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心妍 倪瑞 倪云 曹梦雪 浦未来
摘要:在江苏省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游戏受到格外的关注,但开展怎样的游戏,怎样开展游戏还需要不断探索。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法对宿迁市第一实小幼儿园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实施现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首先,教师关注幼儿兴趣与需要,进行民间游戏融合教育,其次,家长重视民间游戏,了解其价值,最后,社会支持民间游戏,三位一体合作共育。
关键字:民间游戏;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问题提出
基于游戏的重要价值,2014年下半年江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苏教基〔2014〕17 号),从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正式启动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对民间游戏比较权威的定义是乌丙安提出的,“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1]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个分支,在幼儿园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进行民间游戏实际上是在模仿成年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对各种生活中与人相处的技能技巧进行了体验和实践。[2]幼儿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都能获得相关的发展机会。民间游戏中蕴含着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一些社会性教育价值,是现代游戏所不能比拟的,孩子们通过在民间游戏中不断的感受和实践,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会得到不断的扩大、巩固、升華,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但民间游戏却逐渐被孩子们遗忘在角落里。
在“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背景下,由于幼儿园教育本土化与保护民间游戏的现实需要,许多幼儿园都开始选择以民间游戏作为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本文以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幼儿园为研究对象,探究民间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了解民间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从而为幼儿教师在民间游戏选择实施方面提供合理建议。
二、研究过程
(一)随机抽样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教师,并且是对幼儿今后生活最有影响力的教师。家长在引导和帮助幼儿成长和进入社会这一方面,能够对幼儿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所以此次的问卷发放对象为幼儿家长。
此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幼儿园部分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幼儿园为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实验园。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小、中、大年龄段各选取2个班的家长进行问卷发放。2018年11月,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共回收问卷136份。此次问卷信度为0.866
(二)问卷结构
(三)问卷的发放与数据处理
本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采用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发放,并采用无记名提交方式回收。并在问卷中向家长表明,回收结果保密,不做其他用途,保护问卷填写者的隐私,增加所获得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回收的136份问卷中,未填完整的无效问卷为0份。问卷回收后,通过使用IBMSPSSStatistic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民间游戏与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分析
由表可知,民间游戏水平与社会性发展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2,即|r|=0.912>0.8,显著性<0.05,因此民间游戏水平与社会性发展呈高度正相关。所以民间游戏水平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很大影响,并起到积极作用。
(二)幼儿接触民间游戏的次数与游戏水平的方差分析
表3幼儿接触民间游戏次数与幼儿民间游戏水平的方差分析
平方和 df 平均值平方 F 显著性
群组之间 1730.251 2 865.125 6.274 .002
在群组内 181741.101 1318 137.892
总计 183471.352 1320
由表可知,幼儿接触民间游戏的次数与游戏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所以要给幼儿更多接触游戏的机会,从而提高幼儿民间游戏的水平。民间游戏具有地方特色,富有生活气息,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幼儿的要求,是幼儿熟悉且感兴趣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为幼儿创造更多进行民间游戏的机会。
四、讨论与建议
(一)对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实施现状的相关讨论
首先,民间游戏未能有效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相融合。通过实际观察,发现教师不能抓住幼儿对于民间游戏的兴趣与需要,在一日活动中对于教育契机的把握不够到位。其次,家长更多以资源提供者的身份而不是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幼儿园课程。目前家长更多的只是为幼儿园提供物质资源,大部分家长不能真正理解使用该资源的目的与意义。最后,民间游戏具体开展中,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幼儿缺少与民间文化接触的机会。
(二)对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相关建议
1.教师关注幼儿兴趣与需要,进行民间游戏融合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选择适当的游戏。通过教师访谈,机关幼儿园的园长蒋小利老师点出了“融合教育”这一概念,教师可选择融合教育的方式,将民间游戏融于一日活动之中。教师向幼儿介绍民间游戏的材料、玩法,让幼儿自己探索、发现,最终形成适合幼儿的民间游戏的新玩法。用适宜的改编和创新,让民间游戏融入主题背景,形成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
2.家长重视民间游戏,成为课程建设的参与者。
家长的课程参与之所以停留在理念呼吁或被动参与的状态,家长的育儿诉求没有得到充分关注,一方面也许是家长的育儿理念还有待进一步科学化,但另一方面,根本原因是缺乏长效机制的支持。[3]家长应成为参与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幼儿园建立长期稳固的家园合作机制。民间游戏在大多数家庭中是代代相传的,父母长辈与孩子分享自己童年的经历,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在家长与孩子进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实际感受到民间游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从而了解民间游戏的价值。
3.社会支持民间游戏,三位一体合作共育。
幼儿园大部分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社会资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幼儿园要彻底改变过去社会封闭、隔离的状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为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课程游戏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尤为关注资源,强调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统筹各类实物资源、社会专家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等,最终形成内容科学、管理有序、应用有效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4]因此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作共育的新形势,促进幼儿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2]朱华,蒋东升.教育学视角下传统民间游戏与竞技的价值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75-78.
[3]虞永平.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6,(6):56-58.
[4]纪秀君.一场颠覆传统的课程改革[N/OL].中国教育报,201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