009年我们依托区第十四届教学节开展了学校优秀课程方案评选,进行表彰与优秀方案汇编;2017年依托区第二十二届教学节展开第二轮的评选。
2.特色课程评选——优化课程设计
为了引导学校不断提升校本课程品质,我们分德育实践、文化艺术、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科普与制作、体育与健身等板块开展了特色课程的评选。经过七年三个阶段,我们评选出148门特色课程,于2017年在区第二十二届教学节上进行了表彰。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分析了300多项校本课程案例,从中提炼课程设计的要素,设计了《奉贤区中小学校本课程科目教学活动记载手册》,组织教师开展科目方案设计的专题培训,引导学校校本课程规范有效地实施。
3.先进校评选——优化课程管理
为了促使学校提高校本课程的管理水平,我们开展了区校本课程实施先进校评选活动,从方案实施、科目建设、过程管理、评价机制、保障机制、教研活动、实施成效等方面制定评价指标开展实地评估。在区教育局支持下,我们将“校本课程实施综合评估活动”列入“奉贤区中小幼素质教育三级校整体评估方案”之中,与区域课程教学奖励机制紧密挂钩。2014年评选出校本课程实施先进校21所,2017年开始的第二轮评选正在进行中。
4.特色教师评选——共享优质资源
为进一步促进优质资源共享,2013年我们开展了特色教师评选活动:对申报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及相关配套材料的审核;然后进行面试答辩,参选教师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取得成效方面进行说明介绍;两轮选拔后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比,评选出在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与实施中成绩突出的特色教师。区教育研究中心为这些特色教师组建区级共享课程项目组,在全区选取教师进行课程培训,使特色教师的优秀课程和经验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在特色教师的带领下,一批课程在其他学校得到移植与再生。
通过评估工作,我们形成了校本课程管理的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区域课程的科学管理与指导,有力地促进学校课程建设的全面、规范、特色发展。区教育局还推出了《关于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工作的实施意见》,促使特色课程在学校之间逐步实现“教师流动,课程走动,教研联动”,行政的保障支持带动了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区域学校校本课程发展不平衡、薄弱学校的课程资源短缺问题,区教育研究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益,因地制宜建构了多元化的共享平台及工作网络。以“区域校本特色课程资源平台”为基础,建立了资源培训平台、成果展示平台、互联网+教研平台三个交流平台;建立了资源联盟体共享网、镇教管办共享网、示范校共享网、特色教师共享网等工作网络。这些平台与工作网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共享优质资源,逐步实现区域资源共建共享。
(1)依托资源联盟体的“教研中心—盟主学校—盟员学校”共享网。根据区域划定的办学资源联盟体,指导盟主学校将特色课程辐射到盟体内的学校,从师资培训、教学资源、课程管理等方面全面共享。例如:古华小学的“节文化”课程,已经在青村小学、泰日学校、光明学校等多个学校移植与发展。
(2)依托镇教管办的“教研中心—镇教管办—镇域学校”共享网。为了解决学校在特色课程建设上不同学段间缺乏系统连贯的问题,发挥镇教管办的作用,协同镇区内学校整体参与特色课程的建设。例如:洪庙地区的“贤文化”课程,幼儿园、小学、初中围绕主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形成了课程的镇域特色。
(3)依托示范校的“教研中心—示范校—面上学校”共享网。评选出的“校本特色课程实施示范校”,在教研员带领下,开展校本特色课程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研究,将示范学校的经验辐射到面上学校。例如:奉教院附小将“武术操”“功夫扇”等课程与洪庙小学、塘外小学等学校共建共享。
(4)依托特色教师的“特色教师—联盟学校—志愿学校”共享网。运用区特色教师资源开展课程共享,在特色教师的主持下开展教学技能培训、课堂教学研讨,并将成熟的科目方案、教学设计、校本教材、配套资源等共享到其他学校。
通过上述四大共享网的成果收集,我们把适合共享的课程资源集中到区教育学院的“区域校本特色课程资源平台”,通过平台开展面向全区教师的培训。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方便管理与指导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我们还建立了以下三个校本课程成果交流平台。
(1)资源培训平台:围绕校本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的实际需要,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开辟了资源培训平台,该平台功能主要通过主题式课程研究、优质资源共享的联盟体等方式实现。
(2)成果展示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功能主要是通过区级校本课程评选、各类成果展示活动、《奉贤教育》的《特色课程》专栏等方式积累校本课程资源,提炼区域校本课程成果,培养校本课程教师。
(3)互联网+教研平台:互联网+教研平台营造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研三位一体的综合环境,该平台由区中小学校本课程网络平台、区域FTP共享资源网、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构成。借助这些方式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为了更好地共享课程资源,我们开展了奉贤区中小幼学校校本课程特色网站建设,将各校的特色课程分课程介绍、课程资源、活动新闻和成果展示等板块,通过“区域校本特色课程资源平台”进行展示,进一步充实区域课程资源,促进区域资源的共建共享。例如:古华小学的“中华节文化”,经过实践与探索,已经从当初的德育主题活动发展成一门凸显实践与体验的校本探究型课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材与教学配套资源。在区教育研究中心的协调下,我们组建了区域“节文化”校本课程校际共建共研团队,开展城乡学校间课程走动的研究(如课程培训、课程指导、课程实践、课程展示等),形成了学校联动教研基本模式(如送教上门、指导教研、以点带面等)。
研究过程中伴随着区域工作成效的提高,是看得见的显性效果;而参与实践研究的教研员、学校管理者、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锻炼了意志、丰富了经验、掌握了方法,隐形价值要比看得见的成果大得多。
我们成立了“奉贤区课程与教学评估中心”,逐步构建“奉贤区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研制了《奉贤区中小幼课程教学常规管理规程》《奉贤区校本课程综合评估方案》等10多份文件,形成区域管理与指导的体系,完善了对学校课程工作的评价机制。在区教育局的学校管理等级评估、区教研室的综合视导等评价活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2010学年起我们全面推进“一校一品”工作,于2011年、2014年、2017年在三届教学节中先后评选出64项、101项、148项区级校本特色课程(项目),解决了部分学校课程资源缺乏的问题。依托多元化的共享工作网络,形成了区域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共享体系。
2013年,“区域中小学校本课程管理与指导的实践研究”被立项为上海市教委课题;2015年完成市教委城乡一体化项目“中小学校本特色课程资源平台与体验式培训中心”;至2017年,我区已有校本课程先进校21所,区级校本特色课程148门、区校本课程特色教师10人,编著的《“全面课程 校本特色”——校本课程的区域管理与指导》已正式出版。
我们引导着各类学校积极建设适合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校本课程,加快区域课程特色化、品质化发展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奉贤中学、江山小学等学校课程(项目)获得全球DI项目结构类第一名,全国、上海市一等奖以上奖项10多项。在2013年、2016年市中青年拓展、研究型课程教学评比中荣获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60多篇论文在《中国科技教育》等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相关课程在上海市乡土课程评比中荣获二、三等奖。“提升区域校本课程建设水平”“驱动课程改革的新支点——奉贤区推进STEM教育的实践研究”在上海市教研室主任论坛中获金奖。“区域校本课程管理与指导的实践研究”获得奉贤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伴随高中招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的要求呼唤着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理念和组织架构都将随之重组。学科教育也在不断打破壁垒,逐渐给中小学生还原整体发展的机会。教育的根本宗旨是立德树人,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建设,使广大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知行统一,并因此而塑造良好的人格;如何把学生综合素养培育融入课改过程,为区域学校提升课程品质提供理论引领、实践支持?这或许是最大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