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嵌入、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

2019-05-20 10:19:12吴文清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结网孵化器运作

吴文清, 石 昆, 黄 宣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天津 30007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作为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领军人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如何更好促进创业企业的成长,提升孵化绩效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理论和实务界关心的核心问题[1,2]。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一部分学者着眼于孵化器对在孵企业提供的硬件设施、孵化器的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孵化器的政策体系、孵化器平台建设、孵化器的资金支持(Dutt等称之为market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即市场基础设施)等对孵化绩效的影响[3]。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扩大市场基础设施是必要的,但还不足以充分促进在孵企业成长。为了充分利用市场基础设施,孵化器内创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设施和资金等的市场支持,还需要管理、技术等知识来保证自身运行和健康发展[4]。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知识学习、知识吸收、知识转化等知识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作为帮助创业企业成长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应该具有良好的知识能力[5]。孵化器作为一种松散结构的组织,本身或者作为与大学、风投、专利、财务、法律等外部机构的中间联系者,向创业企业提供有效的知识对于创业绩效至关重要[6]。随着知识社会愈加深入的发展,孵化器对创业企业的知识服务愈加重要。单一孵化器的能力不足以对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孵化器需要与其他孵化器建立广泛和深入的社会网络,从中学习如何管理孵化器以及如何培育在孵企业。不过,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创业企业之间以及创业企业和大学等科研机构之间知识转移和扩散的松散机构,其自身向创业企业提供知识服务的能力受制于在孵化网络中的位置和连接方式[7,8]。因此,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社会网络和知识能力对于提升孵化绩效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获得了学者的广泛重视[9]。相对于一般的企业组织,作为中介组织的孵化器形成了特有的双层网络结构:内部创业企业间的内部网络和外部机构间的外部网络。目前,孵化器网络研究主要从创业企业的角度出发,探讨孵化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而较少针对孵化器本身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探讨孵化器社会资本对孵化绩效的影响,更没有从孵化器作为组织的角度探讨其知识能力对孵化绩效的影响。那么,孵化器社会资本中的关系嵌入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知识能力?孵化器的关系嵌入是否影响到孵化绩效?在此过程中,孵化器知识能力如何在关系嵌入和孵化绩效中发挥作用?基于此,本文从科技企业孵化器社会网络关系中的关系嵌入角度出发,沿着孵化器向创业企业提供知识服务的路径,探讨孵化器关系嵌入与孵化绩效的深层次关系。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 科技企业孵化器关系嵌入与孵化绩效

Powell指出经济交换是嵌入在特殊的社会结构中[10]。此后,有更多学者开始将嵌入的概念运用在合作网络上[11],并且指出合作网络关系嵌入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学习[12],而构建信任关系是维系合作网络中的关键因素之一[13]。Granovetter将嵌入分为关系性与结构性两类,在关系性嵌入中,合作双方需要考虑彼此的信任关系,只有在深度的互信下,合作才能深入持续进行,因此信任关系是关系性嵌入的核心议题[14]。关系嵌入对合作方的合作绩效和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获得广泛证实[15]。

孵化器的嵌入指的是孵化器之间以及孵化器与政府、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创投等外部机构的合作关系网络及互动模式。Bøllingtoft研究表明,孵化器外部网络对在孵企业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创业企业和外部科研学术机构、风投银行机构、法律财务机构等机构建立联系,并且可以发展与合作伙伴、客户的关系,帮助创业企业更容易开展本地业务[16]。Soetanto等指出,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创业企业提供的与外部机构的结网能力甚至被认为是当代孵化器最重要的能力之一[7]。Tötterman等研究发现,相对于孵化器对在孵企业提供的金融资本支持,孵化器构建的社会网络资本更能令创业者满意,孵化器的社会资本网络对于创业者具有更为长远的作用和影响[17],并且指出孵化器应聚焦于为创业者提供商业发展网络。李浩、胡海青通过243家企业实证研究表明,具有良好信任、信息共享等外部关系治理机制的孵化器,其孵化网络绩效也较好[18];在另一项实证研究中,胡海青等研究表明孵化网络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能够促进孵化器网络绩效[8]。在Soetanto等看来,具有强大和多样化网络关系的孵化器,能够加速创业企业开发机会的过程和创业企业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其增长潜力[19]。Giaretta进一步提出,具有良好关系嵌入的孵化器也能创造一种可信任的环境,促使创业企业之间以及创业企业与外部机构的良好合作[20]。因此,具有良好关系嵌入的孵化器,拥有更为强大和密切的外部网络,能够显著提升孵化绩效。

