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创客教育:内涵、价值及路径

2019-05-16 08:08刘大军许文果
职教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客职业院校创新能力

□ 刘大军 许文果

随着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创客教育开始兴起,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创客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潮。在职业教育领域,创客教育仍处于沉寂状态。但就职业教育特点和任务而言,有着比其他教育领域对创客及创客教育更强烈的需要。本文将探讨职业院校创客教育内涵、价值以及推进创客教育发展的路径,以期引起同仁们对职业院校开展创客教育的重视。

一、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内涵:“教、学、训、创”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创客教育源于创客运动,目前人们对创客教育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多数研究者都认同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通过创客空间、课程及活动等新载体,强化与现实世界真实联系的连接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合作、探究与分享,满足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符合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取向[1]。职业院校创客教育聚焦于职业教育领域,是与职业教育特点相契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它是职业院校立足于现有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学习、体验学习、问题学习等实现“做中学、学中创造”的教育理念与形式。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新见解或新想法,本着理想化需要或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改进或创造事物、方法、技术、路径、环境等,并能获得一定效益的创新教育。它将学习看做“基于创造的学习”或“在创造中学习”。开展创客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不仅是知识和技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也可以是知识和技术的改进者与创造者,并将其内化为未来职场工作中的一种思维习惯和方法,进而提升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质量。

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开展包含两种形式:一是一般意义上的创客教育。这与基础教育中普遍实施的创客教育相一致,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各种创新训练软件、3D打印和机器人等,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它具有一般性的特点,使用范围较广。二是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创客教育,它与职业教育专业相结合,以原有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以及项目学习和任务学习为基础,提升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创新要素,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由原有注重习得技能、形成职业能力的学习,向习得技能基础上革新或创造技能和产品、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学习发展。第二层次的创客教育将是职业院校创客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从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我国职业教育受到中国制造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学生更多的是学习已有技能,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不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学、训”合一的模式。职业院校创客教育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中国创造背景下对推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的有益探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做中学”外,增加了“做中学、做中创造、学中创新”的因素,强调“教、学、训、创”合一教育理念。此处的“创”主要强调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精神及能力。

二、职业院校创客教育价值:从模仿到创造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重视的是学生对现有技能的掌握,这是中国制造背景下的必然结果。而随着中国创造要求的出现,职业教育开始强调学生技术革新能力和产品创造能力的发展。创客教育的平民化创新人才培养特点,将使其成为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中国制造下的职业教育现状:模仿与习得

自人类文明肇始,人类学习的目的便以文化传承为主。传递与接受是传承的首要方式,这成为大多数人对学习的最初认知。职业教育领域的模仿学习由来已久,从古代手工业时期的学徒制职业教育到现代机器工业时代的课堂教学形式的职业教育,凸显的是对学习者技术传承的要求,而非创造性的张扬。

从学徒制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原始的劳动教育成为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活动,“孩子从父母那里通过模仿来学习技能,这是学徒制的最初起源”[2],从古代学徒制到封建社会学徒制再到近现代学徒制,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上,共同的特征是以学徒观察和模仿为主要形式。传统学徒制“教学方式是非计划性的,以模仿和试错为主,学习效率不高”[3]。尽管人类天生具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但在学徒制的技术权威和师道尊严氛围下,学徒并没有太多的创新空间和土壤。他们学习技能是通过不断重复训练,以达到对已有技术熟练掌握的目的。无论是学徒模仿学习还是发展到后来的综合技能训练,主要目的仍是培养能够熟练重复已有技能的劳动者,由此遮蔽了对学徒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

大机器生产带来了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预示着传统的学徒制走向解体。学校班级授课制下的职业教育很难摆脱普通教育的烙印,灌输和接受成为手段和目的。中国近三十年来,职业教育规模越来越大,但其发展仍处于“模仿学习”下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要求较低。这是人们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而职业教育是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认识的结果。由此导致了“无论是在制度安排层面还是在职业学校的教学层面,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对培养创新人才,特别是对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技能训练的关注度远远大于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关注度。”[4]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特别注重与岗位对接能力的培养,但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对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5]这些认识忽视了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不利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

