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旦前夕,中小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大礼包——201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向省级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号)。《通知》共三十条,因此又被称作“减负三十条”,文件一出,便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被解读为“史上最严减负令”。
此次的“减负三十条”,制定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措施:诸如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规范,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同时,杜绝机械训练、强化应试等不良培训行为,限制竞赛评优活动等。而这其中对家长的要求,包括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规律,严格对孩子的管理,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避免盲目跟风报班;家长要言传身教,引导孩子乐观向上生活,学会控制情绪;指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注重培养自理能力,保障休息时间等无疑是一大亮点,这也是历次减负中首次对家庭、家长提出要求,这不仅是为孩子减负,其实也是为家长减负,减去家长心理之负。可谓有的放矢,用心良苦。
中小学生减负已经喊了几十年,“减负令”也出台了上百条,但学生负担过重却始终是中国教育中的一道顽疾,以至于长期陷入“学生减负,越减越重”的怪圈。
为何会“越减越重”,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应试思维顽固不化、教育资源极不均衡、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教育之间的定位偏差,这些都如同茧壳,紧紧地缚在学生的身上。拿应试思维来说,在素质教育旗帜高举的当下,考试却依然是衡量学生水平的主要标尺,无论是哪个升学阶段,都必须拿成绩说话,这逼得学生们只能投身于题海,应付层出不穷的作业和试题。而在教育资源方面,一些重点学校经常可以获得特殊的政策和待遇,择校、共建等途径又进一步使其拥有远超过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在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下,家长的焦虑也是可想而知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加班加点学习和疯狂地补习。据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2017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近9 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4亿人次,这比2016年又增加了近1 000亿的规模。校外培训的疯狂程度可想而知。
整体基础教育严重不均衡和考试制度单一的分数评价,都让教育变成了“競技”,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则需要让孩子获得竞技优势,那么学生的负担自然只会有增无减。中小学减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减负三十条”也明确涉及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四方责任。因此四方联动,在已知的深层次问题上下功夫,改变畸形的考试指挥棒,将综合素质真正纳入评价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消除学生和家长的焦虑。这样才可能让此次“减负令”不再形同虚设、纸上谈兵、墙上画饼。只有各方努力使得大环境改变了,笼罩在中小学家长头上的小气候才能改观,否则,又会是一个旧循环。说实话,减负已经减了这么多年,是让它名实相符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