遵循一般的测度方法,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关系嵌入包括信任、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三个维度。相比于一般的网络关系嵌入,孵化器网络中的机构众多,孵化器网络嵌入关系主体具有更显著的复杂性、异质性和动态性,导致孵化网络运行缺乏效率[21,22],并且与孵化器链接的各主体作用、连接强度、联系方式、测度方法等各不相同。而随着“双创”的推进和孵化器向纵深发展,我国出现了多个孵化器合作联盟,各地也出现了高校众创空间联盟。这表明孵化器之间的合作正在涌现。为了更为准确探析孵化器网络关系嵌入、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的关系和机制,本文聚焦于孵化器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相应地,孵化器网络嵌入中的信任是指孵化器之间能够公平、真诚、真实地进行合作。孵化器网络嵌入中的信息共享是指孵化器之间能够充分地分享孵化数据、经验、战略以及对环境的主观认识等信息。孵化器网络嵌入中的共同解决问题是指孵化器之间能够合作完成任务,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科技企业孵化器之间的信任对孵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H1b:科技企业孵化器之间的信息共享对孵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H1c:科技企业孵化器之间合作完成任务对孵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2. 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

一般而言,企业知识能力是企业通过运用知识和管理知识来提升其绩效并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23]。Steyn等认为,在知识经济中,企业知识学习、知识吸收、知识转化等知识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5]。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其孵化对象大多为新创甚至无创业经验的中小企业,创业知识、商业运作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等各种知识比较缺乏,缺乏创业经验和能力是新创企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21]。Díez-Vial等指出,孵化器作为一种松散结构的组织,本身或者作为与大学、风投、专利、财务、法律等外部机构的中间联系者,向创业企业提供有效的知识对于提升创业绩效至关重要[5]。Studdard指出,孵化器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创业企业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24]。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能力指孵化器帮助在孵企业进行知识学习、知识吸收、知识转化的能力。从实现途径看,具备丰富的创业与管理实践知识的管理者可以直接向创业企业提供知识;孵化器也可以通过连接其他孵化器或机构向创业企业提供知识。因此,孵化器在知识方面需要具备两种能力:直接向创业企业提供知识的能力和连接创业企业所需知识外部网络的能力。

企业知识能力的测度目前尚无统一标准,Tiwaria将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获取、知识共享和知识利用三种基本活动[25]。宁烨等认为企业知识能力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础资源能力、知识运作能力和知识机制[26]。詹勇飞等从知识网络的广度、深度和整合能力三个方面构建知识网络指标评价体系[27]。Lin等将孵化器的能力分为两类:一类是整合的服务能力,另一类是运作和结网能力[28]。在刘红丽等看来,影响孵化器知识转移的因素包括孵化器自身的知识存量、结网能力、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转移意愿等四个方面[29]。李文博应用扎根理论提炼了孵化器知识服务创新的四个主要方面影响因素,包括知识运作能力、知识结网能力、知识服务需求和创新保障机制[30]。

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考虑到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知识能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关系嵌入与孵化绩效的关系,考察的主要是孵化器如何通过网络中的关系嵌入提升知识能力,进而提升孵化绩效,因此从孵化器的知识结网能力和知识运作能力测度孵化器的知识能力。

(1) 知识结网能力与孵化绩效。仅仅依靠孵化器自身的力量,还难以对孵化企业提供系统的支持,因此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创业投资机构、法律、财务等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并通过与这些机构互动,向在孵企业提供多层次立体化的支持,构成了以孵化器为核心的内外部纵横交错的孵化网络。孵化器网络为在孵企业提供了内部交流纽带和外部社会网络依托,降低了创业企业的信息搜索成本、交易成本和搜索距离,弥补了单个企业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足,提升了在孵企业的失败学习能力,扩展了在孵企业社会网络,降低了创业失败率。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是指孵化器在孵化网络中吸引各种机构并和各种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和知识网络的能力。孵化器的结网能力越强,其拥有的知识资源越丰富,越能够为在孵企业提供知识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促进各类不同机构或主体的知识向在孵企业转移,促进在孵企业成长。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2a:

