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批评家的另一幅面孔·吴亮

2019-05-18 09:21方岩
鸭绿江 2019年3期
关键词:吴亮当代文学批评家

主持人的话:

这个栏目并不鼓励刻意为之的跨界行为。出于对职业分工的相对认同,和对特定文学门类所需要的素养积累、手艺磨炼的基本尊重,我们不会主动怂恿职业批评家以尝试为名在创作领域观光、游戏,也试图避免类似的举动让同行被迫做出心照不宣的尴尬回应。这个栏目的设立,旨在回归朴素的常识:优秀的批评家不仅需要具备卓越的审美判断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把审美判断编织进复杂的文化意义网络,或者说,精妙而深刻的审美判断需要在广博而深邃的人文社会话语关系和精神空间中显现自身。更进一步说,敏感于审美发现、专注于审美表达,固然是优秀批评家的基本素质,然而在那些堪称“伟大”的批评家的写作中还葆有某种弥足珍贵的品质:面对纷繁的世界和无穷的意义,他总是能根据具体的境况,选择恰当的写作方式,他的写作从容地穿梭于各种文类之间,弥合文體的冲突,创造性地拆分知识分类的壁垒,重建词与物的开放性关系,趣味的多元、知识的庞杂、智力的充沛、思想的洞见始终交织于语言、美和真理的相互找寻的过程中。

专栏第一期,我们邀约了吴亮先生。为了避免“伟大”成为廉价的谀词,我们至少需要承认:吴亮三十余年的写作呈现了从优秀渐趋卓越的雄浑、阔大的气象。谈论当代文学批评史,吴亮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人物。严格说来,当代文学批评的话语资源和写作范式是在吴亮及其同代人那里实现了整体变革的,当时他们被称为“第五代批评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吴亮与部分同行又被视为“新潮批评”的代表人物,这种命名已经说明了他们的历史贡献:他们在文学批评中把文体、智识、审美、形式等文学要素提升至主体、自律等层面来谈论。这种批评实践与当时的历史语境形成了微妙的张力关系。因为,审美大旗之所以能够高高飘扬,实际得益于饱满的人文精神和充盈的社会关怀的暗中助力。几乎与此同时,吴亮已经开始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彼时,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的从业者彼此关心、讨论、参与自身行当之外的知识生产和社会实践,从这个角度来看,吴亮与彼时的很多批评家一样,知识庞杂、兴趣多元、思维发散,“跨界”还不足以构成鲜明的身份标签。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对学科知识体系、职业意识的强调,大家开始分化了。此时的吴亮却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了当代艺术现场。虽说从文学批评的数量和在当代文坛的活跃程度上来讲,吴亮似乎在逐渐淡出文坛,但是断断续续的长篇大论或只言片语依然能够表明他对当代文学保持着密切关注,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某些思想论争中也不时闪现吴亮的身影。简单说来,三十余年来,“跨界”对于吴亮而言更像是自然生长,从文学批评到艺术评论再到思想随笔、小说写作,他从容地扮演着如今已经分属不同领域、不同行当的角色,且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今看来,当初对知识壁垒和分工意识的强调更像是知识分子与国家之间心照不宣的历史共谋,但是吴亮的写作在任何领域的背景下都呈现出拒绝、抵制格式化、制度化的特征,而这正是吴亮写作及其思想的魅力所在。

作家简介:

方岩,生于1980年代。评论家,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第四届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扬子江评论》编辑部主任。近四年在各类学术期刊、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六十余万字,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著有批评文集《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后记》,编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第五卷:1984-1987》《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第六卷:1988-1992》两卷,约六十万字。曾获安徽省首届优秀硕士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第二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第五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第六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等。

猜你喜欢
吴亮当代文学批评家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新锐批评家
长耳朵找抱抱
今日批评家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
我不想做生活的旁观者
我没有什么对象需要反抗
当灰尘厚厚地落满了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