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有无石油都在挨饿

2019-05-19 14:22王能全
财经 2019年9期
关键词:达尔富尔苏丹石油

王能全

4月11日,苏丹发生军事政变,军方宣布解除总统巴希尔的一切职务。位于非洲的苏丹再次登上媒体头条。

因为石油,带来了苏丹的战乱,导致苏丹分裂。26年前,一幅《饥饿的苏丹》的照片,让苏丹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时至今日,无论有无石油,南北苏丹都仍没有解决民众的饥饿问题,与26年前几无变化。个中原因,引人深思。

内战延续60多年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分裂前国土面积约为249.58万平方公里,是非洲国土面积第一大国,人口近5000万。苏丹历史悠久,公元前2800年-前1000年曾为古埃及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大量移入。1956年1月1日,独立为苏丹共和国。

苏丹北部大部分人口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南部十个州,基本上都是土著黑人,信仰原始宗教和基督教,通用语言为英语。这一人种、宗教和文化结构,为苏丹长期动乱和分裂,埋下了伏笔。

因反对与北方组成独立国家,早在独立期间,苏丹军队中的南方籍官兵发动兵变,数支南方反抗力量于1963年9月组成统一的“阿尼亚尼亚”军,与北方军队交战。1972年,《亚的斯亚贝巴协定》签署,给予南部有限度的自治权,苏丹第一次内战结束。

1983年,苏丹宣布全国实施伊斯兰律法,引发南部不满,第二次内战爆发。2005年1月9日,在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同意成立苏丹南方自治政府,伊斯兰律法在南部不适用,并承诺在2011年举行南苏丹独立公民投票。2011年1月9日至15日,蘇丹南部举行公投,超过98.83%的民众支持独立。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独立,同年7月14日成为联合国第193个成员国。

在60多年的战乱中,由民族纠纷引发的达尔富尔危机,成为苏丹现代历史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50万,毗邻利比亚、乍得和中非等国,居住着包括阿拉伯人、富尔人和黑人等80多个部族。因争夺水草资源,武装冲突不断,许多地方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

2003年2月,达尔富尔地区黑人居民相继组成 “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平等运动”两支武装力量,要求实行地区自治,展开反政府武装活动。历经反政府武装同政府军的冲突(2003年-2006年)、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冲突(2006年5月-2010年末)和非阿拉伯部落间的冲突(2010年末以来),至少40万人在冲突中死亡,260万人逃离家园,周边国家产生了大量严重的难民问题,从而形成达尔富尔危机。

安理会于2004年7月、9月和11月先后通过了第1556号、第1564号和第1574号决议,敦促苏丹政府和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加速政治谈判。2004年7月和2005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两次前往达尔富尔地区,以推动和平进程。2006年5月,《达尔富尔和平协定》签署。2007年7月,安理会授权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驻达尔富尔特派团,以支持执行和平协议,保护平民、联合国人员和国际人道救援人员安全。2011年7月,《多哈和平协定》签署。时至今日,达尔富尔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2019年4月17日,安理会举行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公开会,讨论维护和平稳定问题。

60多年的战乱中,苏丹有200多万人丧生,450多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和人道主义灾难。2005年3月31日,安理会通过决议,将达尔富尔地区的国际犯罪情势提交国际刑事法院。2009年3月4日,国际刑事法院裁定苏丹总统巴希尔在达尔富尔地区犯下战争罪、反人类罪,对其发出逮捕令。

石油引发分裂和流血

石油是苏丹分裂和南苏丹独立的重要原因,石油是苏丹和南苏丹现代历史发展的“诅咒”,也是独立后南苏丹内部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

苏丹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2018年1月1日,苏丹探明石油储量为50亿桶,在非洲排第五位,其中南苏丹拥有的探明石油储量为35亿桶,占70%,北苏丹拥有的探明石油储量为15亿桶。

20世纪60年代,苏丹政府邀请意大利阿吉普、英荷壳牌和美国雪佛龙公司进入苏丹勘探开发油气。1976年,苏丹港附近的苏阿金发现了天然气田,并陆续在南部地区发现大型油田。第二次苏丹内战期间,由于三名雇员被杀,雪佛龙放弃开采权,撤离苏丹。1997年美国政府开始制裁苏丹,西方石油企业全部撤出。