H2a: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对孵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2) 知识运作能力与孵化绩效。孵化器知识运作能力是指孵化器在对创业企业所需知识进行识别后,充分吸收外部孵化网络的知识,进而对外部知识进行整合,向在孵企业成功转移的能力。相对于一般的企业,孵化器有其自身特点,孵化器的服务对象是其内的创业企业,能否准确识别创业企业缺乏的知识或某些知识的不足,是孵化器知识运作能力的前提;知识吸收能力是指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孵化网络中的知识进行认知、评估、内化的能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知识吸收能力越强,就越有机会将其他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机构的各种知识吸收到其内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知识整合能力是一种组织能力,要求孵化器能够将所吸收的外部知识整合成创业企业需要的知识;孵化器知识运作的目的是向在孵企业转移孵化网络中的有效知识,能够采取适宜的途径将吸收的创业知识转移给在孵企业是孵化器知识运作能力评价的关键指标。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运作能力越强,越能有效地向在孵企业提供知识服务,进一步提升孵化绩效。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2b:

H2b: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运作能力对孵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3. 科技企业孵化器关系嵌入与知识能力

Gelauff认为正式的机制对于知识这类复杂且难以具体衡量的交易,存在一定的局限,组织间的非正式关系对于组织间的知识交易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许多学者证实组织间的网络有助于企业获取新的知识。组织间的社会互动不仅可以帮助获取显性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组织获取隐性知识,Lane和Lubatkin指出,互动式学习可以帮助企业不仅获取可观察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获取深层次隐性知识[31];Maskell认为大部分的隐性知识是通过社会互动形成的[32]。Hoffman等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并且高水平社会资本的组织比低水平社会资本的组织具有更高的知识能力[33]。Hughes等认为,由于企业的知识学习、知识吸收、知识转移等知识(管理)行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的知识行为服从于社会资本行为,因此在社会资本的基础上考虑企业的知识能力是必要的,并且进一步指出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只发生在企业间建立了基于信任的关系时,而激烈的、重复的、密切的互动能够创造出这种信任[34]。许冠南等研究表明,企业间良好的信任、信息共享与共同解决问题等关系嵌入指标能够促进企业的新知识获取和新知识利用[35]。侍文庚等研究表明,企业的关系资本对知识管理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6]。

由于创业企业缺少必要的稳定的创新和商业关系,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中介组织,可以帮助创业企业同外部主体建立正式或非正式联系以获得各种资源。孵化器能够帮助创业企业建立联系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自身在网络中的关系嵌入[21]。孵化器的关系嵌入包括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三个维度,孵化器间的信任、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孵化器之间关系的深化,促进孵化器间的深度学习,孵化器的知识结网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此过程中,孵化器的知识运作能力也得到提升。因此,孵化器关系嵌入中的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对孵化器知识能力中的知识结网能力和知识运作能力分别有正向作用。

4. 科技企业孵化器关系嵌入、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

Hoffman等认为,社会资本对组织知识(管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而组织知识能力对组织绩效具有积极作用[32]。魏江等研究表明,知识整合在知识网络的本地和超本地双重嵌入与创新能力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37]。范钧等研究表明,组织隐性知识获取对网络运作、配置能力与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38]。吴俊杰等研究表明,知识整合能力在企业家技术和商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存在着中介作用[39]。众多研究表明,在“社会资本—能力—绩效”研究范式下,“能力”在社会资本和绩效中起中介作用[40]。

