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丽秀
贾 瀛
刘 环
北京延庆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作为本届世界园艺盛会最重要的场馆,既是当今世界先进园艺技术、园艺文化的展示载体,又因“中国”二字,成为国家形象、国家礼仪、国家精神的代表。中国馆将向世人展示什么样的国家形象?传达什么样的文化信念?如何体现园艺特色?作为整体园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馆单体与园区整体如何有机结合,建筑与环境如何交织共融?这些都是设计之初,摆在设计师面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国际博览会是人类社会走向全球化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而在这样全球化的活动中,展示的内容往往却是地域性特征。大家从五湖四海齐聚北京延庆,最希望看到的,应该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这里的“景观”是广义的概念,囊括了建筑风格、植物种类、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等所有可见可觉察的东西。从满足大众观展、游览需求的角度出发,我们办会场所的布局和营建,都应从地域主义的角度进行思考。
地域主义的思想在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和讨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对于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气候水文等特征,大致都采取尊重和顺应的态度,争议点往往集中在历史人文领域,反对对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符号完全的复制和模仿,反对区域保护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1]。
在风景园林的学科领域,可以将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两大类型[2]。自然景观因地理条件的差异性,客观存在地域特征。而人为景观,则加入了更多的人工活动的干预,赋予了更多文化内涵。自然景观胜过人工造景,这是一个基本的共识,但人为景观可以通过巧妙地借用自然景观,温和地融入自然景观,这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巧于因借”的手法,和本土设计中“随形、顺势、延伸、靠色”[3]等策略,是异曲同工的。另外再加入地域性人文精神和文化艺术的表达,可以使人为景观成为地域性自然景观的延续和升华。
北京延庆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是由崔愷院士领衔设计的建筑作品。崔院士通过从业几十年来大量的设计实践工作,提炼出“本土设计”的理念,作为其设计创作的指导思想和灵感来源。“本土设计”的思想与地域主义从方向上来说是一致的,“本土设计”是对地域主义更为精确的解读,和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的一种设计方法论[4]。本土设计思想的核心,就是基于对土地、对每一种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敬畏进行创作,又不拘泥于传统形式、传统技艺,广泛接受用多种的形式语言、材料工艺进行表达。
图2 近自然的山水格局和起伏的天际线
从国家层面来说,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有广袤的平原、巍峨的高山、奔腾的河流,因此中国人向往和崇拜的自然多是有山又有水的环境,“山水和鸣”就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画境”,因此,中国传统艺术画作和园林作品多以山水为模仿原型。相比之下西方园林的发源地古埃及,尼罗河泛滥形成的土壤肥沃、利于耕种的冲积平原才是他们向往的景象和模仿的对象[5]。由此可见,山水格局正是基于中国地域性自然特征衍生出来的独特审美特征和人文情怀。
从区域层面来说,延庆地处首都北京西北部山区,自然环境良好,具有典型的北方山地地带的地域性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较高,保证了全年极佳的空气质量和极高的能见度。
依照上位规划,中国馆坐落于妫汭湖南岸、园区的核心景观区内,是山水园艺轴的北端收头。东临草坪剧场,与西北方的永宁阁和东北方的演艺广场临湖相望;凭湖北眺,可将远处冠帽山与海坨山婀娜的轮廓巧借入画,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和景观视线(图1)。
