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兴连 孟泽山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跨媒介閱读”应运而生。看待并且掌握这一新型的阅读模式,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有效完成语文学科素养以及整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原则目标下,让我们把“跨媒介阅读”这一新型的阅读模式引入教学,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希望通过我们抛砖引玉可以让“跨媒介阅读”这一新型事物尽快开花结果!
关键词:跨媒介阅读;学生;载体;科技;教师;阅读教学;知识;工具性
一、 跨媒介阅读出现的历史意义及特点要求
革命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饭不可一日不吃,觉不可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由此可知,阅读成为了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遵守的习惯和向前进步的助推器。随着时代变迁、科技进步,人类的阅读脚步从未停止,阅读方式也日新月异。跨媒介阅读是一种基于信息时代下的新型阅读方式。它是一种“年轻”“时尚”的存在。它的诞生紧随科技、时代的脚步,适用于不同年龄、种族、职业的社会人,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与推广,“跨媒介阅读”的展开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跨媒介阅读具有以下特点:
(一) 跨媒介阅读具有工具性
读者要阅读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即工具。如书、优盘、互联网、电视、电话、电子阅读器等辅助平台。媒介平台是存储信息的载体,也是读者获取知识的“本源”。
(二) 跨媒介阅读具有随意性
跨媒介阅读的展开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只要有人的存在、有时间的空闲,跨媒介阅读就可以展开。行为实施者(读者)主动、有意识地进行无明确目标的阅读,只要阅读行为、动作发生,即可评定为阅读方式的存在和产生。
(三) 信息容量的包容性
跨媒介阅读载体借助、依托强大的互联网。因而,它的信息量和信息来源是很广大和多元的。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时,认真、仔细地删选、甄别、吸收。
二、 农村中学跨媒介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我校处于落后的西北农村地区,传统阅读媒介本就薄弱、稀缺。如何解决面临的应试要求和现实不足之间的尴尬问题,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过去我们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探究,现在我们也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跨媒介阅读的展开。本地区、本校的现实条件和情况却制约着这一新型阅读教学的展开。首先,我校网络教室配备不足。以我校为例:全校46个教学班,只有三间可容纳50人左右的多媒体教室和两间网络计算机室。多媒体平台资源的短缺,制约着本校、本地区跨媒介阅读的展开。其次,我校4000余名学生中住校生占多数。学校公寓没有配备多媒体资源。而且大多数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加上农村家庭经济能力也有限,因而学生们也不能够携带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媒介。基于学校、社会、地区等外部环境和学生、家庭等内部环境的影响,我校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实施举步维艰。虽然现实有诸多制约和局限,但我们还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积极解决、落实跨媒介阅读教学展开中遇到的难题、让跨媒介阅读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展开。
三、 关于实施跨媒介阅读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如何实施有效的跨媒介阅读、指导与训练,是好多一线教师困惑和探索的问题之一。
(一) 跨媒介阅读教学实施的策略
在进行跨媒介阅读教学时,我们首先要分清媒介与存储信息的区别,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在语文教学中,媒介是传播、存储、承载信息的工具。信息指我们可以从各种媒介中获取的知识。跨媒介阅读实施中,我们探索、实施六步教学法:载体选择——信息输出——互动吸收——主动探索——信息扩展——体系构建。
“载体选择”指老师要选择合适、有效的媒介,如广播、电视、新闻网站、视频网站、电子阅读器等平台。教师通过课前筛选、确定内容、目标布置,让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类型、目标。
“信息输出”指学生在明确内容、目标和载体方式的基础上,寻找、利用身边可利用的现有资源、信息从媒介上通过视频、声音、图片、文字等不同的媒介样式直观地呈现出来。
“主动探索”指学生在直观获取阅读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获取产生兴趣和不满足感,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主动体用现代媒介扩大、拓宽知识量,获取更全面、更完备的知识内容。
“信息扩展”指学生在获取原先小范围信息的基础上,把他脑海中的疑难点进行逐一的解决和分析。就像“晕轮效应”一样,只不过在这时候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的是整个知识点的光环辐射。
“体系构建”指学生在前面环节的影响和带动下,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关注,让学生关注知识点的同时也关注相关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完整的知识储备体系。“举一反三”“一斑窥豹”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整合。
(二) 关于开展农村中学跨媒介阅读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基于以上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改善农村中学,尤其是农村高中跨媒介阅读的实施。
第一,及时关注学生的阅读生理和心理变化。为何越来越多的学生看不下去《红楼梦》?因为现在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现在的学生是玩着游戏、看着动画片成长的一代,动画片和文字不一样,背后的蕴含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学生爱看电视,却未必看得懂文字、喜欢看文字,所以这也是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原因。
第二,要关注阅读媒介的变化导致阅读内容的“游离”。跨媒介阅读是以文字、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超文本载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对媒介的关注会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主体产生一种“游离”。因而媒介的变化虽然可以使我们随时随地随时阅读,但却使我们面临准确筛选有效信息的难题,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判断的审辩思维,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对于媒介的正确解读。
参考文献:
[1]孙伟.无可取代——论文学媒介与电影媒介的特性[J].学理论,2013(6).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2017(10).
作者简介:
沈兴连,孟泽山,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