Díez-Vial等认为,创业企业能够从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长期联系的孵化器或机构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获取知识[5]。唐丽艳等针对孵化器内创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孵企业社会资本通过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创新孵化绩效[41]。对于在孵企业而言,大多为新创甚至无创业经验的中小企业,创业知识、商业运作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等各种知识比较缺乏,缺乏创业经验和相关知识是新创企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获取有效知识对于创业绩效至关重要。Studdard[24]指出,孵化器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创业企业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创业企业之间以及创业企业和大学等科研机构之间知识转移和扩散的松散机构,孵化器向创业企业提供知识服务的能力受制于在孵化网络中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在孵化网络中,孵化器关系嵌入从知识结网能力和知识运作能力两方面影响在孵企业的知识获取过程及孵化绩效。因此,知识能力是孵化器提高创业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中间因素,通过提升自身知识能力进而可以帮助创业企业吸收知识、提升创业绩效,孵化器知识能力在关系嵌入和孵化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从交换理论的角度,良好的嵌入关系特别是信任关系能够降低孵化器间的交易成本和道德风险,提升孵化器之间合作的意愿,加强信息共享,促进孵化器连接更多的外部资源,提升孵化器的知识结网能力。从协同创新理论角度,只有发挥孵化器各种资源要素的协同和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孵化器的催化孵化和集成孵化作用。孵化器共同解决问题促使对合作伙伴的资源和能力有了更深认识,促进孵化器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信息共享,从而更容易在合作网络中获取知识资源,提升孵化器的知识运作能力。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和知识运作能力能够提升孵化器对创业企业开展知识服务的能力,提高在孵企业对隐性知识和外溢知识的获取和利用效率,进而能够显著降低创业企业的失败风险,提升创业孵化绩效。总之,孵化器的关系嵌入有助于孵化器获取外部知识,提升孵化器的知识结网能力和知识运作能力,而良好的知识结网能力和知识运作能力有助于孵化器向创业企业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从而提升孵化绩效。结合已有“社会资本—能力—绩效”下的关系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a:知识结网能力在信任和孵化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H3b:知识结网能力在信息共享和孵化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H3c:知识结网能力在共同解决问题和孵化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H4a:知识运作能力在信任和孵化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H4b:知识运作能力在信息共享和孵化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H4c:知识运作能力在共同解决问题和孵化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假设,以孵化器知识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孵化器关系嵌入对孵化绩效影响的模型,如图1所示。

二、 研究方法

1. 变量测量

本文调查问卷的设计建立在前期对关系嵌入、知识能力以及孵化绩效文献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关系嵌入变量的三个维度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量表设计比较成熟[11,42,43],孵化器关系嵌入参考McEvily、Gulati和Uzzi对关系嵌入的测量方法,结合孵化器领域对于关系嵌入的描述,适当进行修改,信任维度包括本孵化器与其他孵化器之间在交流时能做到实事求是等5个题项;信息分享维度包括本孵化器与其他孵化器之间信息交流频繁等5个题项;共同解决问题维度包括本孵化器与其他孵化器之间能合作完成任务等3个题项。

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能力观测变量参考Goll、Gold等的研究[44,45],结合李文博通过扎根理论得出的孵化器知识运作能力、知识结网能力基本内容划分[30],宁烨等对企业知识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26],本文的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观测变量包括本孵化器能够给孵化企业提供齐备的孵化知识等4个题项。

孵化器绩效是一个各方面综合的结果,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孵化绩效包括孵化效率、研发效率、获奖情况和毕业企业四个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是创业绩效、创新绩效和筹资绩效,再加上孵化器的社会绩效,构成了本文孵化器绩效的四个维度,共有4个题项。

影响孵化绩效以及孵化器间的关系嵌入、知识能力的因素较多,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定性,防止其他相关变量影响关系嵌入、知识能力、孵化绩效等主要变量而出现统计偏差,根据科技企业孵化器领域研究的有关文献,把孵化器成立年限、规模、孵化器企业或事业性质作为研究的控制变量[17,41]。

为提升问卷的内容效度,在参考已有量表的基础上,我们与具有实践经验的天津市孵化器协会专家及孵化器管理者就问卷内容进行了深度访谈,反复修正了量表题项的具体表述。问卷初步设计完成后,在天津市选取10家孵化器进行预调查,进一步修订了问卷题项。

2. 研究样本

本文以孵化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为孵化器关系嵌入、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的关系。关系嵌入作为孵化器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在较紧密的社会网络中才能更好体现其价值,如果选取的对象分布太广,聚集度较差,不容易体现出问卷中关于关系嵌入的题项。因此,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问卷调查集中于北京、天津、西安、郑州、苏州、济宁等城市以及河北省相关城市孵化器,问卷发放对象为孵化器管理者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参考相关孵化器调研实证文献[8],孵化器样本的地区选择比例依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5》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孵化器占全国孵化器的比例分别为68%、11%、9%,依此进行抽样。本次问卷的调查时间集中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3月,通过现场发放、邮件以及微信等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332份,回收率为66.4%,通过异常值排查、同一问卷雷同选项查阅等方式筛选得到有效问卷201份,有效率为60.5%。本次调查从空间范围上看,东部地区占70%,中部地区占9%,西部地区占8%,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所占孵化器的比例比较一致。从孵化器成立年限看,成立1年到10年以上,时间跨度分布比较合理;从孵化器类型来看,事业型与企业型均有涉及且比例适中。因此,本次研究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1) 被调查者所在孵化器成立年限分布。被调查者所在孵化器成立时间大多在7~10年之间,成立时间小于3年的较年轻孵化器和成立时间大于10年的较长时间孵化器均占有一定比例,被调查者所在孵化器有很好的代表性。被调查者在孵化器中的工作年限从1~3年到10年以上,均有一定的分布,而且以7~10年工作年限为多,表明被调查者在孵化器中工作经验丰富,具有较好的素质,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2) 被调查者的学历背景与职位分布。本次被调查者的学历集中于本科和硕士,另外有少量的大专以下学历者和博士学历者,被调查者的学历比较多元化,具有代表性。另外,本次被调查者职位分布以孵化器中高层管理者为主,符合问卷收集预期。

