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 刘雁翎
[摘要]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工艺凝结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和审美追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传统工艺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具有地域性,反映不同地方的风俗情趣。近年来,传统工艺的发展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和困境。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如何传播我国传统工艺,对于其保护和传承以及传播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传统工艺;传承危机;传播路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已經成为文化自信的一项重要内容。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他解释文化自觉即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深刻体现。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指导传统工艺实现振兴的方向。
“传统工艺”在该文件中作了明确定义,“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不能替代的特性”。从一般意义上理解,传统工艺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拥有民族或地域特色;反映民众日常生活和审美观念;表现民众的创造性制作成果和大众的历史传承。
一、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传承与世界价值
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很多都带有浓厚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一系列传统工艺还被列入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共有40个项目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我们可以列举出属于传统工艺的项目共14个,占据了名录总量的约三分之一。
在国务院公布的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项目中,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的项目约占26.2%,共362项。因此,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和传播,不仅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具有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意义。
诸如中国的“文房四宝”一笔墨纸砚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文房四宝”的制作工艺也蕴含了丰富的艺术表达和工匠创造。“每制作一块澄泥砚需要制作者600次的手工揉捏,一方巨砚熔铸了14位砚雕师6年的心血”。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表达途径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虽然现代化的书写方式弱化了笔墨纸砚的使用地位,但是由于文房四宝所承载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它们又逐渐回到了国人的书房。
被誉为“纸中之王”的宣纸,产于安徽泾县,纸白如雪、墨韵清晰。自唐代就被列为贡品,在清代嘉庆年间远销欧洲,并曾在巴拿马的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安徽宣纸在2009年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阿这项传统工艺有一百多道制作工序,对水质、原料、器具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文房四宝”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书写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它们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记录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传递了中华文化的审美情趣和对世界的认识。与“文房四宝”息息相关的另一项内容便是同样选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书法。借助于古代的“文房四宝”,一代代书法艺术大家通过汉字书写,以创造性的笔墨韵律,传达出中国人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二、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危机
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社会,当今全球呈现出多旋律多重奏的语境,传承和传播传统工艺的历史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城镇化、市场化、商业化、信息化依然主导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变迁。
酒香亦怕巷子深。由于传承方式的局限和传播渠道的不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工艺,依然面临着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危机。中国传统工艺的主要传承方式是手口相传,也就是大众所熟知的师傅带徒弟。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传统工艺的市场化发展之路并不顺利,许多传统工艺的门类缺乏市场的竞争力,正面临日益萎缩和后继无人的危机。“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间。在我国,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和传播的工作落后于其消亡的速度,于是,整体的传统工艺的现状出现了岌岌可危的情况。
清代《铜梁县志风俗篇》记述,“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伴以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闻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在明清时期,铜梁龙舞就享誉川渝。据史料记载,当时每年的春节元宵灯会,会吸引很多民众来此赏龙灯、观龙舞。铜梁龙舞发源于“中国的第四大古城”安居古镇,距今有1500年的历史。铜梁龙舞的一项核心传统工艺被称为铜梁龙彩扎工艺,个体传承是这项工艺的主要传承方式。一对一传授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将这项工艺完整地传承下去,弊端是传播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彩扎工艺传承人也出现了老龄化趋势,由于工资低、技术要求高、工作环境差以及发展前景不明等具体现实问题,年轻一代往往不愿再继续传承和传播这项工艺。罗晓欢曾对重庆漆器的现状做了详细考证图。发源于古代巴国的重庆漆艺,与北京、扬州、福州漆器并称为中国四大漆器,其技艺现如今的发展却困难重重,辉煌不再。究其原因,也面临后继无人、市场化发展缺乏竞争力的困境。
