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孙洁
食物安全不安全,有安全检测机构;食物好吃不好吃?又该如何定义?这背后其实也有一套评测体系,叫作感官评价。
3月21日,中化熊猫指南2019春榜发布,活动现场不仅发布了132款好吃的农产品,还首次推出了农产品感官评价系统—“熊猫品评”,这套系统通过结合专业测评与消费者体验数据,将模糊的“好吃”转化为精准的数字化信息。那么,这套系统是怎么做到科学测评的呢?
“我们采用国际通行的感官评价标准体系和标准方法,在打造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的过程中,每天都要对大量的优质农产品进行评测,”据熊猫指南标准委总监唐飞介绍,他们与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等众多顶尖感官实验室合作,对品种繁多、产地各异、品质参差的大量粮食、水果、蔬菜的样品进行测评,从外观、风味、口感、滋味、质地等感官指标中找出与“好吃”相关的评价维度,从而构建食物的风味轮。
以苹果为例,感官评价员首先要确定评价维度,如果实大小、酸甜、含水量、口感顺滑度、香气等,根据不同的属性逐一进行训练,甜度的考量,以蔗糖水为参比样品,训练评价员对甜度的定量,在15点标度法中,以5%蔗糖水为5分,16%蔗糖水为15分的情况下,品评苹果样品甜度,当感官评价员每一项训练达到一致后,才能开始进行检测。这就相当于人也是仪器,在使用仪器前对仪器进行校准,保证数据真实可信。
熊猫品评系统主要由实物界面和电子界面两大部分构成。实物界面是一个印刷的标签,含有Panda Taste熊猫品评的标志,和熊猫放大镜的图案,以及用竹子编成的评价分数这三个元素。这个百分制的评价分数是实物界面的核心,60分大致代表农贸市场里大宗水果的平均品质,85分以上才是熊猫指南上榜产品的最低水平。
电子界面的品质信息就更丰富了,熊猫品评系统用标准样照来标明农产品的外观特点;用风味雷达图来展现其滋味、质地、口感、气味等方面的特点;用感官描述来说明农产品感官的整体特点;用农产品在已测试的同类产品中的排序,即品质排名来说明该农产品的品质水平。以这样的呈现形式实现农产品的品质水平和感官评价信息的兼顾。
构建苹果好吃的风味轮。
熊猫品评的实物界面。
熊猫指南依靠实验室的检测,科学评价好吃。但在此之前,熊猫指南要先发现农产品,并进行环境、品种、种植的考察。据介绍,自2017年熊猫指南启动以来,认证团队已经累计行程85万千米,走遍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500多项调查,收集了2500余项相关数据和200多套实验室检测数据,通过认证官的产前、产中、产后调查,以及国内外顶尖实验室的理化指标检测、感官检测,配合过去10~30年的卫星扫图,从数百种优质农产品中进一步挑选。从最初56个上榜农产品,到去年秋榜的百款优品,再到2019年春榜的132个上榜农产品,数字的不断增加,是中国农业不断发展的美好印证。“熊猫指南不仅要做一张榜单,更要以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为中国农产品提供一套评价标准和体系,推动农业品质升级。”熊猫指南CEO毛峰说。
事实上,科学、客观、准确地测评品质,并将之呈现给消费者只是熊猫品评系统进入现代农业体系的第一步,这些客观测评数据能否被消费者认可,还需要更多的消费者体验数据来验证。
无论是熊猫品评,还是大数据,熊猫指南的创新对农产品领域的意义不仅仅是“好吃”。
“熊猫品评将消费者喜好数据化,找出规律,一方面引导农业种植者通过消费者数据引用新的品种和技术,优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形成订单性交互,使消费者与种植者形成闭环,实现农业供需的交互化,”中化农业事业部总裁覃衡德说,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科技和农业服务才更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