(3) 被调查者所在孵化器类型。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事业型与企业型分类来看,被调查者所在孵化器中事业型有86家,企业型有115家;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综合型与专业型分类来看,被调查者所在孵化器中综合型有83家,专业型有118家。

3. 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进行科技企业孵化器关系嵌入、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各项假设检验之前,首先对孵化器关系嵌入、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量表进行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变量及因素的因子载荷与信度如表1所示。

采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alpha)来评价多条目构念的信度。其中,Cronbach’s alpha系数超过0.7就是有效的[46]。本研究中所有构念测量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都超过了0.7,表明变量的信度通过了检验。对于问卷的效度检验,当问卷KMO(Kaiser-Meyer-Olkin)系数小于0.5时,不宜进行因子分析。经检验发现KMO系数均大于0.7,且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法(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水平为0.000,因子抽取均得到清晰结构的因子,满足因子分析的要求,所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各变量或指标的因子载荷值大于0.500,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科技企业孵化器关系嵌入、知识能力和孵化绩效量表均在参考国外经典文献和国内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孵化器的实际情形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听取孵化器研究领域专家以及孵化器实务人士的意见,反复修改,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表1 变量或因素的因子载荷与信度

注:KMO样本充分性检验:0.797;Approx.Chi-Square:2 907.856;df:325;Sig:0.000。

三、 研究结果

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的均值与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科技企业孵化器关系嵌入的三个维度、知识能力的两个维度和孵化绩效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性(在1%水平上显著)。

表2 变量的均值与相关性分析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

(1) 孵化器关系嵌入的三个维度中,信任和共同解决问题均值高于5,而信息共享的均值高于6,表明被调查者认为孵化器关系嵌入情况要高于预期。孵化器知识能力的两个维度知识结网能力和知识运作能力均值高于5,表明被调查者认为孵化器的知识能力高于预期,同时孵化绩效均值高于5,表明被调查者认为孵化器的孵化绩效较好。

(2) 在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中,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知识结网能力、知识运作能力、孵化绩效均显著正相关,初步支持了本文的一些假设。

2. 直接效应检验

表3中,模型1是孵化器关系嵌入与孵化绩效关系的检验,关系嵌入维度的系数即信任(0.162,p<0.01),信息共享(0.152,p<0.01),共同解决问题(0.122,p<0.05)对孵化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1a,假设H1b,假设H1c成立。说明孵化器间的关系嵌入越高,孵化器的孵化绩效越好。关系嵌入中的信任对孵化绩效的正向影响最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关系嵌入的核心问题是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模型1中方差膨胀系数(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值小于3,杜宾-瓦特森检验(D-W检验)统计量值为1.759,表明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三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模型4是孵化器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关系的检验,知识能力维度的系数即知识结网能力(0.320,p<0.01),知识运作能力(0.217,p<0.01),均对孵化器孵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2a,假设H2b成立。说明孵化器的知识能力越强,孵化绩效越好。知识能力中的知识结网能力较知识运作能力影响更为显著,这也反映出,相对于直接向孵化器内创业企业提供知识,构建更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创业企业建设可供联系的社会资本,其作用更为有效。模型4中VIF值小于3,D-W统计量值为1.762,表明知识结网能力和知识运作能力两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表3 关系嵌入、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直接效应检验表

