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桃花扇》中侯方域结局的内涵

2019-05-16 12:54孙嘉明
神州·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结局侯方域桃花扇

孙嘉明

摘要:《桃花扇》是清代剧作家孔尚任所著的传奇剧本,该剧的中心思想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1]作为剧本男主角的侯方域,在历史上参加清初科举考试,而在《桃花扇》一剧中,作者则为其设立了入道这一结局。结合相关史料分析,可以看出《桃花扇》中侯方域的结局与历史事实不同是作者有意为之,其体现了对于剧本主旨的遵循,同时也表明出作者对于主角人物与同时代文人的现实考量。

关键词:《桃花扇》;侯方域;结局;内涵

《桃花扇》是孔尚任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的艰苦过程而完成的不朽著作。作品以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为主线,展现了明末时以复社文人侯方域、陈定生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铖和马士英为代表的权奸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以及必然失败的命运。其剧较为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但是剧尾侯方域的结局却与历史记载大不相同。本文就浅谈一下作者为男主人公设定特殊结局的原因所在。

据《清史稿·侯方域传》所载,侯方域字朝宗,其祖、父皆曾在朝中为官,且都是东林党人。作为文士,侯方域豪迈不羁,为文奇绝,被复社首领张溥和几社首领陈子龙所推崇,因此名扬四海。后因无处施展抱负,游玩秦淮间,与复社成员陈贞慧、吴应箕交好,后因曾拒绝宦官首领阮大铖的要求,在陈贞慧被捕下狱后走依镇帅高杰。“顺治八年,出应乡试,中式副榜。十一年,卒,年三十七。”[2]而在剧中作者则将侯方域的结局改为与李香君在栖霞山辛苦相逢后,遭到张道士怒喝:“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3]侯方域与李香君闻之如梦初醒,于是双双换了道扮入道去了。《桃花扇凡例》中对于剧本内容描述为“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4]由此可见,《桃花扇》作为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剧中对于侯方域入道的情节设置应是有着特殊缘由的。通过对于《桃花扇》文本以及《清史稿》等文史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桃花扇》中侯方域以入道为结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于剧本主旨的遵循

《桃花扇》中《先声》一出是剧本的发端,其中老赞礼对于《桃花扇》一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评论可谓的论,这也成为了整个剧本的主旨。在《桃花扇》中,侯李爱情是全剧的主线,指引着整个故事的发展走向。就男主角侯方域而言,其父“久树东林之帜”,受其父影响,他承继东林党派的主张,坚决反对阉党。而女主角李香君作为秦淮名妓却胆识过人、正邪分明,如在《却奁》一出中她说道:“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5]这些话语表明李香君不仅是倾国佳人,更是巾帼节女。因此侯李爱情并非普通青年男女的爱情,而是建立在共同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上的爱情。在政治腐败、异族入侵的时代,像侯方域这样关心国家兴亡却又无能改变时势的士人,在选择爱情的时候,也更倾向于能够谈时政、论是非的巾帼佳偶。他们的爱情是与政治密切相关的高尚爱情,当爱情随着国家、政治理想的破灭而一起灭亡的时候,侯方域与李香君最终便走上双双入道之路。正如张道士所言:“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国家覆灭时,与政治同根生的爱情也变得轻如鸿毛。而作为青年男女,侯方域与李香君在平日社会安定时本应顺理成章结成佳偶,共同营造幸福的生活,但是作者却将结局改为两人双双入道,在花样年华之时却永远清心寡欲、脱离俗世,成为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尾。这也是由于侯、李二人的结合原就是一场政治阴谋,《传歌》、《眠香》《却奁》这几出戏既是侯、李美满姻缘的开始,同时也是他们卷进政治漩涡的开端。李香君的却奁,打乱了阮大铖的如意算盘,并使他们的爱情得到升华,而阮大铖的政治报复又迫使侯、李生离死别,但同时又使他们有机会接触更广泛的社会,了解到南明朝廷与社会黑暗之所在,从而更坚决地参与对权奸的斗争。《守楼》、《骂筵》两出戏把对爱情的捍卫和对权奸的斗争融为一体,达到了反抗斗争的白热化状态。因此,侯、李二人的爱情自始至终都掺杂着政治因素,并受其左右,南明的结束,国家的灭亡,也是侯、李爱情的了断,从而赋予爱情以深刻的政治意义,抒发了强烈的亡国之痛。

