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9-05-16 12:54田昆
神州·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国画画家内涵

摘要: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画多元综合化的发展态势、适应社会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审美理念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文章对中国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中国画的发展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关键词:中国画现状;多元化发展

一、中国画的基本概论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画艺术正是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宝贵艺术遗产。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展现了我们祖先在生产斗争中创造的灿烂的文化艺术,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中国画作品一般包含“诗、书、画”等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内容,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颜料、宣纸、丝绸等,根据不同的体裁,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根据技法可以分为工笔、水墨、重彩等,他的精神内核是“笔墨”。意境是文人画的精髓,具有象征意义的花鸟草虫、弥漫天空的山水雾,或寄托思想的传奇人物。中国画的造型和表现方式是个体生命与自然相和谐的意境,两者和谐共生。

二、中国画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画在继承国画文化环境的同时,融合了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理念,形成了流派繁多、名家辈出的局面,它呈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的发展趋势。中国画让我们感受到自然和生命的宁静和淡泊,寻求优雅的精神世界。为了追求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中国画正在以更高层次、更多元的方式顺应时代的需求,迅速扩大其艺术面貌。中国画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成为东方文化的艺术代表,在世界艺术中熠熠生辉,然而它也面临一些问题。

目前,中国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向多维空间发展。但许多画家对绘画的内容、绘画的方法、标准评价的创新以及中国画的发展趋势感到困惑。一些艺术家谈论创新和发展,但他们的作品却处于“没有传统思想,也没有新思想”的平庸状态。一些艺术家陷入了材料创新的泥潭,研究纸张和颜料的变化,努力建立个性化的形象。这些作品究竟是中国画还是中国画风格的油画等,很难界定,令人费解。

如今,中国画展获奖作品大多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创作和技巧,而写意作品的数量相对较少。一些艺术院校在中国画教学中强调中国画的写实性,而忽视了写意,在中国画的创新上存在一些误区。他们认为中国画与西方绘画艺术及其表现手法的结合是一种创新,或者说宣纸上的绘画是一种创新。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也影响着中国画领域。现代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影响着中国画家。大多数画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局部的改进,或者使用西方的油画技法,或者称之为“現代”或“前卫”,忽视了作品的质量,这充分暴露了艺术家的夸张和急躁的心态,渴望获得成功。这也导致了艺术家的艺术能力、艺术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下降,导致了中国画被戏谑地称为画坛明星辈出、绘画大师寥寥的时代。

三、中国画的发展

当今一切都在迅速发展和变化,中国画家必须与时俱进,具有新的思维和意识,对文化有新的认识,对艺术有新的感悟,对思维形式有新的变化。继承优秀传统,吸收先进文化,融入时代精神,自主创新,促进中国画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画的创新应该在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寻找答案。画家在创作中要有现代意识,融入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其创新意识和作品要表达的艺术内涵。作品越具有艺术性,艺术内涵越持久,对画家的要求就越高。它要求画家具有现代的创新意识、丰富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创作心态。这就要求画家勤奋学习,学习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这种方式创作的作品具有时代感、新的内涵和传统的优雅,这才是中国画家如今努力的方向。我们应该在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上进行创新,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绘画的创新在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技术可以给人们带来新的感官刺激,其深厚的艺术内涵可以让人们相互碰撞,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每一件作品都能反映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方式和“写意”造型理念,也能反映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是中国画艺术魅力的核心。

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画在传承中发展与创新。中国画的再发展也是建立在坚实的传统之上的,再创新也是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中进行的创新,这是与它的祖先分不开的。这个“祖先”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就不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作品的艺术风格就不是中国画的艺术风格。中国画将失去它的艺术生命和艺术价值,中国画将成为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基的木。

中国画的创新还应追求表现语言的创新,要求作品具有时代感和新的内涵与优雅。中国画家应遵循历史传承与发展的规律,提高艺术修养,坚持艺术创新。中国的文化史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在作品中体现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生活情趣。同时,我们需要吸收世界文化的精髓,包括当代西方艺术,丰富水墨画的外观,并将其融为一体。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还是新材料,都要有“中国”的特色。正如油画现代化倡导实现“中国油画艺术”一样,民族性和民族性的艺术特色是中国画在国际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

中国画的创新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在创作方法上,鼓励对水墨、重彩的探索与实验,继续延续文人水墨传统。多元化、一体化是中国画的发展趋势,统一不是中国画的出路。相容是当今中国画发展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杨逸,马泽楠.格物致知:中国画创作之道[N].南方日报,2017-06-29(A20).

[2]梅墨生.中国画创作谈[N].中国文化报,2017-07-16(004).

[3]乔君.浅议李吉君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创作形式与风格[J].大众文艺,2014(18).

[4]郭世红.笔墨精神——浅谈中国画的传统与创新.书画世界,2019.

作者简介:田昆(1982.5)男,民族:汉,籍贯:烟台,学历:本科,单位:烟台市文化馆,职称:中级,研究方向:美术。

猜你喜欢
中国画画家内涵
中国画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酷炫小画家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