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奇 姚刚 房道鑫 郭振华
摘要:文章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傈僳族自创舞蹈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进行了研究,试图揭示出傈僳族祖先原创舞蹈的智慧和和对我们当今社会的意义。希望对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得这个舞蹈被更多的人了解和研究。
关键词:阿尺木刮 舞蹈 文化底蕴 文化价值 傈僳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9)3—0122—04
1傈僳族传统歌舞“阿尺木刮”概况
“阿尺木刮”的流传来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的叶枝镇、康普乡等,澜沧江沿岸等原始土著村落,根据观察羊子日常生活习性演化而来的,成为了本地大眾喜闻乐见的一种歌舞形式。“阿尺木刮”,在十多年前被列入国家级的保护名册中。舞蹈保留最为完整的是维西县叶枝镇,叶枝镇新乐村69岁的熊自义是该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阿尺”意思就是“羊”,“木刮”意思就是“唱跳”,“阿尺木刮”意为“羊的歌舞”。这种群众性非常强的集体活动,不仅仅能充实的表达情感,可以增进人际交流,并且还能团结村落的儿女,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根据“阿尺木刮”的艺术表现形态,可将曲目分为三类:第一类“渴倮爪”、第二类“色敌目刮”、第三类“瓦器”。这门古老的艺术不仅仅作为傈僳族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体现了祖先的智慧,同时也能折射我国少数民族傈僳族在文化艺术方面的造诣,和傈僳族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文化成就。
2傈僳族传统歌舞“阿尺木刮”的文化底蕴
2.1舞蹈解析与创作背景解析
“阿尺木刮”的由来,与傈僳族的风俗有紧密亲密的关系。傈僳族“源于古代氐羌部落”,“羌”字头部是动物“羊”,可见这个民族和羊从古代开始就有很大的渊源。这个民族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游牧民族,从他们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知道了,这个民族大概经历了三次历史变迁,后来慢慢的融入了怒江州附近一带。古老的傈僳族服饰,头戴的“ke ba la hong”(羊毡帽),扎腰用的腰带,手中拿的武器,都来源于羊。所以羊在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先人们主要以狩猎为主要生活来源,围猎结束时,他们就会自主地聚集到一起来,载歌载舞,抒发群体情感,抒发出因劳动收获带来的激动开心之情,和对以后的美好期许,慢慢这门古老艺术开始有了最初的雏形。所有的舞蹈都来源生活,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门传统文化艺术慢慢形成。不论是狩猎还是祭祀,都在这门艺术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这个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动有着不可切断的联系。文化来自大众,大众创造的文化才能被群众接受,《阿尺木刮》来源于傈僳族人民的平常生活习俗。因此,这门艺术的表现形式中融入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所有的所见所闻,通过舞蹈形式重现维西部落原始生活状态,带我们重现历史场景,感叹祖先生活的辉煌,印证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2“阿尺木刮”舞蹈与原始的宗教信仰和生产活动
傈僳族对于神灵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他们尊敬和崇拜它们。在特殊的时刻,他们就会举办大型的活动,召唤神灵,供奉神灵,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祈求神灵庇佑子孙万代的平安。他们在典礼上,会摆放大量的贡品,祈求神灵的、帮助和恩赐,有时还会把牲畜作为贡品,“孝敬”神灵,渴望神灵来宽恕自己,庇佑自己。这种屠杀牲畜的行为在祭祀活动中是很常见的,具有神圣的意义。同样这样的行为还被认为是对先祖的尊敬,认为先祖能够收到后人们对他们的心意。但是有一个疑惑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为什么那么多动物非要选山羊作为祭祀的贡品呢?原来这一切都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让山羊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久而久之,人们开始默认山羊的积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得知,这个部落曾经利用山羊取得了一场战事的胜利。从此,这里的人们就觉得是山羊暗中帮助了他们,让他们存活下来,所以羊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的心目中的英雄,他们尊敬和喜爱山羊。此外,还有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描述的是一个神通广大,除恶扬善、造福人类的女神。她利用山羊和石头的变换,给村民们造了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方便了人们和外面世界的交流沟通。在当地人的心中,山羊对于他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能够代表他们与神灵沟通,保护他们。因此,他们在祭祀典礼时,专门为山羊高歌一曲,通过宰杀羊子释放灵魂,借助山羊实现和神灵的沟通,传达自己的心意,来安慰祖先的灵魂,请求祖先宽慰自己犯下的错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请求减少灾难的发生。长久流传下来,这种习惯就成为了一种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从这个舞蹈中,不难看出,这个民族的观察力很强,他们对于动物的热爱,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民族的积极阳光。
2.3“阿尺木刮”舞蹈与傈僳族民族性格
这个舞蹈主要是通过山羊来表达出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所具有的品格。这个少数民族历来拥有自信、阳光、挺拔、身形雄壮等特点,所有他们普遍开朗自信,积极阳光。再者,表演的时候身体的扭动和弯曲,能够塑造完美的身形。舞蹈的扭动的幅度很大,有拉长外向之感,非常完美地表现出了这个民族的劲勇、朴实、积极的品质特点。这个舞蹈的最重要特点就是不管是肢体的运动还是脚下的步伐,都明显的表现出重拍向外的运动动律。而这种运动姿态,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的英勇、粗犷、有力、浑厚、开拓进取的性格。