因此,《桃花扇》与历史上诸多大团圆结局的剧本不同,在特殊的时代悲剧下,作者为侯李爱情这一本应美好的事物设定了悲剧结局,契合了时代特征,更加容易引起时人的共鸣。作者通过《桃花扇》所要表现的正是在王朝末日之际,各路士人的政治追求及其心态,从“人”的角度揭露王朝灭亡的原因,意在通过一个时代的士人风气警醒后世,即“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败于何地?”[6]南明王朝的结束,也是侯李爱情的了断,通过赋予他们爱情深刻的政治意义,“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从而我们得以在《桃花扇》这一历史悲剧中,体会到有识文人窘迫的政治遭遇及其与政治命脉相连的爱情悲剧。由此可见,孔尚任为《桃花扇》主人公侯方域设定入道结局有遵循剧本主旨的内在原因。

二、对于主角人物与同时代文人的现实考量

侯方域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其现实的人生经历也影响到了《桃花扇》的创作。作为东林党子弟,侯方域豪放不羁、善属文,继承了乃父的政治主张,坚决反对阉党。而在《桃花扇》中,侯方域在频繁与阉党斗争的中表现出了高洁品格,由此将侯方域这一名士清流、忠君爱国的形象塑造得生动形象、十分丰满。如第七出《却奁》,有人一提到阮大铖,侯方域立即说道:“小弟鄙其为人,绝之已久。”[7]第三十三出《会狱》,被关入牢狱中的侯方域极为镇定淡然:“从来豪杰,都向此中磨练。似在棘围锁院,分簾校赋篇。”[8]因此就侯方域曾经的经历而言,人们很难理解其作为一个深爱着南明王朝、为人民不懈努力奋斗的文士何以在清初参加科举考试,向异族统治者奴顏婢膝。而侯方域本人也在人生末尾悔恨此举,将自己的书房改名壮悔堂,并著有《壮悔堂文集》一书。因此孔尚任在创作《桃花扇》时,为了服务于全剧的主旨,将侯方域的结局改为入道,其中也应有让书中的侯方域不再重走错路的现实深意。

明末清初之际的文人在入清后的生活一般面临着两种选择,即隐与仕。所谓隐,即不与清廷合作,归隐田园山林;所谓仕指接受清廷的官职,为新朝廷效力。对于入主中原的清朝异族统治者,明朝遗民文士的选择有所不同。如钱谦益、吴伟业之流选择服务新朝,据《清史稿》所载,“豫亲王多铎定江南,谦益迎降,命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9];吴伟业于顺治十年(1653)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为国子监祭酒。而多数名流学士选择无声的抵抗,这类人在国破的同时,其家也往往随之而败亡,故而忠贞不屈、具有鲜明的反清立场,其多数人或入道、或归隐山林田园。如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明亡之后归隐衡阳石船山,筑造土室以自居,鲜有交游之举。再如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的顾炎武,在明亡后归隐华阴与故乡昆山,数度拒绝朝廷征召与友人请托,始终拒绝为清廷效力,“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明史,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10]这个中原因当与儒家思想有关。儒家思想自汉代被奉为治国思想之后,后世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其影响了文人们为人处世的原则生成,塑造了文士们正直与仁爱的品格。故而绝大多数古代文士是积极入世的,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兼济天下苍生。而侯方域面对南明王朝统治阶级腐朽势力如阮大铖等,曾经不遗余力的与之作斗争,不屈不挠,为正义而奋斗。但是最后仍然迎来失败的命运,这使侯方域认清了社会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并且严重伤害了侯方域对于政治的积极性。在明末多数文士眼中,夷夏有别,侯方域对于本朝的黑暗官场尚且不与苟且,那对于改朝换代之后异族的官场就更不会感兴趣。所以,作者最后安排最后让侯方域入道,选择与新朝不合作的态度,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侯方域的入道结局不仅使主人公前后性格達到一致,而且与当时文士进入清朝后的主流出路相符,并且契合了剧本的主题,由此使《桃花扇》一剧兼具历史与艺术的现实性,引起时人的共鸣。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桃花扇》中侯方域的结局与历史事实不同是作者孔尚任基于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主旨的有意创作,同时也是其经过对主角人物侯方域与同时代文人现实考量之后为侯方域设置的一个合理的结局。通过对于侯方域入道结局的设定,使得剧本更加贴合历史实际,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从而引起时人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清)孔尚任著.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

[2](民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320.

[3](清)孔尚任著.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51.

[4](清)孔尚任著.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1.

[5](清)孔尚任著.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52.

[6](清)孔尚任著.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

[7](清)孔尚任著.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52.

[8](清)孔尚任著.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13.

[9](民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324.

[10](民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169.

猜你喜欢
结局侯方域桃花扇
桃花扇
孔聘之《桃花扇》與史實并未乖離考論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浅析《桃花扇》中侯方域的悲剧性
《桃花扇》中侯方域人物形象剖析
论《水浒传》中时迁的人物形象
第二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那把遗失在岁月里的桃花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侯方域诗歌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