三、网络新媒体时代的中国传统工艺传播
在媒介即信息的社会环境下,传播已经成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于2011年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些文件均指出,传媒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回鉴于新媒体已逐渐成为传媒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媒体也逐步转向融媒体发展,新媒体的传播力将极大助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传播。
(一)传统工艺文化传播的传统形态
早在20世纪末期,我国就有以传统工艺为主题的书刊出现,以图文的形式展示民间工艺的不同品类。1983年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成立,之后出版了《中国民间工艺(中国民艺)》杂志。2018年1月,中国民协创办的专业学术刊物《民艺》创刊,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面向民间文艺和工艺的学术类期刊。中国科学院和大象出版社在2017年出版了20卷的巨著《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内容涵盖了漆器、陶瓷、景泰蓝、造纸、印刷、民间手工艺等。书刊的特点是专业性较强,内容详实,但是由于体量大对于大众化的传播效果有一定的限制。
中国拥有数量不菲的传统工艺,随着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作为文化传播重地的电视媒体也承担起了这项责任。近几年,从中央电视台到省市级电视台都开播了以“非遗”为主题的节目,诸如《手艺》《留住手艺》《非遗中国》《美丽非遗》等,更广泛地传播了传统工艺,提升了传统工艺在大众中的影响力。以中国传统工艺为核心内容,用综艺节目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是一种有效的传播形式。北京卫视在2015年11月播出的《传承者》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节目创造性地将“非遗”与综艺娱乐元素结合,实现了“小众”题材的大众化,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纪录片是传播中国传统工艺的主要方式。纪录片的多方位、全角度的记录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传统工艺的内涵。《中国文房四宝》是由央视纪录频道和安徽卫视联合播出的纪录片,以《博采》《造化》《匠心》《时风》《传播》和《遗产》六个主题,追溯了中国“文房四宝”两千年的发展历史。由从湖南长沙战国墓群出土的世界上第一支毛笔楚笔为源头,以不同的人物故事讲述为表达方式,有宣笔工艺大师佘征军、中国制墨大师汪培坤、女书传人何静华等。纪录片的内容不仅立足于中国历史,更从欧洲的宗教革命和文艺复兴为全球视野,展现了“文房四宝”的传承与传播的历史路径。
(二)移动互联催生传播形式多元化
利用移动互联可以进行多种不同形式的传统I艺文化传播,如网络平台、爱好者论坛、社交媒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手机APP应用以及目前发展迅速的VR技术。借助互联网的特性,传统工艺的传播也逐渐出现了从单项传播到交互传播的发展路线,工艺传承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平台,以故事讲述、影像展示等多种方式传播传统工艺文化。
尽管网络已经改变了众多事物的传播形态,但是对于中国传统工艺来讲,对网络新媒体的运营还缺乏一定的力道,主动性与创新性还显得不足。1993年,北京大道文化节目制作公司与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中心共同创办了中国民俗网,该网站算是国内较早致力于传播民族文化、介绍传统工艺的网站,重心依然是学术交流。2000年之后,国内陆续出现了传播民间艺术的网络阵地,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网和民间藝术网等,由于网站的专业性强,传播的影响力依然有限。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强调的是其即时性、互动性、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技术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信息进行整合,以全媒体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的形态极大地拓宽了传播的空间。以剪纸的网络传播为例,这项民间工艺以新技术为依托,借助网络媒体、电子书、GG插画等多项应用,改变了人们接触和了解传统剪纸的途径,使得剪纸艺术的信息内容和艺术表达更加丰富。2017年7月,首届中国匠人大会在杭州举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互联网为传统工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催生了一批“电商化匠人”,有年轻人又重新对传统工艺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也在逐步寻找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传统工艺职业发展的机遇。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为整个传统I艺产业的创办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微信和微博是国内两类主要的社交媒体。数据显显,微博在2018年的用户规模为3.37亿人,在整体网民中,微博用户比达42%。[10]微信用户数量2018年突破了10亿。在社交媒体受到热捧的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逐渐碎片化,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与中国传统工艺相关内容的传播,不仅可以在量上广泛覆盖到社交媒体用户群,也改变了受众在空闲时间接收信息的习惯,一改只能是传统电视节目接收的固化方式,更有利于大众接收和了解与中国传统工艺相关的信息,拓宽和加深了传播渠道和。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截至2018年12月28日,搜索微信号公众平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共254个,以“传统工艺”为主题的共60个。《传承者》在微博上开设了官方账号“传承者Inheritor”,从节目开播到2018年12月25日,微博发布的数量为2087条,粉丝数量达到了20.7万。传统工艺的传承人往往也直接利用这类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在微信、微博和QQ上传播信息,通过线上线下活动进行交流,并且通过微信群或者公众号等形式建构了共同的意义空间。