有研究从企业的视角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调查发现,目前在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能力结构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处于较差的水平[6]。另有研究针对广东省的四所高职院校调研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落后[7]。职业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以及实践困境,不仅制约学生个人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表现为:第一、职业教育无法满足社会转型对创新型技能人才的要求;第二、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低水平的重复性技术工作,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和创业;第三、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提升空间有限,当产业调整时,学生转型能力差。

(二)中国创造下的职业教育诉求:技术革新与产品创造

《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进制造强国的战略,突出智力因素和创新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实现制造业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代工者”向“创造者”转变,最终实现中国创造的强国梦。事实证明,高端技术具有垄断性,一个国家只有依靠自身的不断创新才能实现对高端技术的占有和转化。中国制造业的唯一出路是创新,实现创新不再仅依靠少数高层次人才,广大的各级各类技术劳动者都将成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当前的职业教育应突破中国制造背景下的技术传承的藩篱,着眼于中国创造背景下的技术革新和创造。学生不应仅仅满足于普通就业,更应着眼于高水平的就业和创业。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并非是新的提法。在政策层面早已有明确要求,在理论层面亦有较多研究。

从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来看,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国家重要职业教育文件中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不难发现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就不断出现在各种文件中。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政府网站、报刊、相关法规汇编和各种历史文献等资料整理统计而成。

从教育研究发展来看,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教育理论界就曾掀起一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的热潮,大量研究成果出现。经过了八十年代的萌芽期,九十年代的发展期,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繁荣期,之后由于缺少切实有效的实践支撑而逐渐式微。导致随之而来的是对创新教育实施路径的探索,较有代表性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研究性学习的不断发展,突出表现是二十一世纪初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它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开展课堂活动,提倡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8]。这使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这一趋势在职业教育领域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职业教育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较低,培养手段不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缺乏。”[9]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面向产业和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对接实际需求。”[10]以就业为导向,贴近社会,贴近生产,对创新有着更强烈的要求。当下全社会都在大力提倡创新。这就出现了职业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水平低与现实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型技术人才之间的矛盾。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效果不彰有认识上的原因更有缺少有效培养路径的原因。表现在:第一,职业院校认识不到位。当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仍然片面的强调技能训练,忽视了创新能力是人的重要素养之一,是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职业院校学生对于自身成长缺乏信心。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对自身的定位较低,缺乏自信。加之对创造能力理解的偏差,在意识层面上认为自身很难提升创造能力,甚至没有提升的必要。第三,实践中尚无有效的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将面临更多困难,不能走普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道路。因此,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主要困难是缺少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措施和路径。

(三)职业院校创客教育:平民化的创新能力养成之路

创客教育的出现为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它是一种平民化的直观的创新教育,有望成为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它是在进步主义影响下直接受建构主义支持的运动,是基于问题的创造产品为特征的行动,并以外化的人造物(Artifacts,即:产品或技术)为标准来组织创新教育活动和考量创新教育效果。创造不再是口头上抽象的概念或飘忽不定的行动,而成了落到实处的以产生人造物为标志的探究过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有了实在的形态和具体评价标准。“它所体现的革命性力量在于它的平民化效果,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能创新。使用创客空间中的工具,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改变世界。”[11]这一普适性的宣言,揭开了创新的神秘面纱,使职业院校学生重拾创造的热情和信心。对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创客教育适合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原因在于:

第一,从当前职业教育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来看,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不擅长理论学习和应试教育,但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偏爱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而非课堂中的授受式学习。创客教育的平民化不要求学习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实现自己的想法,边做边学,边研边学,知识的学习以适用为目的。创客教育的项目学习、任务驱动、探究学习等恰恰符合了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特点。