2.4“阿尺木刮”舞蹈与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性
2.4.1“阿尺木刮”舞蹈动作复杂多变
傈僳族的这种艺术形式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只有遇到重大的事件,或者节日庆典,才会整个村落来集体展示。舞蹈主要以集体性为主,歌唱的方式与内容随机改变,没有统一的规定,不需要墨守成规。“阿尺木刮”舞蹈中的动作粗犷有趣,整个舞蹈都及其的具有个性的声形和表演所需要的道具,演出服装等都是根据山羊来进行设计的,充分模仿出了山羊的姿态。“阿尺木刮”是最原始的舞蹈动作,几乎不会有任何现代专业舞蹈的影子。基础的动作非常简单、通俗易懂,一整套的动作大概是从上半身开始到脚结束。通过身体和手脚的结合,加上大幅度的摆动,极大程度的展现了傈僳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观察“阿尺目刮”的全部动作可以看出,他们自始至终的都是手拉着手,舞步的着重点在脚下,而上身的变化很小,而下半身以及脚部的变化多种多样,令人眼花缭乱,他们伴随着音乐一起尽情的跳着。傈僳族舞蹈的起源基本上就是傈僳族演变的象征,从傈僳族出现开始,他们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经过重重的艰难险阻。他们跨过奔流的江河、越过崇山峻岭,终于到达他们居住的地方。沿途过程中,他们饿了就吃自己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山泉水,遇到山里面的野兽就驱赶它们。因此在沿途过程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自娱自乐的方式。
2.4.2“阿尺木刮”舞蹈队形变化多端
“阿尺木刮”的整套动作基本上大部分是“阿尺邓”“切勒涡只泼”“矣然邓”等,其中大圆圈、弧形、多边形、直线等形状占多数,日常的队形则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但是现代的“阿尺木刮”动作则不同,不论舞蹈地点是否有限,无论是广场、还是院坝、田野、小路等任何场所都是他们的舞台。“阿尺木刮”的运动路线,主要是以圆弧为主。我们能够看出,这有极大的概率就是傈僳族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形状,因此运动路线主要是圆弧形。通过研究傈僳族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中发现,行走在村落里,羊、牛、鸡、猪等动物几乎处处可以见到,因为傈僳族饲养的家禽基本是以圆形为区域开始找食物的,在靠近房间一定的范围内觅食。从中可以看出,家禽也是以圆弧形来进行搜寻的,而建造家禽的住所也是大多用的圆形。
2.4.3“阿尺木刮”伴舞音乐丰富多彩
“阿尺木刮”的伴奏音乐丰富多彩,大多可以分成三種类型。第一类是以自娱性舞蹈,就是一种即兴舞蹈,只有简单的步伐构成。第二种是模仿各种各样的动物创作而成,第三类是表现劳动方面的。
“阿尺木刮”的特点就是浑厚、雄壮、动感、激情。整体的舞蹈动作极具节奏感,大多都是变化明显的节拍,而且在特定需要强调的地方节奏会迅速加快。尤其是当出现摩擦、击掌、踩地、伸手等动作时节奏会明显加快。傈僳族最具特色的舞蹈当属圆圈舞了,它是以围成圆圈的形式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舞蹈。因此主要是脚部的动作比较多,肢体的动作比较少。整体而言,“阿尺木刮”是属于节奏感极强的一种舞蹈,然而却少了一些安静的美感,动作变化的多就缺少了姿态的美观。
2.5“阿尺木刮”舞蹈与人文精神的体现
民族生态环境,尤其是人们不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都影响了人们对美的态度,以及阻碍了人们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反而言之,人们个别的主观态度以及团体的整体想法都从某一方面表现和折射出民族的社会生活面貌。因此,从研究傈僳族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中可以发现,他们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面貌:他们饲养家禽,通过模仿它们的声音而创作了独特的“阿尺木刮”。同时他们创作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变幻无穷,不仅表现了这个民族澎湃的热情,还传承了一种独有的文化。他们在这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顽强不屈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品质,依旧延续了他们民族特有的舞蹈风格,并且坚持着传递下去。他们民族有着各种各样的节日。其中有一些是老祖宗传递下来延续至今的节日,例如刀杆节、新米节、火把节。每逢过节,傈僳族人民都会宰杀他们饲养的家禽、制作美味的甜点、酿制美酒,以此来庆贺过节。在这之后他们便会一边吃着美食、品着美酒,一边快乐的跳舞,共同度过这美好的一天。表演“阿尺木刮”时的服装是特别定制的,传达着他们民族独特的文化。有一本书中曾经提到,表演时男孩扎着高高的发髻,女孩戴着美丽的头饰,编麦草为缨络,插在头发上,耳朵上戴着铜制的耳环。有钱人的衣服破旧了,就会把他们的衣服卖给穷人穿,这种衣服和“阿尺木刮”表演时的激情澎湃、狂野、不羁的动作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有一种动作是弯着膝盖,当穿着肥大的裤子、长长的裙子跳舞时,能够显示出动作的美,这种衣服更能衬托出傈僳族舞蹈的特点,夸张的动作反倒显得更加活泼。
跳舞时的歌曲也是由家禽的叫声改编而成,尤其以羊的声音最为动听。歌曲的演唱大多采用的是多人齐声唱的形式,歌曲曲调基本上是和羊相似的声调,大多数是以颤音出现,它的曲调可缓可急,节奏感极强,整体的变化较丰富。特别是歌曲的第一部分,开头便展现出了悠扬的旋律,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一瞬间感觉自己好似身处山间,听着溪水潺潺,看着羊群从身边走过,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与歌曲的结合使人仿佛身处仙境一般,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3傈僳族传统歌舞“阿尺木刮”的价值开发
