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莹,李小寒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基础教研室,沈阳 110122)
糖尿病是以慢性渐进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025年糖尿病人口数量将达到3.8亿,如果没有任何干预措施应对,该数字还将增加1倍。在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已达9.7%~11.6%[1],总患病人数超过1.14亿,约占世界糖尿病人口的三分之一。2018年,中华医学会公布的数据表明未诊断糖尿病比例高达63%[2]。由此可见,中国的糖尿病高发态势十分严峻,给社会医疗和经济生活带来的现存和潜在的负担不容忽视。
不同于其他疾病,糖尿病患者个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变疾病的发展进程[3]。只有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才能有效延缓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4]。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不仅需要临床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管理和教育,更需要患者的自我管理[5]。自我管理能力是指慢性病患者能够管理自身疾病症状,调整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状态,并能够改变惯有的生活方式的能力[6]。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体现在自我管理行动或互动上,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食、正确用药、规律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等[1]。生活质量作为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的首要目标,在过去5年里仍广泛地被应用于糖尿病的研究中。然而目前在提高糖尿病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结果收益仍然微小,仍需要更多组合进行优化与试验[7]。在慢病管理工作中,研究者普遍假设了自我管理能力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但糖尿病自我管理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8-9],因此,本研究拟探讨两者的相关关系,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5月至12月选择沈阳市内五区 (和平区、皇姑区、沈河区、大东区、铁西区) 主要街道的共计10个小区型社区中的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经医院确诊为T2DM;确诊时间>3个月;常住人口;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沟通障碍者;精神疾患者;孕妇;非糖尿病引起的各种严重器官病变。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2部分。
1.2.2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10]:量表内容效度指数 (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 为0.89,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01。该量表从多个方面评测患者近3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包括6个维度,共含36个条目,包括饮食管理7个条目、运动管理5个条目、药物治疗6个条目、血糖监测7个条目、并发症监测5个条目及危险因素管理6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范围从“从不”到“总是”,正向条目中“从不”得1分,“偶尔”得2分,“一般”得3分,“经常”得4分,“总是”得5分;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得0分。整体量表得分范围为30~180分。各维度得分越高,反映所在维度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越高;总体得分越高,反映糖尿病患者总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越高。
1.2.3 生活质量量表 (SF-36v2)[11]:共包括8个维度,36个条目,分别为生理机能 (physical functioning,PF) 10个条目,生理职能 (role-physical,RP) 4个条目,躯体疼痛 (bodily pain,BP) 2个条目,一般健康状况 (general health,GH) 5个条目,活力 (vitality,VT) 4个条目,社会功能 (social functioning,SF) 2个条目,情感职能 (role-emotional,RE) 3个条目,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 5个条目。SF-36v2维度分计算过程如下, (1) 原始分,将条目按所属维度编码,求和同一维度的条目分数,计算原始分数; (2) 转换分,将原始维度条目分数转换为0~100刻度的分数; (3)维度标准分= (维度转换分-常模平均分) /常模标准差; (4) 基于常模维度分=50+ (10×维度标准分) 。
基于常模[12],生理健康总分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 和心理健康总分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 换算过程[12]为:(1) 将PCS和MCS换算为标准分; (2) 按照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标准,将PCS和MCS换算为基于常模的总分,MCS=50+(10×MCS标准分);PCS=50+ (10×PCS标准分) 。
征求社区街道办事处的口头准许,获取支持和配合。向符合研究条件的居民解释研究目的、意义和过程,获取居民的知情同意和参与意愿。告知患者自愿填写问卷,或由调查员代填。问卷填写完成后,确认问卷是否有缺失的项目,要求患者填补,若该选项患者仍不愿作答,则也视为完成。发放945份调查,实际回收问卷调查945份,回收率为100%。逐份核查回收问卷,对于在同一子量表内所有条目选项相同或有20%以上的条目为缺失的问卷,将其视为不合格,最终剔除了1份不合格问卷,有效问卷有944份,有效回收率为99%。