1995年6月,中国和苏丹签署了第一份石油合作协议,同年9月24日至29日,苏丹总统巴希尔访华期间达成了建立苏丹—中国采掘公司的协议,并签署了产品分成协议。中国和苏丹的石油合作正式开始。2000年前后,苏丹建成了集生产、炼制、运输、销售于一体,上、中、下游完整的石油产业链。2000年苏丹的石油产量为每天17.9万桶,2007年上升到每天48.3万桶的历史最高值。

苏丹石油产量80%左右来自南方地区。根据全面和平协议,2005年至2011年7月,南苏丹每年分得南方油区所产石油收入约50%。在苏丹北部,石油收益占财政预算不到50%,在南苏丹则占财政预算的98%。南苏丹人寄望于独立后,石油能给他们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

南苏丹独立后,南北双方为了石油利益又起争执。海牙国际法院2009年裁定,哈季利季油田地区属于苏丹北方。南苏丹独立后,苏丹石油日产量损失75%,哈季利季油田为苏丹最大油田,占苏丹石油日产量11.5万桶的近一半。2012年3月26日,南苏丹宣布这一地区属于南苏丹,南苏丹军队于4月10日占领哈季利季油田,4月18日苏丹总统巴希尔对南苏丹宣战,南苏丹军队于4月20日撤走。

自2005年和平协议签署以来,南苏丹内部围绕石油的丑闻和内乱不断。2005年-2013年,南苏丹有40亿美元的石油收入不知去向,成为南苏丹内部各派不和的主要原因。2013年7月23日,南苏丹总统基尔突然颁布命令,解散南苏丹政府并解除副总统马沙尔以及多位部长的职务。同年12月15日,南苏丹总统卫队中来自不同种族的士兵在首都朱巴发生枪战,最终演变成武装冲突并蔓延到南苏丹大部分地区。就在南苏丹独立5周年纪念日的前夜,2016年7月8日,南苏丹首都朱巴发生交火,双方动用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安理会以“最严厉的措辞”谴责这次冲突。

苏丹問题的国际化

多年来,围绕苏丹问题,舆论宣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影视名人的宣传推动了苏丹的分裂。与之相反的是,作为苏丹石油的主要投资和开发国,中国受到了大量的责难。

1993年3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南非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苏丹》照片。照片上,一位即将饿毙的苏丹女童,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这张照片,反映的是1993年苏丹战乱并由此而引发的大饥荒。照片一经刊出,很快传遍世界,在各国激起强烈反响。

1994年,《饥饿的苏丹》获得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

获奖两个月之后,由于舆论的压力,拍摄人卡特在自己汽车内将排气管导入而自杀身亡。26年来,这张照片时常被拿出来说明苏丹民众的苦难。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南北苏丹仍战乱不止,南北苏丹民众仍然吃不饱肚子。

国际社会公认,美国影视名人在苏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南苏丹的独立某种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名人的推动。

2003年,电影《苏丹的迷途男孩》在美国上映,讲述的是很多苏丹男孩从内战中逃走,徒步几周到埃塞俄比亚,在那儿难民营遭到攻击,迫使他们又逃亡到肯尼亚,最后才被允许进入美国。如同《饥饿的苏丹》,这部电影使苏丹民众悲惨的命运为世人所知,促使很多美国人参与苏丹事务,同类的电影还有如2007年的《达尔富尔》等。

美国一些民间机构和知名人士积极推动美国政府介入苏丹事务,这些人被称为“苏丹先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著名演员乔治·克鲁尼。

2006年,克鲁尼以私人身份访问达尔富尔战乱地区,拍摄了纪录片《达尔富尔之旅》,同时走访了相关国家,并在联合国发表了关于苏丹问题的演讲。2007年,克鲁尼担任纪录片《大漠与哀痛》的执行制片人和解说员,探访乍得和苏丹边境的难民营。2008年1月31日,克鲁尼被联合国任命为协调苏丹问题的“和平大使”。2010年,克鲁尼进入苏丹,自掏腰包赞助了一颗卫星并组成了一个小组,负责监控苏丹南北部分界地区的军事活动。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月,美国有关广播电视网和有线新闻台关于苏丹的报道,三分之一都与克鲁尼有关,据称他的电话快拨键设的就是苏丹反叛领袖。2012年3月,克鲁尼在华盛顿的苏丹领事馆门口发动抗议示威游行并主动被捕,以便引起新闻舆论的关注。

