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米旺姆
【摘要】 目的: 对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探讨。 方法: 将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接收的进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血透后内瘘并发症少于观察组患者病发率,并且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为96%,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的74%,并且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本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方面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维持性血透;内瘘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5-181-01
维持性血透全称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后期肾脏疾病的方法,同時也是肾脏疾病的患者赖以生存的治疗方式。其原理是通过血液透析,使患者维持原有的血管通路,进而延长患者的寿命[1]。在进行血液透析前,应该选择状态良好的血管,一般情况下选择的是静脉、动脉内瘘,但在内瘘后,感染、血栓等并发症不可避免,这不但会对透析效果有影响,还会使患者更加痛苦。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需注意预防患者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文将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接收的进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接收的进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有28例女性,22例男性,年龄在28~74岁,平均年龄在(50.8±6.5)岁;观察组患者有24例女性,26例男性,年龄在29~76岁,平均年龄在(51.6±7.6)岁。纳入标准: 1)确诊患者均能进行血透且不过敏;2)患者无心肝肾等严重影响基础功能的疾病;3)患者意识清晰并且均为自愿参加,需要签署同意书。将2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其具体内容如下:1)早期心理干预。在进行透析前,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病症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要向患者介绍透析的作用、方法以及要点等,为了使患者对透析更加了解,减少自己的抵触心理,配合医生的工作[2]。2)早期功能锻炼指导。进行造瘘的手臂一般选择不惯用手臂,为了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应对该手臂进行保护,并且进行功能锻炼,使手上静脉更加明显[3]。 3)患者造瘘后注意事项。在造瘘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相关康复意义以及知识培训,告诫患者需穿袖口宽松的衣服,不拿过重的东西,可以适量活动下手手臂,睡觉时不要压到造瘘的手臂。护理人员还应叮 嘱患者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伤口应及时清洁,若出现渗血情况需要尽快换纱布[4]。
1.3 评价标准 对2组患者内瘘并发症进行统计,不同时间段的病发症可以累计计数;由护理人员制作一个满意度调查表,对2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类情况。其中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4分为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得出的数据结论运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用卡方来检验数据资料,在运用数据处理时,t值表示的是检验计量资料,P值表示的是组间差异,当P<0.05时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内瘘并发症情况统计 经统计与比较,对照组患者在血透后内瘘并发症少于观察组患者病发率,并且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
2.2 2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 经统计与比较,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为96%,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的74%,并且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
3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在临床上是一种治疗晚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它的具体操作原理是通过体外肾替代物将患者体内由于肾脏疾病无法清洁的有害物质进行清理,以维持患者的正常体征,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5]。但是在实际临床病例中,患者会由于心情或者治疗后的恢复方面,会产生一些内瘘并发症,这就会使患者不能达到正常的治疗效果,并且会加剧患者的痛苦。早期护理干预在临床上是基于传统护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前对患者进行知识教育、功能锻炼以及造瘘后的注意事项。这不仅可以对患者的情绪有一定的帮之,还有利于提高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效果。经本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方面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干预的患者的满意度也较普通患者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会群,刘慧萍,等.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通路认知度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917-919.
[2] 赵国静.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 ,2017,7(4):288-289.
[3] 张小霞.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8):122-124.
[4] 陈晓玲,肖芳.维持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7,30(9):43-44.
[5] 秋虹. 健康教育在保护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中的重要性[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8(8):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