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燕 成慧慧
脊髓损伤属于危重型疾病,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疼痛是一种脊髓损伤较为常见的、顽固性较强的合并症, 其发生的几率较高, 其中又以病理性神经痛为代表, 疼痛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且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亦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花费, 对患者的家庭经济造成负担[1]。但目前临床手段对脊髓损伤神经痛的治疗效果较差, 常用西医为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该药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但部分患者用药后情况改善不佳[2]。为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痛患者的病情, 本文将中医疗法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取得较为良好的疗效, 现将研究有关事项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本院就医的3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痛患者, 入组患者均有神经痛症状, 经急性期治疗后, 患者均进入康复期。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15例。试验组中女8例,男7例;年龄30~67岁, 平均年龄(49.56±5.82)岁;损伤部位:6例腰髓, 5例颈髓, 4例胸髓;受伤原因:10例交通伤, 3例摔伤, 2例砸伤。对照组中女7例, 男8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1.38±6.67)岁;损伤部位:7例腰髓, 5例颈髓,3例胸髓;受伤原因:11例交通伤, 3例摔伤, 1例砸伤。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明确本项研究相关情况, 且自愿入组。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 试验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普瑞巴林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J20160021, 规格 :75 mg×8 粒 ), 初始为 1 粒 /次 , 服药3 d后可翻倍至2粒/次, 最多不可超过6粒/次, 2次/d。持续治疗3周。中医治疗:中医以头枕埋针法施以针灸治疗,方法为:若患者病程<3个月, 可选百会穴、后溪穴、郄门、阴郄, 百会穴以平刺、斜刺手法针灸, 其他穴位直刺, 得气可,早晚各针灸1次, 捻转泻法, 留5 min后缓慢出针, 以摇法扩大针孔。若病程>3个月, 取百会穴、后溪穴、通里穴、内关穴,百会穴以平刺、斜刺手法针灸, 其他穴位直刺得气可, 早晚各针灸1次, 早针灸以捻转泻法, 留5 min后缓慢出针, 以摇法扩大针孔, 晚针灸以捻转补法, 疾出针, 出针后针孔以消毒棉球压紧。针灸5次/周, 持续3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疗效判定标准:若患者接受治疗, 各项体征、症状逐步消退, 患者自感病情转好, 疼痛感显著降低可视为显效;若患者各项体征、症状变化较轻, 同时未见其他症状出现, 可视作有效;若患者病情出现不良性改变,患者自觉病情较治疗前加重视作较差;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疼痛VAS评分满分为10分, 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承担的痛苦越强烈[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试验组 15 7.24±1.08 2.41±1.15ab 11.86 <0.05对照组 15 7.25±1.23 3.87±1.36a 7.14 <0.05 t 0.02 3.17 P>0.05 <0.05
脊髓损伤者极易出现神经痛, 发病后疼痛持续、反复,且疼痛表现因人而异, 目前尚未明确神经痛相关作用机制。临床常以西医治疗为主, 常用药为普瑞巴林, 服用后可对兴奋递质产生抑制作用, 进而缓解患者的神经痛症状, 但部分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较差, 病情难以缓解。就当下治疗而言,患者神经痛情况缓解程度较差, 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有研究表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神经痛[4-8]。
中医研究认为, 脊髓损伤影响督脉, 患者经脉瘀阻, 进行针灸时 , 应当循经取穴, 通督脉, 内养心神, 以达到安心止痛效果[9]。病程较短者, 心包经、心经取郄穴郄门、阴郄,可通过针灸泻邪气, 稳定心神, 取络穴内关、通里, 患者发病侵入经络, 可以针灸泻血分邪, 以达到安神效果。若患者病程较长, 心神耗损严重, 应在不同时段行泻、补法, 二者兼顾有驱邪扶正之效, 百会穴处督脉, 后溪穴可通督脉, 对上述穴位进行针灸, 可使督脉畅通, 以驱除心邪。督脉入脑,即入元神, 针灸百会、后溪可调理元神, 安定脑部, 上述诸穴合用, 可达到较好的止痛安神功效。
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中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
综上所述,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痛情况, 较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