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

2019-05-17 10:12冯锦艳
高等建筑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土木工程

冯锦艳

摘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自2012年开设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以来,突出学校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综合中英文课程体系、国际暑期学校和国际交换学习完成授课内容。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参加科技竞赛,依托科研项目,辅以名师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综合型高端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 国际化实验班;培养模式;英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0;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9)01-0047-07

2016年 8 月 11 日,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1],提出在教育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思路、重点合作内容和基础性举措[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教育实力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各类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土木工程专业高端人才,这给中国的工程教育国际化赋予了新使命。中国的高等教育应担负起使命,使培养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在推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合作中发挥作用,从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战略高度入手,基于各高校在人才国际化培养中积累的经验,提出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和措施。

新加坡以华人为主体,文化传统与中国相似,其土木工程高等教育取得的显著成绩值得中国借鉴。陈曦[3]在总结新加坡土木工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教学,如加强双语教学、增加学生与教师的国际交流、吸引高端人才加入等。

李炎锋和杜修力[4]等对比了中美土木工程教育,探讨了中国土木工程专业实现国际化教學的思路,建设性地提出了国内土木工程专业应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建议。汪洋等[5]对“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的土木工程学科国际化课程教育体系进行了研究,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育模式等提出了建议。

中国高校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经验[6-8]。以同济大学为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提出了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与意识、确定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实现研究领域国际化、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强化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等多项推进国际化的对策[9],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国际化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浙江科技学院土木专业也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全英文授课团队建设、留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有效措施,积累了丰富的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培养经验[10]。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开始建设顶尖一流本科教育,加大了对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的资助力度,扩大了资助范围,北航各专业迎来了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到2017年秋季学期,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已积累了5年的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经验,借此机会得以向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全体学生覆盖,并为其他工科专业提供借鉴经验。北航土木工程专业在人才国际化培养中,制定了合理的培养方案,实行双语教学,注重学生的国际化交流等,尤其强调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重要性,注重全局,拓宽本科生的国际化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一、 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系概况

北航于1999年成立土木工程系,2014年更名为土木与机场工程系,旨在充分发挥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学科优势,依托土木工程系姚仰平教授主持的首个民航机场973课题,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为打造本科生国际化教育环境,推动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推进学科的国际化发展,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系依据“高起点、求特色、国际化”的办学方针,于2012年开始开设本科生国际化试验班,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知名学府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开展本科生互换培养、“2+2”双学位、“3+1+1”本硕一体化培养等活动。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在国内的教育以国际大学知名教授与本专业具有海外访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授课为主,国际知名大学公开课为辅,形成了包括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机场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建筑材料以及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在内的6个学科方向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本科生国际化培养过程中,同时配套有暑期海外课堂、本科生交换项目等,土木与机场工程系同时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科技竞赛、学术会议的机会,全方位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二、 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培养模式

自2012年起,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系每年开设一个国际化实验班,大一新生入学后自愿报名,参加统一考试,最终通过由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组成的学术小组面试,方可进入国际化实验班。每年,实验班招收的学生人数约为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总人数的1/3左右,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一)中英文课程体系设置

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实验班采用中文课程与英文课程相辅相成的授课模式。根据工程建设需求,中文课程体系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学科,削减了部分传统课程的学时,如,工程地质学由2学时减少为1.5学时,增加了优势学科的课程,如道路与机场工程导论、机场道基道面工程、沥青路面智能养护等。同时,中文课程的设置越来越注重文化底蕴,由引进的青千教授、优青教授开设专业课博雅课堂,从故宫博物院、比萨斜塔等建筑中领悟工程之美。

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在充分调研国际一流学校课程设置[11-12],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需求的基础上,设置了较为系统化的英文课程体系,包括13门专业核心课程,6门专业实习与实践课程,以及8门提高性专业课程(表1)。经国际交换生反馈,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的中、英文课程体系与国外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一致,授课内容基本相符,达到了中外课程内容的良好衔接,但在教学内容上依旧存在设计方法与设计规范的差异。

(二)对外交流学习

暑期学校和交换访学是提高学生国际认知的有效途径。北航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实验班自2014年开始组织赴暑期学校学习交流活动,带领学生到英国斯旺西大学、美国伯克利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进行为期4周的专业学习。同年,开始选派大三本科生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交换访学,学分互认。对外交流学习在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反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随着本科生国际化的深入,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国际化实验班可供交流的名校数量逐年增加,参与长期交换学习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培养的学生水平不断提高(表2、表3)。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土木工程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分析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