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建,李建辉*,吴勇军
(1.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 2.衢州市开化县农业局,浙江 衢州 324300)
浙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鳞茎入药,为大宗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等功效[1]。衢州市地处浙西,山地较多,中药材资源丰富,浙贝母种植历史悠久。浙贝母种植以鳞茎繁殖为主,有机肥的施用对保障浙贝母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适宜当地的浙贝母栽培技术研究较少。以期通过不同有机肥用量试验,确定合理的施肥量。
试验在柯城区沃华庄园进行。土壤有效磷93.7 mg·kg-1、速效钾231 mg·kg-1、有机质5.41 g·kg-1、全氮0.45 g·kg-1,pH值6.4。
2017年9月购买江苏鲜鳞茎,选用直径2.5~4.0 cm,高2.1~2.7 cm,鳞片抱合紧密、芽头饱满无损、无病虫害的鳞茎作种,10月12日播种,2018年5月10日收获。
有机肥为购买的商品有机肥,由猪粪、牛粪、稻壳等发酵制成(养分含量N+P2O5+K2O≥5%)。
试验设施用有机肥0(对照,CK)、30、60和75 t·hm-2。小区面积19.8 m2(畦长18 m,畦宽0.9 m,沟宽0.2 m),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四周设1 m宽保护行。10月9日,将种茎用50%多菌灵浸种30 min后栽种。田间管理措施都按常规大田(商品)生产进行。收获时测鲜鳞茎产量和养分含量。
如表1所示,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浙贝母的产量和千粒重呈递增趋势,其中处理4的产量和千粒重均最高,分别为11 384.4 kg·hm-2和15.00 kg,与其他3个处理比较均达显著水平;处理3的产量和千粒重较处理2和1也是显著增加;处理1(无有机肥对照)的产量和千粒重均最低。产量和千粒重的线性方程为y=19.742x+273,R2=0.962 3。
表1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浙贝母的产量和 千粒重的影响
注:同列数值后无相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达5%显著水平。表2~3同。
如表2所示,pH值处理3和4较处理1和2显著提高,处理2较处理1的差异也显著;有效磷含量不施有机肥的处理较其余处理的低,与处理4和2达显著水平;有效钾含量处理2、3和4较不施有机肥的处理1提高显著。施用有机肥主要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效磷、有效钾含量,提高pH值。不同处理间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如表3所示,不同有机肥处理下鳞茎氮、磷、钾含量差异不显著。鳞茎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处理4的鳞茎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最大,处理1的鳞茎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最小;处理3和4较处理1和处理2差异显著。
表3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鳞茎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可以显著影响浙贝母的产量和千粒重,随着有机肥用量的提高,浙贝母产量和千粒重均显著增加,并且千粒重和产量呈线性正相关,有机肥主要通过影响浙贝母的千粒重来影响其产量,这与苏志豪等[2-3]研究结果相一致。吴宗展等[4]在有机质含量(73.8 g·kg-1)较高的土壤中的试验结果表明,太白贝母对氮、磷、钾的需求都较低,氮肥对鳞茎的质量增长影响较大,大量使用氮、磷、钾对提高太白贝母产量不利,施用过量氮肥会导致地下部分根或鳞茎腐烂及药效降低。陈天德等[5]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开展试验,结果表明,浙贝母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是N 240 kg·hm-2、P2O5105 kg·hm-2、K2O 135 kg·hm-2。本试验田肥力较差,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较低,有机肥的施用可以调理土壤酸碱性、显著增加土壤的有效磷和有效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后期土壤全氮变化不大,可能是由于雨水淋洗和氮挥发作用等的影响。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浙贝母鳞茎氮磷钾含量影响不显著,鳞茎吸收量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产量差异造成的,收获 11 384.4 kg·hm-2浙贝母吸收N、P、K分别是180.2、33.1、241.2 kg·hm-2,吸收比例是1∶0.18∶1.34;吸收 N、P2O5、K2O 分别是 180.2、60.0、290.7 kg·hm-2,吸收比例是1∶0.42∶1.61。与崔培章[6]的研究结果相比,本试验浙贝母吸收钾的比例增加。
综上,浙贝母的种植应当根据土壤的地力水平来确定施肥方案,注重有机肥的施用,对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可以施用有机肥50~70 t·hm-2,对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可减少有机肥的施用。应注重培肥地力,重施基肥,减少尿素的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