注:N=201;*p<0.10;**p<0.05;***p<0.01。

3. 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步骤[47],分别对关系嵌入的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和知识结网能力与孵化绩效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1) 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表4为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第一步表明关系嵌入的三个维度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均与因变量孵化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步表明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与知识结网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三步表明中介变量知识结网能力和孵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第四步表明,在包含知识结网能力的中介变量模型中,关系嵌入与孵化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减弱,信任与孵化绩效之间的系数为0.086,小于不包含中介变量时的系数0.304,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信息共享与孵化绩效之间的系数为0.062,小于不包含中介变量时的系数0.293,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共同解决问题与孵化绩效之间的系数为0.105,小于不包含中介变量时的系数0.310,且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各变量的VIF值小于3,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综上所述,知识结网能力对关系嵌入与孵化绩效之间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假设H3a,假设H3b,假设H3c成立。

表4 知识结网能力在关系嵌入和孵化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注:N=201;*p<0.10;**p<0.05;***p<0.01。

(2) 知识运作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表5为孵化器知识运作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步骤,分别对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和知识运作能力与孵化绩效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第一步表明关系嵌入的三个维度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均与因变量孵化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步表明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与知识运作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三步表明中介变量知识运作能力和孵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第四步表明,在包含中介变量的模型中,关系嵌入与孵化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减弱。并且各变量的VIF值小于3,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综上所述,知识运作能力对关系嵌入与孵化绩效之间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假设H4a,假设H4b,假设H4c成立。

表5 知识运作能力在关系嵌入和孵化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注:N=201;*p<0.10;**p<0.05;***p<0.01。

4. 交互效应检验

McEvily和Marcus指出关系信任发展出的企业间共享准则和运作系统能够提高成员间的关系质量[8,43]。高展军等[48]通过实证研究了关系信任和网络连接的互动效应通过知识整合的中介影响突变创新。因此,关系嵌入中的信任与信息共享,信任与共同解决问题以及信息共享与共同解决问题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对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知识运作能力和孵化绩效产生影响。表6为孵化器关系嵌入三个维度的交互作用与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知识运作能力和孵化绩效关系的检验结果。

表6 信任、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交互效应检验表

注:N=201;**p<0.05;***p<0.01。

从表6可以看出,信任和信息共享的交互作用分别在1%、10%、5%显著性水平下对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知识运作能力和孵化绩效有正向影响。信任和共同解决问题的交互作用对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知识运作能力和孵化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的交互作用在1%显著性水平下对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知识运作能力和孵化绩效有负向影响。这是因为孵化器作为培育创业企业与企业家的平台,作为一种特殊的中介组织,不是以问题为导向,主要是以服务提供和信息提供为导向。孵化器间过多的共同解决问题行为将导致信息共享行为的降低,导致两者的共同作用降低了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和知识运作能力,进一步降低了孵化绩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孵化器之间应在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进行信息共享,发挥两者交互作用的正向影响,适度开展共同解决问题的合作,避免过度共同解决问题行为产生的负向影响。

四、 结论与启示

随着知识社会的愈加深入发展,孵化器对创业企业的知识服务愈加重要。不过单一孵化器的能力不足以对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孵化器需要与其他孵化器建立广泛和深入的社会网络。同时,孵化器通过正式的机制如战略联盟获取知识是不够的,许多隐性知识是通过非正式的社会互动获得的,或者说取决于孵化器在网络中的关系嵌入。从实践看,目前产生了众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联盟,而这些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联盟的合作内容和绩效如何,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来提升孵化绩效,这些问题在理论上亟待解决,从而指导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联盟的进一步发展。论文通过构建孵化器关系嵌入—知识能力—绩效的研究框架,从孵化器社会资本的关系嵌入角度出发,沿着孵化器向创业企业提供知识服务的路径,探讨孵化器关系嵌入与孵化绩效的深层次关系,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孵化器之间的合作能够提升孵化绩效,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联盟的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联盟合作过程中应该从加强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三个方面进行;知识能力在孵化器间合作与提升孵化绩效间起着中介作用,这为孵化器在合作过程中提升自身知识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研究综合考虑孵化器的关系嵌入与知识能力两种因素与孵化绩效的关系,构建了孵化器网络关系嵌入、知识能力与绩效的概念模型,提出了相关假设,通过设计问卷搜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

