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迎来“开门红”。
ECONOMY | 经济
程实
CHENG SHI
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4%,与去年四季度持平,展现出超预期的增长韧性,表明政策面的积极作为已经开始带动基本面的企稳反弹。
一季度,较之于整体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同比高出6.8个百分点。较之于第三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同比高出11.8个百分点。同时,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升至2013年以来的次高点。这表明,走出2018年的内忧外患之后,中国经济结构加速优化,制造业和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势头增强,正在培育新的结构性机遇。因此,得益于中国经济“增质”步伐的稳中有进,理性繁荣有望长期延续。
笔者认为,及时而至的“开门红”有望为中国经济带来三大转变。
转变之一:消费成为稳增长的生力军。从历史数据来看,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的增速较为平稳,而财产净收入波动最为剧烈。在家庭财产中,较之于住房资产,流动性更强的金融资产对消费的短期冲击更大。
事实上,2018年A股市场的深度探底,叠加P2P大面积“爆雷”,是拖累2018年居民消费增长的关键原因。2019年开年至今,A股市场累计涨幅逾30%。这不仅能带动居民财富上升,还将改善居民的未来经济预期,在两者共同影响下,股市每上涨10%,城镇居民消费将增加1.05%。因此,从二季度开始,中国居民消费能力有望稳步回升。
此外,作为2019年中国经济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中美经贸磋商已经平稳推进数轮,总体释放出正向的政策信号。在全球复苏踟蹰的大背景下,这一变化将进一步巩固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相对优势,大幅削弱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并有望转化为消费行为。
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不仅将拉动与住房、汽车相关的商品消费需求,也将为文体娱乐、医疗美容等服务消费注入新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消费升级具有鲜明的下沉属性。农村地区消费、高性价比国产品牌、中档服务消费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主题。相反,高档进口消费品将面临国产替代品的激烈竞争,因此在这一阶段,二季度进口数据或将延续低迷,但是并不表示内部消费意愿的疲弱。
转变之二:局部通胀压力显现。伴随着消费引擎的温和回暖,局部通胀将是二季度的风险主题,预计将呈现喜忧参半、总体可控的特征。到三季度,增值税减税的“降价效应”开始显著抵减通胀压力,引导通胀回落。从生产端来看,二季度,国际油价的高位维持,国内上游产业安全整治所带来的供给冲击,以及国内制造业企业去库存步伐的加快,有望形成合力,推动PPI同比增速走出低谷、小幅回升。考虑到消费回暖、PPI企稳,叠加本轮减税降费的红利,二季度末至三季度,以消费行业、上游产业为先导,企业盈利有望企稳反弹,并逐步向中游产业传导。
转变之三:货币政策节奏优化。从全球来看,近期IMF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预测,表明全球复苏踟蹰、危机回潮的格局并未松动,外部需求的逆风压力依然可能卷土重来。而从4月15日的公告来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会议不再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将重点聚焦于“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防风险”和“推进关键领域改革”,有望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的“稳增长”节奏。
总体而言,得益于“开门红”的引领作用,中国经济的内外部压力正在加速纾解,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大概率运行在区间上轨,经济“增质”步伐有望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