正是在苏丹问题中的积极活动,美国总统奥巴马两次接见克鲁尼。

苏丹曾是中国在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中国则是苏丹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在南苏丹2011年独立前,中国累计向苏丹投资超过200亿美元,用于建设石油项目和非石油的援助项目。苏丹的石油工业基本上是由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国石油建设起来的。苏丹三分之二的原油出口中国,一度曾是中国第六大海外原油进口来源国。

1995年,中国石油就已进入苏丹,在苏丹、南苏丹先后有10个投资项目,拥有6座加油站和1座成品油库,大庆油田分公司等9家石油企业,工作的甲乙方员工489名。1996年,中国石化也进入了苏丹,有多家企业在苏丹从事勘探开发等业务,代表性的如2010年苏丹六区稀油管线建设工程等,中国石化也是苏丹原油的主要买家之一。

多年来,在苏丹内战和达尔富尔等问题上,中国成为矛盾的焦点之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中国为了石油利益而与苏丹独裁者做交易,中国“支持独裁政权”“漠视人权”“对非洲进行掠夺性开发”。2007年5月9日,108位美国众议员发表抗议信,要求中国向苏丹施加压力;同年6月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所谓苏丹达尔富尔问题涉华决议案,将达尔富尔问题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挂钩。2008年2月,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辞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艺术顾问,理由是中国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没有做出足够努力。

2007年5月,中国政府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刘贵今表示,中国和苏丹的石油合作是透明的、互利的、不排他的,石油合作有利于帮助苏丹发展经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苏丹的战乱和动乱问题,为苏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中国政府为了缓解达尔富尔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前后分四批,承担了总额1000多万美元的援助,为北达尔富尔州修建大坝项目投入了近3000万美元的资金。

对于南苏丹独立,中国政府态度非常明确。2011年7月9日,南苏丹举行独立庆典,中国特使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苏丹总统巴希尔、美国特使苏珊·瑞斯和约30个国家元首参加;中国外交部长和国家主席分别致电,承认南苏丹共和国,祝贺基尔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

从2005年10月起,中国就向苏丹派出维和部队;2007年11月,向达尔富尔派出维和工兵分队;2017年6月,向达尔富尔派出维和直升机分队。早在南苏丹尚未独立的2006年5月,中国就向南苏丹派出了维和部队,目前维和部队人数达1055人。

苏丹的战乱也给中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2008年10月,中国石油有5名工人在苏丹遇害,十多年来累计有40多位人员在苏丹牺牲。2016年7月10日,在南苏丹的内乱中,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2名维和人员牺牲、5人受伤。

苏丹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南苏丹的独立带走了最大的收入支柱石油,苏丹经济每况愈下。2017年10月,美国解除对苏丹长达20年的经济制裁,但这并没有让苏丹经济好转,通货膨胀高企,民众生活必需品供应短缺。自2018年底以来,苏丹多地发生示威活动并蔓延到全国。因政变上台执政近30年的总统巴希尔,也因政变而下台,未来苏丹走向何方令人关注。

南苏丹也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90%的人口平均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几近全国赤贫。2018年9月12日,南苏丹冲突各方签署最终和平协议,在未来八个月内成立为期三年的新过渡政府。2019年4月12日,南苏丹问题联合监督与评估重组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呼吁继续推进和平进程。与此同时,梵蒂冈为南苏丹领导人举行精神静修,南苏丹总统基尔和反对派领袖马沙尔参加。就在巴希尔被军事政变赶下台的同日,让全世界震惊的是,82岁的教皇方济各,跪倒在南苏丹双方领导人的脚下,逐一亲吻他们的鞋,恳求停止敌对行动,尊重停战协定,开启持久和平。

(作者为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编辑:马克)

猜你喜欢
达尔富尔苏丹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再见,苏丹
苏丹总统被推翻惊世界
“苏丹”之死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达尔富尔问题的第1769号决议,苏丹政府宣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