为获得更好的观景体验,进一步完善中国馆周边的山水格局,塑造起伏的天际线,并消纳一部分开挖妫汭湖时产生的土方,将建筑地坪在原地形基础上整体抬升4m,并且将建筑首层10m高的钢筋混凝土外墙用土包裹起来,只露出二层似坡屋面式的屋架,使得建筑似从地面缓缓生长起来,与天田山上的永宁阁形成掎角之势,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园区内近自然的山水格局和起伏的天际线,使园区内外、近景远景之间达成了自然地域特征上的统一,也更契合中国典型的审美情趣(图2)。
园林和园艺,均源自于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向往和模仿。如果说未经人类改造的原始自然是“第一自然”,那么为了生存,对自然进行轻度改造,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为目标,这样的自然便可称为“第二自然”。而园林、园艺活动又融入了审美的需求,对于自然的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强,增加了个人意志的传达,可称之为“第三自然”[6]。我们国家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极其厚重的农耕文化背景。我们的祖先满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与大江大河、崇山峻岭的博弈中,凭借智慧和经验,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的力量逐渐增强,使得我们一度忘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今天,我们重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对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秉承的“人与天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我们国家的发展理念和文化信念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面,这就为中国馆及其周边环境的地域性表达指明了大的方向。
相较于北京东南部平原地带,延庆山区夏季更为凉爽,是有名的避暑胜地,而冬季也更为寒冷。山势起伏,缺少平整的地带建造房屋、栽植作物,本不利于生产生活的开展。我们的祖先为了应对这样的自然条件,凭借无穷的智慧,因山就势,发明出“窑洞”和“梯田”这两种适合北方山区的营造模式。窑洞,利用土的保温隔热作用,用最经济的方式,创造了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在倡导绿色节能建筑的今天,我们依然采用覆土的方式,给中国馆保温降温;梯田,则是生活在山地地区的人们为了增加耕种面积,对自然山体进行改造的结果。层层叠叠的梯田正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取得平衡和共生的发展理念。我们将中国馆周围的覆土整理成类似梯田的形态,就是要用这种自然景观和人文艺术共荣的景观手法,表达对地域性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随着“梯田”概念的确立,梯田挡墙的材料及工艺选择便至关重要。延庆地区的山体组成成分多为石灰岩,即石头山,因此盛产石料。行走于山地之间,最为常见的,诸如挡墙、水沟等工程设施,也多是由毛石砌筑而成的。考虑到毛石砌筑墙体对于石材质感、种类、颜色,以及施工工艺苛刻的要求,我们最终选择采用一种更经济、简单,却更为生态的设计材料——钢筋石笼来构筑挡土墙(图3)。
图3 梯田中的中国馆效果图
图4 加筋土挡墙做法示意图
图5 中国馆鸟瞰效果图
图6 中国馆景观效果图
相比于毛石挡墙,钢筋石笼挡土墙有效规避了对原材料和砌筑工艺、手法的苛求。只要是来自延庆本地的石料,不论颜色、质地、形状,统统装进预制圆钢网片编成的石笼当中。石料间的差异反而为原本单调的挡墙增添了色彩和变化。恰逢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当中,在对海坨山赛场进行地形整理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石料的产生。在延庆区委区政府和世园局的统筹协调下,顺利将冬奥会建设项目多余的优质石料调配到世园会项目现场,实现了资源的合理调配和有效利用。
梯田石笼挡墙由于均为回填土且回填坡度较大,如不加额外措施,存在整体滑移的风险。在岩土工程设计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我们对坡度超过1:2的陡坡区的梯田部分采用了加筋土挡墙的措施,来稳固土体(图4)。加筋土挡墙是市政边坡设计领域一种已经成熟的稳定土体的手段。利用有机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的土工格栅,间隔30~45cm铺设一层,如同沙袋外层的麻袋包一样,将土体分仓装袋,再将格栅之间的土体分层碾压夯实,通过土壤颗粒与有机材料之间巨大的摩擦力,将原本松散易滑移的边坡结构,转化成如同沙袋堆筑的防洪堤一般牢靠的加筋土挡墙,确保了梯田土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作为山水园艺轴末端最高潮部分的展示,建筑师采用了“点景”的策略,由放射状排列的椽状梁和起伏的环状屋脊共同构成一个沿中轴对称、呈半圆形环抱的坡屋顶结构,外部采用琉璃色喷涂,色彩和造型似中国传统吉祥器物“如意”。