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贞
(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470)
失眠症简称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或总睡眠时间减少[1]。失眠患者记忆力、注意力均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2]。西医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或巴比妥类药物治疗失眠,但长期服用具有依赖性、成瘾性,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昏、嗜睡、乏力等反应[3]。中医治疗失眠能够有效避免药物毒副反应。研究[4]表明,中药足浴通过刺激足底穴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但临床关于中药足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了耳穴压豆辅助治疗失眠的效果,旨在指导临床。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6例成人失眠症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睡眠研究会制定的《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版)》中关于失眠的诊断标准[5];②均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内使用过可能影响睡眠或服用过治疗失眠药物的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肺严重功能障碍患者;③对王不留行籽过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15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19岁-64岁,平均年龄(33.57±4.28)岁。病程40 d-7年,平均病程(2.35±1.01)年。对照组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20岁-70岁,平均年龄(35.17±4.83)岁。病程45 d-7年,平均病程(2.53±1.2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实验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中药足浴治疗,足浴液成分:菖蒲、郁金、制香附、白芷均9 g,砂仁、肉桂、黄连均3 g,加40oC-45oC水2,000 mL-3,000 mL,保证足浴液能够盖过足踝10 cm-15 cm。足浴时间:每晚临睡前1 h,1次/d,每次20 min-30 min。具体要求:患者足浴时应保证身体充分放松,双腿自然下垂,双足互相揉搓,水温可酌情升降,保证背部出汗。每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辅助耳穴压豆,选双侧神门、心、皮质下区为主穴,选脾、肝、交感为配穴,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确定主、配穴。75%乙醇消毒耳部,自然干燥后使用镊子取王不留行籽置于所选主、配穴,胶带固定,指腹轻度按压,时长30 s-40 s至患者出现麻、胀、热、酸感,每天3次-5次,30 d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疗效;②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③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头痛、呕吐、发热。
1.4 疗效评定 ①疗效:所有患者治疗30 d后进行评定,临床痊愈:夜间睡眠时间>6 h或恢复至患病前水平;显效:总睡眠时间较之前增长>3 h或睡眠明显好转;有效:总睡眠时间增长,但增幅<3 h;无效:总睡眠时间减少。治疗有效率=(临床痊愈+有效+显效)/总例数×100%[6]。②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进行评价,共7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0分-3分,总分0分-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7]。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4例治愈,9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8.57%,对照组患者2例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4.29%),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为(5.74±1.82)分,低于治疗前(8.02±2.17)分(P<0.05),对照组患者PSQI评分为(6.21±1.94)分,低于治疗前(7.94±2.09)分(P<0.05);且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头痛,1例患者出现呕吐,1例患者出现发热;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头痛,1例患者出现发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的发生率10.71%,与对照组(7.1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n=28]
表2 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Mean±SD,分,n=28)
中医称失眠症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中医认为失眠症起因于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脏腑失衡,营卫失和,患者常表现为阴虚火旺,气血亏虚、痰瘀阻滞,皆有心肾不交、劳伤心脾、胃气不和、肝失疏泄、心胆气虚、脾脏失衡等表现[8]。中药足浴是传统中医外治法,根据中医脏腑与足部穴位相应的理论,通过在足浴液中加入安神宁神、清心除烦的中药,配合双足揉搓刺激相应穴位,促进药物吸收,即能够实现上病下治,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9]。但研究[10]表明,单一采用中药足浴治疗失眠症长期疗效不佳,患者失眠症状易反复,根治效果差。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是人体经脉重要的沟通要道。研究[11]表明通过耳穴压豆刺激耳穴,能够诱发经络传导,有效调节患者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脏腑失衡、营卫失和,改善睡眠情况。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马振宇等[12]研究了耳穴埋豆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失眠的效果,表明耳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通过按压刺激耳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通过按压刺激患者神门穴、心穴、皮质下穴,能够调节患者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帮助患者入睡,根据辨证分型按压刺激患者肝、脾、交感等相应配穴,能够调节患者肝魂被扰或肝魂失养;肾精或肾气亏虚,肾志失养;思虑伤脾,脾不舍意,延长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中医认为失眠症病因在于阴阳气血失调,肝、脾、肝、肾功能紊乱,是多脏同病。笔者研究表明:通过耳穴压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状态。且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头痛、呕吐及发热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耳穴压豆与中药足浴同属外治法,治疗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避免因药物治疗导致的毒副反应,且通过耳穴按压,患者阴阳失调显著改善,夜间入睡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对患者肝、脾、交感等相应配穴进行针对性按压,能够调节患者内脏失养,延长睡眠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通过研究,笔者发现采用中药足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需要操作者操作细心,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耳廓皮肤异常表现,对于出现异常疼痛、湿疹的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明原因;中药浴足过程中要注意水温,防止烫伤。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辅助中药足浴能够提高失眠症疗效,改善患者睡眠情况,提高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