应用Epidata3.1录入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本研究中,一般资料中年龄、身高、体质量等指标均呈正态分布;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分,生活质量量表中的PCS、MCS和基于常模的维度分均为正态性分布,所以采用频数、百分率、构成比、±s描述人口学资料、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由于原始资料是等级资料,相关分析过程中主要应用了非参数相关分析法,相关系数以Spearman相关系数表示。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与调查的患者共计944例,女492例 (52.1%),男452例 (47.9%);平均年龄 (62±11) 岁,身高(165±8.7) cm,体质量 (68±24) kg,平均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为24.6±4.4;平均病程为(7±6.6) 年;已婚或同居者占88.6%;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病者511例 (54.1%) 。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社区T2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平均为 (104.02±18.97) 分,总评分范围为31~185分,转换成标准分为 (2.89±0.52) 分;为便于条目间比较,采用标准化得分进行计算,如表2所示,社区糖尿病患者在预防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监测方面得分较高,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得分较低。
表1 参与调查者的一般资料Tab.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nts
表2 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 (n = 944)Tab.2 Self-management of T2DM patients (n = 944)
沈阳市社区T2DM患者PCS为 (50.00±9.83) 分,MCS为 (41.61±11.27) 分,说明其生理健康平均水平基本等同于全国普通人均水平,而MCS降低约8.3分 (即83%个标准差),表明显著低于全国普通人均水平。其中以BP降低程度最小,以MH减低程度最大,见表3。
将自我管理的总分和各维度分与生活质量的PCS和MC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沈阳市社区T2DM患者的PCS与自我管理总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并发症监测、危险因素控制的相关性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自我管理总分与MCS不存在相关关系。饮食治疗与MCS呈显著的负相关, 危险因素控制与MCS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水平越高,心理健康越差;危险因素 (吸烟、酗酒等) 控制的管理水平越高,心理健康越好。见表4。
表3 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分 (n = 944)Tab.3 Scores of dimension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T2DM (n = 944)
本研究调查评估了沈阳市内五区的944例T2DM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显示,沈阳市社区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患者从事频率最高的行为是危险因素的预防,这与倪云霞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由于社区对吸烟、酗酒等行为教育重视度高,患者的认知水平较高,从而有较强的依从性。从事频率最低的行为是饮食管理,这与韦妹爱[14]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与部分研究[9]结果不一致。结合条目分析可发现,患者的“食用低糖、无糖饮食”行为在所有条目中得分最低,反映出患者对无糖、低糖食品可能存在不信任的心理。国外研究[15]发现,无糖或低糖食品会在饮食方面有助于患者对甜味的满足感,无糖食品如无糖果冻会减少糖尿病及肥胖的程度。这一方面说明了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不充足,慢病管理的教育工作可能存在漏洞;另一方面间接提示中国无糖制造业可能仍欠发达或者存在不诚信现象,进而削减了患者的购买欲望。
表4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n = 944,r)Tab.4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within T2DM patients (n = 944,r)
本研究发现,沈阳市社区T2 DM患者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正常人均水平相似,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正常人均水平。提示T2DM疾病本身在心理健康方面对沈阳市社区T2DM患者的负面影响较生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大。这一结果与何叶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糖尿病患者在行为管理时可能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负性情感比较严重,提示社区工作者可能忽视了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教育支持或干预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总体自我管理水平越高,生理健康水平可能会越高,而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没有变化。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抑郁情绪,提示自我管理行为的提高可能会更多地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健康部分,而心理健康部分需要更专业的支持。研究结果显示,饮食管理与患者的心理健康呈负相关,WORSLEY等[16]指出饮食行为的改变可能会影响情绪状态,还容易导致抑郁情绪。近年也有研究者[17]发现在对饮食行为进行干预时,治疗可能更多地是影响饮食行为,而对情绪没有显著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管理行为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健康起正向作用,而对心理健康可能没有正向作用。提示了社区慢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我国社区慢病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同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社区慢病管理工作不能忽视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