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有次科举考试,出题为《昧昧我思之》,用的是《尚书·泰誓》中的一句。“昧昧”即思念深切的样子。有位考生,粗枝大叶,把题目抄为“妹妹我思之”,将“昧昧”误为“妹妹”,并据此大作文章,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主考官看后,哑然失笑,并提笔批道:“哥哥你错矣。”两句话刚好成对,滑稽诙谐,趣味横生: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错矣。
也是在清朝,有一个姓杜的浙江学政,待考生十分苛刻,某年夏天在杭州监考时,他竟命令每个考生头上都得粘一根长纸条,纸条的另一端则贴在考2桌上,以防交头接耳。等到考卷发下来时,试题却是:
万马无声听号令;
这即使算不上侮辱,也是在戏弄诸考生了。然而,有些考生也不是好惹的。一个考生忽然大声唤道:“这题目的出处也太奇怪了,诸位知道其下句么?”诸考生都吃惊地询问下句是什么,考场秩序有点乱了。杜学政端坐案前,正想呵斥时,那考生又大声说:
一牛独坐看文章。
你还别说,这“一牛独坐看文章”对“万马无声听号令”还真是妙绝!众考生顿时哄堂大笑。
清代乡试都得到省城,有一秀才学业不精,加之时运不济,多次应试皆不第,但他不甘心,大有不取功名誓不罢休之意。这年又欲应试,临行写了一副对联留给妻子,联曰:
充无罪之军三百里;
守有夫之寡二十天。
联语幽默滑稽,令人忍俊,然个中酸苦,非局外人能知。
晚清名臣张之洞少时聪颖好学,出口成章,能诗善对。一日课间休息时,老师在庭院观察到一场面,出一上联:
小猪拱小竹,小猪一动,小竹一动;
张之洞看老师手执紫砂壶喝茶的情景,灵机一动信口对道:
胡嘴对壶嘴,胡嘴一撅,壶嘴一撅。
对句即时应景,形象滑稽,引得众师生哈哈大笑。
某道士死了,有人作挽联曰:
吃的是老子,穿的是老子,一生到老全靠老子;
唤不灵天尊,拜不灵天尊,两足朝天莫怪天尊。
该联用幽默滑稽的笔调讽刺了迷信和骗人。语意诙谐,俏皮有味。
从前,在一个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有一个喝得酩酊大醉的汉子,躺在尼姑庵的地上。恰好被一个小尼姑看见,小尼姑毫不犹豫地将醉汉背进屋内,并将其安置在自己睡的床上。不想这下竟引起轩然大波,小尼姑招来不少非议。聪慧的小尼姑也不与人争辩,只是写下一对联,贴于庵门两侧,联曰:
醉汉妻弟尼姑舅;
尼姑舅姐醉汉妻。
很快,议论平息了。人们从这七弯八拐的文字里理清了小尼姑与这醉汉的关系,原来这醉汉就是尼姑的父亲。女儿救父,有何不可?天经地义,无可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