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安徽 淮北 235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造就革命事业可靠接班人。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兼具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还要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对新形势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指导性要求。高等学校肩负“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神圣使命,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安排传统文化课程,是让学生接受并弘扬传统文化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2]。所以,近年来陆续有不少学者撰文讨论高校人才培养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注]如高霞、黄春雷、邱玥《理工类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吉首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第183-184页);巴晓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7期,第72-75页);陆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建构》(《江苏高教》2015年第1期,第121-123页);聂翔雁、李大维《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3期,第275-278页);陈健、郭淑新《文化自信视阈下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第245-248页);谢文芳《地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和优化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2期,第63-64页)。。本文则结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针对地方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型,除专业知识传授外,更需要对广大青年进行人格塑造,通过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具有崇高理想与追求,道德高尚的人。这一任务要通过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通识课,尤其是传统文化通识课来完成。
通识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性高等院校面临的问题更突出。试以安徽某地方高校为例,通识公选课从全部由本校教师开设逐渐转变到以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为主、本校教师开课为辅的综合模式。目前开放国家精品网络课程71门,校设课程4门,分为“人文学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欣赏”“大学生创新创业”5个课程模块,其中传统文化课程20门,如“中华民族精神”“国学智慧”“四大名著鉴赏”“中国古代史”“中国哲学概论”“园林艺术概论”“戏曲鉴赏”等,开课教师多为北大、清华、复旦、北师大等校名师。通识课程(慕课)模块及传统文化课程占比如表1。
表1 安徽某地方高校通识课程(慕课)模块及传统文化课程占比
由表1可知,安徽某地方高校的通识课程模块中人文学科模块占比最大,达66.7%,艺术欣赏模块次之,占37.5%。但人文学科模块中,“中国古代史”包含“宋辽金史”“蒙元帝国史”;而“考古发现与探索”与“考古与人类”相近,且为同一人开设。艺术欣赏模块中,“古代名剧鉴赏”与“戏曲鉴赏”,“美术鉴赏”与“书法鉴赏”也属重合的关系。因此,人文学科模块中传统文化课程占比实际为60%,艺术欣赏模块中传统文化课程占比实际为28.6%,而总占比则下降到21.4%。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通识课模块与传统文化课程占比情况如表2。
两相对照,地方院校与著名高校通识课模块及传统文化课程占比差不多,但与《纲要》要求却有很大差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未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选修课缺乏宏观设计,不系统,覆盖面窄;第二,缺乏传统文化原典导读课;第三,未开设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第四,未开设传统文化实践教学课。
表2 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通识课模块及传统文化课程占比表[3]
我们还对二、三年级本科学生通过慕课完成通识课选修学分的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10%的学生能按照要求完成慕课的全部教学环节,而超过56%的学生仅仅是刷课、刷学分。选修人数最多的北京大学韩茂莉“文化地理”课,接受抽样调查的6位学生,仅有一位能够大致描述出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讲教师的授课风格。因此,地方高校让学生通过国家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接受名校名师教育、提升层次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
我们通过网络手段,调查了十余所地方高校传统文化通识课开设情况,结果表明,上述现象并非某校特例,而是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是打开青年思想文化内涵和精神本质的钥匙,《纲要》规定:“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通识课不在专精,而在博通,是让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所以需要建设一套规范、科学、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地方高校不能一味追求名校名师效应,而应该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自主开课与网络慕课结合,认真规划、精心打造有本校特色的课程。
《纲要》要求“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2]。这本教材梳理传统文化的成因与发展完善进程,对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社会心理、民风习俗等均有涉及,旨在让全体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全面的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湖南商学院就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并指定马工程《中国文化概论》为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
选修课的开设,应注意课程的内在关联及系统性,同时尽量扩展覆盖面。如中国哲学,从老子、孔子到百家争鸣,从魏晋玄学到宋明理学等;中国教育,从先秦学在王官到私人讲学,从国子学到明清书院,从博士制度到科举取士;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到汉大赋,从四六骈骊到八家古文,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中国科技,从《夏小正》到《授时历》,从商高定律到圆周率,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中国民风习俗,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祭天封禅到乡里庙会等,都可开设系列选修课,构成传统文化课程群,嵌入相应的通识课程模块之中,从知识到理论,从鉴赏到考察,让同学们更全面系统地明了历史,理解国情。