屋脊即山脊,屋脊向南环抱,临水而居,形成山环水抱的总体布局,藏风聚气,吐纳阴阳。游客自南向北参观,地势逐步抬升,给人以威严庄重之感。屋架下方是光伏玻璃组成的屋面板。延庆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年日照达2 800h,是北京市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建筑采用光伏玻璃这种半透明的材质作为屋面板,屋面板下层采用膜结构覆盖,使得建筑内部好比一个大的温室,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保温效果,同样是对于地域性自然气候特征的回应及对传统农业措施、生产智慧的提炼和展示。
中国馆似一柄如意,在两侧梯田花草林木的包裹和烘托之下,陈列在妫汭湖南岸。建筑与风景浑然一体,有机生长在一起,相互映衬,既突出了地域性特征,又展现了人为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和统一(图5、6)。
由于该项目建筑与景观设计内容高度的一体化,以至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图纸表达内容方面、相关专业配合流程方面、工程量计算方面,乃至设计流程管控方面,均出现了以往项目没有遇到的情况,中国馆项目设计团队也突破了许多诸如专业划分、权责划分、设计范围划分等一般项目约定俗成的、模式化的流程和壁垒。随着人工营造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建造价值观越来越广泛的为大众所接受,项目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建筑与室内外环境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设计理念的变化必将引发设计工作的配合模式、设计师知识结构组成、设计图纸表达方式等一系列的调整。传统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式的设计模式势必无法满足需要,设计师对全专业的了解与把控,应是未来项目的普遍要求。
中国古代的园林多称为“台”,如章华台、姑苏台。用“台”来定义美好的场所,皆因其给人带来的水淹不至、安得其所的安全感,和居高临下、万众敬仰的优越感。中国馆山水和鸣的骨架结构将建筑托于高台之上,亦与中国的地域性人文精神相符合。延庆地处山区,植物的物候变化晚于城区,春季回暖晚,秋季降温早。据此我们尤为注意对于早春开园时节有表现的植物品种的选择,以及秋季有季相变化的彩叶植物的运用。灵台之上,佳木秀而繁阴,共同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中国自然山水画。
图7 中国馆前广场效果图
栽植位置:广场南部入口门户区
特色栽植:海棠+馒头柳+白皮松
延庆气温回暖晚于市内,4月底开园之时,多数树木还未发芽返青。馒头柳能够较早的展现春意,白皮松四季常青,海棠春花绚烂。入口区以白皮松为背景,以海棠、馒头柳为前景,在开园之际,打造花红柳绿的春季门户景观。
栽植位置:中央广场周边及建筑主要出入口周边
特色栽植:榆树+国槐+元宝枫
榆树和国槐都是北京乡土树种的典型代表。不仅因其生理性状适宜北方气候土壤条件,分布广,抗性强,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北方人的心中,少时在大槐树下乘凉,或在大榆树旁嬉戏的回忆,就是最浓重的乡愁,这2种植物蕴涵的文化影响力深入人心。因此,在即将步入中央广场的入口两侧,以及中央广场的绿岛上,均栽植了高大的榆树,周边绿地中搭配栽植了国槐。大榆树近15m的树高有效弱化了建筑的体量,使建筑原本巨大的屋檐仿佛被郁郁葱葱的树冠托举起来;宽大的树冠为会时在广场上等候入场的游人提供了林荫庇护。
围绕着中央广场,还有建筑主要出入口附近组团式地栽植了若干元宝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世人自古以来难掩对红叶的喜爱。秋高气爽之时,又是北京友人相伴出游的最佳时节,为此,栽植元宝枫为秋季的中国馆增添一抹色彩(图7)。
栽植位置:梯田区域
特色栽植:“蕴育”拂子茅+五叶地锦+迎春+山杏
梯田区域是中国馆最具特色、最核心的景观展示区,表达的是对梯田这种有着悠久传统、代表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智慧的模仿和致敬。梯田部分主要栽植植物的选择也是一波三折。
原本设计栽植真正的农作物小麦,主材成本较低,且原汁原味。后考虑到会期需要间苗、收割、轮作,管护成本较高。且作物栽植初期株行距较大,景观效果不佳,故考虑修改方案。
经过市场调研比选,首先选择新麦草作为替代作物品种。新麦草也叫俄罗斯野黑麦,长寿命、多年生疏丛型禾本科牧草,也属于麦类作物,形态具有麦类作物共同的特征。具短而强壮的根茎,寿命可达20年以上,叶片多而柔软。分蘖能力强,再生能力好。抗寒、抗旱、耐践踏,在畜牧业和草业领域广泛使用,可用于牲畜饲料以及退化草地的补播和改良。