第二,从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来看,职业院校普遍认同和采取项目学习和工学一体化的教与学的模式。这一模式与创客教育模式具有一致性。创客及创客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或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职业教育贴近社会的特点能够有更多的现实问题供学生解决,可以营造一种真实的创新能力训练环境。职业教育中已有的培养模式经过提升改造完全可以成为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成熟模式。

第三,从职业院校资源和条件上看,创客教育需要创客空间,而创客空间的物质基础是设备和条件。与普通教育重新建设创客空间不同,职业教育中有大量的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可以利用,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创客空间,这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职业院校开展创客教育有着先天的条件优势。

第四,从职业教育学生评价来看,职业教育不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而是以任务的完成和具体产品作为标准,这与创客教育评价中强调过程更重视产品不谋而合。创客及创客教育强调产生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创造人造物的特性。学生不再羞愧于考试的低分数,而是自豪于自己有创意的产品上,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三、职业院校创客教育路径:从宏观到微观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但“要防止过分强调技能本位,……不能把学生等同于流水线上的操作手和工具。要引导他们的创新思维:一是好奇心,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二是想象力,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三是批判性思维,挑战已有的知识、技能,寻找更新更好的答案。……努力塑造一大批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适应能力,有责任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的大国工匠”①,这已经慢慢形成共识。创客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其实施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宏观导向:政府政策与条件的支撑

随着全社会对创新教育的重视,国家各层面已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创客及创客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层面,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学校的创新教育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地方层面,深圳市率先下发了《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和《深圳市中小学创客教育课程建设指南》,北京、上海也出台了相关的支持措施。这些措施针对的是普通教育领域开展的创客教育,适用于大中小学创客教育。但目前职业教育领域尚无专门的创客教育指导文件。为促进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有效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政策层面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支持。

在导向上,引导创客教育与现有职业教育理念相融合。职业院校创客教育并非脱离当下职业教育实践的教育,而是与现有职业教育融合度非常高的教育形式。它不是对现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颠覆,而是对现有职业教育的完善与提升。它使师生形成一种开源、跨界、创新、分享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提升创新能力。创客思想与职业教育思想有许多融通之处,应注意引导职业院校挖掘二者的共同性。例如当前职业教育中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与创客精神有着内在的联系。创客教育所体现的对一件事情的执着追求和技术革新,这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12]。

在措施上,加大对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支持力度。一是制定职业院校创客教育实施指导意见,规范其教育目的、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引导进行基于职业领域的创客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二是提供经费和条件。创客教育的实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设备和条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支持。同时鼓励职业院校与社会的创客空间开展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与实施教学,共同进行技术攻关;三是加强对职业院校创客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升广大教师的创客意识,提高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创客教育的要求。

(二)中观改革:学校课程与教学的调整

开展职业院校创客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上。职业院校创客教育课程通常是以项目和活动的形式出现,由三个部分组成:一组活动、作为实践社区的创客空间以及作为创造者的身份[13]。一组活动指的就是创客课程。创客课程必须反映以下特征:动手做,开放和分享,大胆尝试,容忍失败,迭代设计,注重美学,打破年龄歧视,强调个性化学习,技术要素,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等。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形成完整的创客课程和教学体系。如小学阶段的课程:发明制作一个有趣的玩具;用Scratch简单编程;学习定格动画制作等。中学阶段的课程:制作组装电动玩具;用简单图形软件绘制个人头像;学会简单的电子元件的焊接;学会用MaKey套件组装触控设备等。高中阶段的课程:用树莓派、Arduino或其他开源硬件解决日常问题;制作自己的机器人;学会编制一个游戏展示你的数学才能等。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创客课程。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创客课程建设薄弱,现有课程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购买校外教育服务公司的商业课程,二是在学校原有课程基础上,结合创客教育思想改造而成的课程。一方面,由于教育服务公司带有明显的趋利性,他们缺少系统的育人理念,从其购买的创客课程,没有完整的目标和课程体系,针对性和再生性不强;另一方面,自身改造而开发的创客课程,由于教师们对职业教育创客课程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入,所以质量不高。这两类课程未能完全体现出职业院校创客课程开发所应遵循的八个特征:目的;相关性;时间;复杂性;一定的强度和挑战;多维性;共享性;新颖性[14]。