(1) 孵化器关系嵌入的三个维度即信任、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分别对孵化绩效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与组织间的关系嵌入与合作绩效的研究一致。信任和信息共享的交互作用对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知识运作能力和孵化绩效有正向影响,知识运作和共同解决问题的交互作用则对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知识运作能力和孵化绩效有负向影响。孵化器内的创业企业大多是高新技术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孵化器对于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管理较一般企业管理更为复杂且专业,仅仅依靠孵化器自身,难以对在孵企业提供高效服务。这需要孵化器借助外部机构的力量共同对在孵企业进行孵化,只有良好的嵌入关系,孵化器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提升自身的孵化能力,并且为在孵企业提供延伸的社会网络,提升孵化绩效。孵化器建立紧密的社会网络,可以以群体力量达成单一孵化器所无法完成的目标,网络成员联系越紧密,连结强度愈大,互惠层面愈广,愈有助于孵化器间信息、经验的交流。同时孵化器良好的关系嵌入降低孵化器之间的交易成本和孵化器间合作的道德风险。

孵化器建立好的嵌入关系,在信任方面应该做到与其他孵化器之间在交流时实事求是;与其他孵化器的交往做到注重信誉、信守承诺;与其他孵化器之间真诚合作,不会出现相互误导、欺骗的行为;不能趁人之危,利用其他孵化器的弱点来获取不当收益;在商业谈判中做到公平。在信息共享方面,孵化器应与其他孵化器之间进行较为频繁的信息交流,而非局限于既定的协议;提醒其他孵化器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变化;与其他孵化器分享未来的孵化发展战略,与其他孵化器相互共享创业信息和孵化经验。在共同解决问题方面,孵化器可以尝试与其他孵化器合作完成任务;与其他孵化器互相帮助,解决对方问题;与其他孵化器共同协作,克服困难。

(2) 孵化器知识能力对孵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表明孵化器知识能力的两个维度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和知识运作能力均对孵化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证实了孵化器知识服务对孵化绩效的重要作用,孵化器不仅应向在孵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和资金支持,还应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从而提升孵化绩效。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大多是初创企业,可能仅具有专门的专利技术知识,创业者缺乏创业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市场知识、金融知识等众多知识,孵化器对创业企业的有效知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创业企业绩效,降低创业企业的失败风险。

(3) 孵化器关系嵌入对孵化器知识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表明孵化器间的信任和信息共享对孵化器知识结网能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孵化器间的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解决问题对孵化器知识运作能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孵化器关于自身管理知识和在孵企业需要的创业知识的获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靠自身努力也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隐性知识,因此孵化器需要从与其他孵化器的交流中获取知识。良好的嵌入关系特别是信任关系能够降低孵化器间的交易成本和道德风险,能够更好地获取各种知识,提升孵化器的知识结网能力和知识运作能力。

(4) 孵化器知识能力在孵化器关系嵌入和孵化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这说明了孵化器进行知识服务对于孵化绩效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在知识能力的介入下,孵化器关系嵌入的社会资本效应更能带来孵化器知识的获取和知识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孵化绩效。在提升知识结网能力方面,孵化器应该能够给孵化企业提供齐备的孵化知识,尽可能多地与其他孵化器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并且力争使自身处于区域孵化网络的中心位置;在提升知识运作能力方面,孵化器应该能够充分识别出创业企业需要的知识,能够从外部充分吸收关于创业企业的知识,能够将所吸收的外部知识整合成创业企业需要的知识。

本文引入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能力的中介作用,深入研究了在“社会资本—能力—绩效”范式下的孵化器关系嵌入、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的关系,拓展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理论。本研究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 尽管有一些文献对孵化器知识能力进行了探索,不过其具体内涵、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还未取得共识,没有相应的成熟量表可供借鉴,本文经过文献分析、深入访谈等方法提出了测度方法,今后可对孵化器知识能力进行更为全面、翔实的研究;2) 孵化器关系嵌入会受到环境动态性的影响,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环境动态性及关系嵌入动态变化下的孵化器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的关系;3) 本文集中研究了关系嵌入、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的关系,下一步可从结构嵌入的维度进一步研究结构性网络嵌入、知识能力与孵化绩效的关系。

猜你喜欢
结网孵化器运作
有些人就像蜘蛛
领导文萃(2023年13期)2023-07-10 12:00:26
结网自缚的“渔官”
公民与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8:06
尚简“有度” 务本“求实”— —结网·训练·反思
生为蜘蛛啊,须结网
莫愁(2017年22期)2017-08-28 09:42:26
破解PPP产业基金的运作难题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传媒评论(2017年4期)2017-07-10 09:22:56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华东科技(2016年5期)2016-03-15 11:50:16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4:00
孵化器的春天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3:45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