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蕊
【摘要】 目的: 此次研究分析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00例本院妇产科患者,以护理管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结果。 结果: 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對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病情知晓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病情明显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能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率,还有助于患者临床病情的好转。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5-113-01
护理质量是通过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护理结果等一系列指标进行评价的,随着我国医疗观念的改变,对临床护理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采用护理管理则是为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还能改善患者健康水平,在优质的护理管理方式下,能够让临床护理工作得到良好的运转,但是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有的护理质量改进的需求,因此需要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特对本院妇产科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探究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本院妇产科患者,例数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9月1日开始,截至2019年9月1日,将10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中,患者年龄在21-36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27.2±1.1)岁;实验组50例患者中,患者年龄在21-35之间,年龄平均值为(28.1±2.2)岁,此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对本次研究没有影响。
1.2 方法 通过我国卫生部门提出的护理质量标准,制定本院妇产科护理标准方案,按照检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整改-落实等步骤进行质量管理,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直接的沟通,并且通过调查表格的方式进行自我质量控制,并且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理人员,并且对出现问题的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制定整改措施。在整改这一步骤当中,需要由医院护理部门的领导与护士长直接进行指导监督,并且在医师与患者的配合下进行护理问题的整改。对护理人员评价、患者评价、医师评价等进行分析,评价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理满意率、②病情知晓率
1.4 统计学处理 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x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法,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率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31例(62.0%),满意15例(30.0%),不满意4例(8.0%),总满意率为96.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1例(42.0%),满意12例(24.0%),不满意17例(34.0%),总满意率为66.0%。即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病情知晓率 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病情知晓率,实验组患者中知晓患者46例,占据比例为96.0%、不知晓例数4例,占据比例为8.0%;对照组患者中知晓患者31例,占据比例为62.0%、不知晓例数19例,占据比例为38.0%,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病情明显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3 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属于一种改进质量的过程,通过对现有的护理工作不断完善,使得护理质量不断提高[1]。在现有的护理质量改进过程当中,患者或多或少都会对护理工作存在一些意见,因此需要在原有的护理质量工作当中,不断的分析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护理质量进行改进的效果。另外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过程中[2], 预防性改进也属于一种主要的方式,质量改进的重点是对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而不仅仅是进行事后的补救,只有控制好护理质量,才能从根本性的进行质量改进。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将原有的服务模式进行了改进,将高新技术与工作方式进行不断的更新,加强对患者、护理人员、医生等人员之间的沟通[3]。另外还需要根据医院的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对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进行监督,对于容易出现护理问题的部分进行重点关注,另外还需要完善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妇产科工作流程,提高其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且注重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通过对护理工作的检查来督促护理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在不同岗位需要明确职责,让妇产科护理工作制度化发展。
在本次研究中,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病情知晓率,实验组患者中知晓患者46例,占据比例为96.0%、不知晓例数4例,占据比例为8.0%;对照组患者中知晓患者31例,占据比例为62.0%、不知晓例数19例,占据比例为38.0%,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病情明显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31例(62.0%),满意15例(30.0%),不满意4例(8.0%),总满意率为96.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1例(42.0%),满意12例(24.0%),不满意17例(34.0%),总满意率为66.0%。即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能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率,还有助于患者临床病情的好转。
参考文献:
[1] 王英. 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中国医师杂志, 2015(s2):187-188.
[2] 杨宇婷. 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在妇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研究[J]. 黑龙江医药, 2018(1):223-225.
[3] 杨娟, 朱冬梅, 廖巧琼.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妇产科护士应急预案知晓率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