加强我国职业院校创客课程与教学建设,必须从外部的课程引入过渡到学校内部的课程创生,由普适性的创客课程过渡到构建有针对性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创客课程,这就需要引进创客教育专家与学校教师组成创客教育开发团队。首先,职业院校创客教育课程开发要与专业相结合。在一般创客课程训练的基础上,逐渐深入到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专业领域,这是开展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沃土;其次,职业院校创客教育既是独立的教育模式,又可以当做创新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运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具有创客思维的专业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创客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去,真正做到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最后,营造有效的职业教育创客空间。一是彰显创客空间中的创造性氛围。在空间中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具体的问题,提出有创造性的想法,并努力将这一想法通过具体的行动变为现实;二是改造原有的校内实训室。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和条件,将新的创意和原有的设备结合起来,基于专业教学进行创新教育;三是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与社会联系紧密的特点,以创客教育空间为平台,将校内与校外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合力。

(三)微观变革:学生学习意识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实现必须深化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在意识层面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尤其是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研究证明,职业院校的学生缺少学习自信心。开展创客教育首先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使他们深刻理解学习包含的三个层次:获得知识的学习、社会参与的学习和创造的学习。这也与布卢姆认知理论中的初级认知目标(记忆、理解、应用)和高级认知目标(分析、评价、创造)的分类体系相对应。每项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都包含着这三种形式的学习,只是其比例不同而已。使学生认识到职业院校学生也可以实现学习的高级认知目标。职业院校创客教育是使创造学习最大化的教育形式,通过由学习者(共同体)、共享的人造物与创客环境三者的交互活动实现,形成了以“合作开发共享人造物”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创造性的学习涵括了知识获得学习和知识参与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强调的是对知识人造物的创造,知识人造物可以是具体的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个创意或一个计划,甚至一首歌等[15]。

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创造性学习依赖多种学习方法整合,这些学习方法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学习、体验学习、网络化合作活动学习等。职业院校创客教育问题学习是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学习与探究的结合。项目学习是根据一定的项目任务,在做中学,学习结果是完成项目任务。体验学习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网络化学习指学生通过互联网媒介而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活动学习是指学生在专业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以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而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活动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和对知识的掌握。

这些方法在职业院校创客教育学习中都有所体现,它们呈现一种融合和补充的趋势。学习的内容(问题)来源于现实,以项目为载体,项目任务具有相对聚焦的优点,以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方面的问题为学习内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完成项目,要通过多种途径与他人进行交互合作。这些途径包括现实的合作,也包括基于网络的协作,协作方包括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校外的具体工作场所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员等。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活动和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促进人的认知和元认知的发展,问题在学生个人和团队不断的创新中得以解决。这个学习的过程又以学生的实际体验为基础。可见,这几种学习方法是相互联系和融和的。另外,职业院校创客学习的方法是开放性的,随着新的学习方法的出现,将会有更多的有效方法整合到创客学习中来。

四、总结

科学研究是专业研究人员自上而下的创新,而创客运动是普通大众自下而上的创新,这一变革的力量源于知识霸权的消解。创客时代的新工业革命即将到来,正如安德森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预言创客运动的宝贵契机在于“事业可以小规模又国际化,求工艺又求创新,高科技又低成本,小资成立却能成就大事。打造世界还不知道,但知道后就想要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另辟蹊径,不落入主流经济的框架。”[16]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必须依靠所有劳动者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不能忽视人数庞大的职业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是自上而下知识和技能的传递,钳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而职业院校创客教育是上下互动的双向知识和技能的流动,张扬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开展职业院校创客教育将是职业教育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

注释:

①2017年3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出席由百年职校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中外机构联合举办的职业教育教学法学术研讨活动“百年职教工作坊——职业教育教学法”论坛开幕式的讲话。

猜你喜欢
创客职业院校创新能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小创客”有法宝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