《纲要》提出,“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要“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2]。所以,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培养一支热爱传统文化、专业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学团队,造就教学名师与领军人才。基于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需求,地方高校通识公选课程的基本构架和教学模式亟须改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文化通识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古人的智慧、思维方式、精神内涵、道德品质及人格修养,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社会认知。如果由拥有独特人格魅力的老师面授,身自垂范,感染学生,肯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保留部分名校名师的网络精品课程作为通识课程开设的标杆,其余传统文化通识课,则应高效开发本校资源,自主开设,确立以自主开课为主、网络视频公开课为辅的课程构架。这样,就可以通过课前考勤、课堂互动、课下交流、课后考核等途径,提高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还可以建立师生QQ群、微信群,甚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即时发布信息,持续交流心得。经过三至五年,就可以建设起一支高水平的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团队。
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高等教育专业激增,学科界域更分明,但任何学科都不能孤立于其它学科独存,各学科相互关联、相互支撑。传统文化领域宽广,是联系各学科的重要纽带。在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须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相关性与递进性,以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为出发点,建立各学科间的联系,整合课程体系,组织教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联系起来,融合文理,建设有本校特色的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
一是要开设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纲要》倡导,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2]。我国古代涌现了大量经典,是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最高成就和民族智慧的结晶,如《道德经》《诗经》《论语》《庄子》《史记》《天工开物》等等。开设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从阅读与理解入手,逐渐拓展延伸,全面学习传统文化,深入领悟文化精髓,可以获取无穷的力量与智慧。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原典导读和讲解课,就在高校青年学生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经典导读课应分三个层面逐次展开,第一层是导,教师在对经典文献内容、主旨做概括介绍的前提下,精选三到五节,详细解读,“引导学生亲近经典中的思想世界与价值世界,使他们可以携古人之手,与古人偕行,与经典作者一起思考深刻而永恒的问题”[5],深入领会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第二层是读,学生各自选择其中部分内容或者全书,反复阅读、涵咏、品味,写出读书报告;第三层是融,以讨论课的形式,组织同学交流读书心得与情感体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后由教师做全面总结,加深同学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和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二是要开设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纲要》“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2]。地方高校办学必须“接地气”,结合地方传统文化,创设特色鲜明的通识课程。以安徽省为例,驰名中外的“徽学”,哲学之先秦三子、竹林七贤、程朱理学等;文学之三曹、《孔雀东南飞》、桐城派等;科学技术之华陀、程大位、梅文鼎、宣纸徽墨等;艺术之《广陵散》、新安画派、皖派篆刻等,都可以开设相应的传统文化通识课。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安徽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包括《徽州文化十讲》《皖北文化九讲》《桐城文化八讲》,比较全面地讲述了安徽的历史、人文、精神,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很好的地方传统文化教材,可以作为地方课程在全省高校推广。
地方高校还可以根据本校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优势,开发校本课程,突出特色。如安徽师范大学的“徽学研究”、安徽大学的“淮河文化研究”、淮北师范大学的“安徽文献整理研究”、安庆师范大学的“黄梅戏研究”等等,都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亮点,拥有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鼓励相关教师发挥科研优势,创设校本课程,让传统文化研究成果进入通识课堂。
三是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教学。《纲要》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2]。实践出真知,在理论教学与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切身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比如组织中国传统节日活动、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国学知识竞赛、书法大赛等,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如组织学生考察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历史遗迹等,鼓励学生参与校史、院史的编写,引发学生思考,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实现文化自信。
现代高校并不局限于专业教育,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人格,让他们成为时代需求、具有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民[6]。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与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是培养青年学子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观念的重要思想来源。进行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适度普及中国古典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激发民族自豪感,培育文化自信心,促使他们形成多元、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关注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国家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应该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构建科学、系统、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体系,达成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这一核心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