“阿尺木刮”是一种特别的文化艺术形式,同时它也成为了体育活动。伴随着现代文明不断进步,“阿尺木刮”舞蹈的社会功能再不断拓展,它的体育影响已经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们。这拓宽了“阿尺木刮”在体育方面的影响面,极大程度的发展了这一文化。它不仅是傈僳族传承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人们锻炼身体的一个好途径。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对待它并且把它继续的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美。“阿尺木刮”这种独特的舞蹈在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以及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和体育锻炼等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1促进经济发展
“阿尺木刮”也是傈僳族独特的瑰宝。单单从旅游文化角度来看,“阿尺木刮”地域性、传承性、文化性、集体性的特点是这项活动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项全民都能参加的活动,它的优点显而易见。无论有没有亲身参加这项活动,人们都会从中感受到傈僳族人民浓浓的情谊与澎湃的激情。切身体会到傈僳族的美好,感受傈僳族特有的风俗,从而让自己身心放松。客人们也能够体会到傈僳族人热情的待客之道,让旅行更加愉快。另外,把舞蹈和体育相联系起来,不仅能丰富旅游活动内容,还能传承傈僳族的文化,更加发展壮大傈僳族。游客也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时时品味曾经的旅行生活。因此,保护和发展“阿尺木刮”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对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3.2传承民族的瑰宝
傈僳族“阿尺木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已作为当地学校的课间集体舞,学校积极鼓励学生们参与进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缓解学习的压力,这对他们的身体有极大的好处。通过对“阿尺木刮”的学习,不仅仅增强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还能让他们时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够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学会欣赏身边的事物,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时也让他们得到提升,积极运动起来,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不忘锻炼身体,不仅仅强身健体,而且能够把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3.3体育健身
“阿尺木刮”它作为傈僳族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中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变得越来越好,进一步改善体质状况。在“阿尺木刮”舞蹈中,有许多针对人体设计的动作,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强身健体,非常全面锻炼了身体,达到了运动的效果。它既具有舞蹈的美感,也体现了体育的运动精神。“阿尺木刮”这个活动老少皆益,再任何时间段、或者是任何地点,都能够来锻炼。经过适当的练习,加上专人指导,便能够快速掌握这一活动。不仅简单而且锻炼的效果显著,这是适合所有人一起参与的一项活动。
3.4自娱和娱人
自娱活动就是参与一项活动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与不适,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而娱人主要是满足外界观众,努力达到所有人共鸣的效果,“阿尺木刮”舞蹈动作很优雅、美丽、活泼、富有激情,充分展现出傈僳族人积极乐观、不惧艰难、平淡朴素、勤劳的特点。傈僳族舞蹈有许多种表演形式,其中主要有“拉腊登”(邀舞)、“阿赤登”(山羊舞)、“阿来记”(龙旋舞)、“别别记”(旋转舞)等,还有一些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才能表演的舞蹈。这些舞蹈种类繁多,精妙绝伦,无论是花样的变换还是巧妙的设计都展现出傈僳族人民婀娜的身姿。舞蹈的丰富变换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坚强与不屈的性格,让人们感受到傈僳族强大的民族意志力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因此,不管是来旅游还是来跳舞的,都能感受到傈僳族人民的热情,得到身心的愉悦、美的享受。
3.5教育价值
“阿尺木刮”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它反映在文化、历史、日常生活等许多方方面面。不仅在舞蹈与歌曲中展现出傈僳族人民的热情奔放,还能传承优秀的民族瑰宝。这一文化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教育后代们继承与传播这一文化,对整个民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传播傈僳族文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4结语
傈僳族的“阿尺木刮”舞蹈是傈僳族的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客观反映,也是傈僳族人面貌的表现、更是情感表达的一种艺术方式,同时傈僳族不断发展的进程与传统文化互相联系,有着厚重的古老文化、独特的表现风格和历史的积淀。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集歌、舞、乐为一体,并兼有“宗教”“展演”“庆祝”“教育”“艺术”等文化功能,涉及傈僳族人民的欢庆丰收、喜迎贵宾、节日喜庆、人们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程度地改善了傈僳族人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业余时间、传播了传统文化、发展了民族的经济。近年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部门对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保护项目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方案,开设“阿尺木刮”的传承点、组织农民演员的排练表演等,让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对其文化底蕴及价值进行研究,能使其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