(三)网络视频崛起,“微传播”的“大能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人们进入了微视频时代,网络的各类型节目异军突起,吸引了大量青年受众群体,并且还在不断地吸纳有传统收视习惯的受众群体。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了4.24亿,网络视频用户的规模是6.09亿,网民使用率为76%;手机网络视频的规模是5.78亿,网民使用率为73.4%;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74.1%的网民使用短视频应用。8视频传播的媒介形式能更加有效地拉近工艺传播与大众的距离。
以“非遗”题材电影《定军山》和韩国饮食文化的热播电视剧《大长今》为例,前者完整地展示了京剧的表演艺术,后者形象地呈现了韩国饮食的精耕细作,视频节目的传播力能把传统工艺的内容更好地展现给大众。网络节目的兴起将给中国传统工艺的影视题材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非凡匠心》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范例。该节目是由华传文化策划,电广传媒、湖南省文化艺术产业联合出品。节目的主线是寻找传统工艺匠人,探寻国宝文化。该节目在北京卫视和优酷平台同时播放,截至2018年12月28日,平台的总播放量约为7312万,豆瓣评分为8.7分。4《如果国宝会说话》就很好地阐释了纪录片如何与微视频相结合进行传播。该节目共100集,分为四季,每一集时长5分钟,介绍古文物以及其表达的文化内涵。该节目的营销充分借助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不同新媒体形态,豆瓣评分高达9.4分。
(四)加强品牌建设,培养“百年老店”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是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之一,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扩大其传播效果,品牌化是实现这一理念的现实路径。世界闻名的LV品牌就是从手工技艺起步的。百年前,年仅14岁的路易·威登,从瑞士辗转到达巴黎,从行李箱工匠的学徒起家,创立了享誉全球的名牌LV。可口可乐的广告《剪纸篇》就成为品牌春节营销的经典,片中将民俗文化元素与新春团圆的意境结合,恰如其分地传递出中国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情感。品牌建设之路是中国工艺传承与传播的发展方向。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养更多的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五)重视传统工艺的跨文化传播
传统工艺的对外传播也是文化传播的现代议题。不同国家的传统工艺所体现的正是这个民族的风貌,如日本的木竹、和服,瑞士的制表业、家居彩绘等。相对于“俄罗斯套娃”在国际上的传播而言,“惠山泥人”的传播就显得不尽如人意了。在世界知名手工艺在线销售平台Etsy上进行搜索,在2018年12月26日所显示的结果,“俄罗斯套娃”有9292个搜索结果,“惠山泥人”的数量仅为5条。现当代,公共外交也是对外传播的主要方式,法国也有很多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文化的传播工作中,俄羅斯套娃的国际传播就充分发挥了留学生和当地俄罗斯民众的民间力量。中国也开展了一系列的传播活动,原文化部就致力于打造“欢乐春节”品牌,希望借此平台为依托,传播中国丰富的文化内容。以浙江省为例,在2014年1月,美国加州举办了“2014年欢乐春节——浙江传统手工艺走进美国过大年”活动,作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人报纸之一的《侨报》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相关报道。技术的进步推进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因此,民间活动的传播可以与新媒介相结合,从“以我为主”到“借船出海”,再到多渠道相互配合的方式,提升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四、结语
从古代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篆刻、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的中国雕版、节日民俗贴在木门窗格上的中国剪纸“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龙泉青瓷、走过万里丝绸之路的桑蚕丝织,以及书写了中华人文精神的中国宣纸,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品类丰富,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哲学、审美、民俗和情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文明的活水正蕴藏在中国传统工艺的隽永与华美之中。中国传统工艺传播的核心是“人”,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从单向度的传播发展到大众传播,从传统的传播形态转换为“微传播”的巨大潜能,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环境下,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传播遇到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相应地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①腾讯2018年季度财务报告。
②据新浪微博官方账号“传承者Inherior”统计。
③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④数据分别来自优酷网和豆瓣网。
⑤数据来自豆瓣网。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J].民俗研究,2003(3).
[2]国办发[2017]2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chengeco-ten/2017-03/24/content5180388html.
[3]罗微,高舒.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小.艺术评论,2017(4).
[4]张晓玥,叶凯.历史景深与地域广角融会中的人文探询:评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5).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EB/0IL.https:/ich.unesco.org/en/RL/traditional-handicrafts-of-makingxuan-paper00201.
[6]冯骥才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体文化”[J].学术月刊,2009(2).
[7]铜梁区志编修委员会.铜梁县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1:7.
[8]罗晓欢.中国传统漆工艺的传承之思:以重庆传统漆艺现状为例[J]非物质文化研究集刊,2013.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cnnie.net.cn/hlwfyjhlxbg/hg/ibg/201808/20180820_70488.htm.
[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nic.ne.n/nc/ax/h/oxhbg/h/o/tjbg/201808/20180820_70488.htm.
[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6—12—17.