但是新麦草本年度未进行检验检疫,市场上没有在售种源,只得再次替换主材。最终选择“蕴育”拂子茅这种近年来兴起的观赏草品种,代替麦类植物,呈现“风吹麦浪”的效果。
位于建筑外侧的梯田部分,局部坡度较陡,苗木立地条件不佳。我们在对相似地域环境下的植物进行筛选之后,选择山杏作为主要栽植品种。山杏是北京山区较为常见的花灌木,时常大面积成片生长在怀柔、延庆一带的山地、丘陵地带,极其耐寒,早春时节,一派山花烂漫的景象。
此外,梯田部分层层叠叠的钢筋石笼挡土墙略为生硬,边界过于硬朗,不够自然和生态。因此我们沿石笼墙上部墙根,栽植了五叶地锦和迎春这类垂挂类植物。用植物手法柔化墙体边界和棱角,让攀爬类植物沿着石缝蔓延生长,最终使硬景更自然,与周边环境更融洽。
栽植位置:建筑二层南侧出口平台、地下一层北侧平台
特色栽植:造型油松+景观山石
松,因其凌风傲雪、四季常青的特征,成为中国文人风骨的象征和推崇的对象,也必是中国水墨画中的常见元素。山水园艺轴连接着园区1号门和中国馆,以油松为主题植物,为游客展示一幅立体的中国长卷。游人从园区1号门进入后,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由形态各异的油松和层峦叠嶂的山石共同构成的“百松云屏”的景象。中国馆坐落于园区山水园艺轴的端部,应该在植物选择上与山水园艺轴的主题形成一定的呼应和延续。因此,我们在中国馆二层南侧两端的观景平台处,和地下一层北侧出入口处,精心挑选造型独特的油松搭配自然山石,以天空和水面为背景,以出入口大门为画框,构建一幅立体的中国画,作为几个主要出入口的景观照壁。
中国馆环抱的广场,中央核心区是一个正圆形的水景。水景的外环是1.8m宽、环形的地面石材雕刻,雕刻主题是“二十四番花信风”。在古代物候学知识中,所谓花信风,实际是指应花期而至的风。人们为每个节气挑选一种花期最为准确的花作为代表,名为这一节气的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风”说法由来已久,而每个节气的代表花卉因年代更迭、各地气候差异,并无一个公认的说法。我们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选择木兰、山茶、桃花、李花等二十四种花卉,抽象为二向连续图案,串联成环,结合海水江崖的纹样,整体构成类似瓷器的环形地雕纹样,寓意物候轮回,生生不息。
圆形水景直径30m,由3m宽的隔离水沟和6m宽的瓦屋面组成,中间有一个直径13m的圆形孔洞。水从水沟中均匀溢出,沿瓦片间的凹槽流下,顺檐口从中央孔洞中跌落至地下一层中央的浅水面,形成四水归堂的效果。古时农事活动靠天吃饭,雨水对于农民来说异常珍贵。雨水丰沛,意味着收获,北方少于地区,更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中国馆以现代工程手段,模拟了秋水时至,云行雨洽时的景象,地下一层的游客可沿屋檐下方的环形走廊游览,仰望檐口的水帘,聆听那类似沛雨甘霖跌落池塘时的沙沙声,引发人们关于家乡、关于收获的地域性联想,从而引起文化精神层面的共鸣(图8)。
图8 四水归堂水景观效果图
如今,国际上各式各样的博览会是人类文明全球化的产物,而这一产物的内涵,却是对地域性自然资源和文明成果的展示。对于博览类建筑、景观的设计,人们能够很自然地想到对于地域性特征的挖掘和展示,而具体特征点的选取和提炼却很难把握。有些特征过于尖锐,有些特征不具有普遍性,有些特征不好表达,有些特征无法引起共鸣。
在世园会中国馆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环境的地域性特征,努力寻求人为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荣,无论建筑还是景观,都仿佛原本就生长在这里,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相映成趣。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人文精神的地域性特征,思考脉络从观赏园艺的起源到人与自然的对话,最终在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农耕文明的发展之间,找到了并行的轨迹,提炼出能够引起共鸣和具有普世价值的地域性文化特质,向五湖四海的游客回溯了中国观赏园艺的起源以及我国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智慧。
注:文中图片均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项目信息:
业主单位: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事务协调局
建设地点:北京市延庆区
景观面积:5.4万m2
项目状态:在建
设计时间:2015年8月—2018年7月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主创:崔愷、史丽秀、刘环、贾瀛
设计团队:崔愷、史丽秀、刘环、贾瀛、李旸、路璐、齐石茗月、刘卓君、盛金龙、魏华、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